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98-01
  陶行知(1891―1946),生于安徽歙阳,原名文浚,后因喜欢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创造宣言》、《行知诗歌集》等。
  在中外教育史上,陶行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显示出了科学的预见性和高度的创造性。他以伟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以“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精神,团结同志,办平民教育、乡村师范、工学团、科学教育。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说,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认为生活教育是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最根本的问题。有一个目标、三大原理、六条原则和六项措施去实施生活教育。
  (一)一个目标。生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陶行知要求学校和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
  (二)三大原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与他的老师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恰好相反。因为在1917年他发现杜威的教育理论在中国行不通,就大胆地把它翻了半个筋斗。
  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教育和社会生活是分离不开的,并且紧密联系,生活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为改造生活服务。真正的教育是与生活结合起来的。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于1939年曾形象指出:“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是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他认为:“学校即社会,是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提出来关在笼子里,而社会即学校,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去,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这是当年晓庄师范的校训,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即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是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这三个方面,总的来说是“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三)六条原则
  1.实践性。陶行知经过十多年教育实践无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之后他更主张“行以求知知更新”即“行(实践)――知(认识)――行(实践)。
  2.科学性。陶行知反对非科学的理论,主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
  3.全民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教育。”
  4.前进性。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代俱进,适应时代需要并促进时代发展。
  5.终生性。陶行知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主张人人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才能适应人生需要。
  6.创造性。1943年,他在《创造宣言》中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四)六项措施
  1.要改造城乡教育。2、要普及全民教育。3、要提倡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知识。4、要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5、要培养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师资。6、要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试验学校,进行教育科研试验,探索教育的新路,创造教育科学新理论和新方法。
  总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精神实质是实践、求知、创新、育人,是要教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二、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作用,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胡国枢阐述了它的三全功能,即“一是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二是促进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三是建立合理的人生,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全面教育。
  第二,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有重要现实意义
  1.陶行知生活教育非常具有创造和试验的精神。当代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需要一个创造和试验的过程,要向陶行知所说的那样“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发现出来”,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大教育观。我们要拆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心墙,拆除学校与社会与家庭的心墙。
  第三,语文即生活。
  语文活动即生活。
  (二)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是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先驱。
  推动师范教育改革应当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方向性;2.突出师范性。
  陶行知对师范生提出的基本要点,于我们现在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都突出了师范性。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要突出师范性就必须改革,师范院校的课程,教学计划,内容,方法体现师范教育特点,树立师范生的专业思想,使他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3.加强实践性。要注意加强师范教育的实践性,增强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次数和时间。建立分班组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师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提倡广义性的师范教育。师范院校要学习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论”,借鉴“我们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那就什么人才”的理论。打破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学途径,发挥师范院校的功效。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从1917年8月从美国回来一直到1946年7月25日去世,把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汉市连山中学)
  参考文献:
  [1]贺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湖南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刘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目前教育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
  [3]徐春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微》.教育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23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