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说说过年那些事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海青

  春节又称阴历年、农历年,俗称“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山东地区曾经是商朝文化的重心之一,因此春节传统习俗在山东地区保留的相对多一些。
  古时的春节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农历年的开始,称为“岁首”。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基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延续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人们会走亲访友,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祭祀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祭灶
  
  祭灶,即祭送灶神上天,又叫“辞灶”或“送灶”,俗称“小年”。举行时间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这一习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说“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指灶边承器之物。唐罗隐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诗句,可见祭灶在中国民间流传很久。
  过去每家每户灶间都有“灶王爷”的神位,现在山东农村广大地区依然供奉灶王爷,但城市里已不多见。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灶火,又因“民以食为天”,故人们多将其视为神灵,保佑家人平安。供奉灶王的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东面,中间供其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但新的灶王神像要斜着贴,不贴正,因为有“灶王爷往里倒,打的粮食吃不了”的说法。现在山东农村的多数家庭已没有灶王龛,而是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有的挂灶王―人,有的挂男女两人,称女神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现在灶王爷神像上还印有日历,上书“人间监察神”、“家之主”等文字,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以突显灶王的地位。
  在鲁西地区,人们送灶神多在黄昏举行,家中长者先烧火纸,然后向灶王进香,并供上用面粉或饴糖做成的糖瓜、用竹篾扎成的灶马和喂牲口的草料。据说糖瓜有两层意思,一是糖瓜昧甜,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甜言蜜语,二是糖瓜有黏性,能封住灶王的嘴,让他少说坏话。还有的把糖抹在灶王嘴周边,边抹边说“好话多说,歹话别说”,这叫“甜口司令”,也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叫“醉司令”,醉的灶神不能乱说话。这是因为年三十晚上,灶王述完职要带着属于这一家的吉凶祸福和诸神返回人间。过完年后,诸神重返天庭,唯有灶王留在人’司。山东农村许多地方都有“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的民谣。送灶王时,会将剪好的纸、灶马、草料一同烧掉,边叩头边祷告:“灶王爷,上天走吧,吃饱喝足,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多带来。”有些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不让女人祭灶,因为相传灶王是个美男子,怕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现在,鲁西的大部分农村地区保留着祭灶习俗,一到腊月上甸集市上就有大量的灶王神像出售,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请灶神(即买灶王神像)。祭灶作为
  种民间习俗,是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迎春扫尘
  
  祭灶后,人们便开始忙年,民间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的说法。迎春扫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人们把从祭灶到除夕的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或“扫尘日”。
  俗话说“小年到,包水饺吃灶糖,洗澡剪头还得扫扫房”。自此人们开始进行年终大扫除,南方地区称“掸尘”,北方地区称“扫尘”,鲁西地区统称“扫房”,是民间素有的传统习惯,用现在的话说,主要是打扫卫生。按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既指旧岁的陈年污垢,也指旧年的不愉快。迎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义,把房屋、家居、衣物等都收拾干净,让自己的房子年年整洁,不会太乱或太脏,以驱除晦气,引入旺气,辞旧迎新。与此同时,家家户户也开始采购物品,准备年货,添置新衣新帽以及走亲访友所需物品,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人们为新年准备的欢乐气象。迎春扫尘寄托了人们破日立新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关于迎春扫尘,还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古人都认为人身上附有三尸神,如影行踪,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搬弄是非,诬告人间想谋反天庭,把各家所谓的罪行都写在屋檐下,并在屋檐墙角做上记号,用蜘蛛网以做遮掩。玉皇大帝命王灵官司在除夕之夜下凡,遇有三尸神做记号的人家,便满、]抄斩。灶王得知这情况,便告诉各家各户从送灶到除夕接灶期间,要清扫房间,擦净门窗,否则灶王拒不进宅。于是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迎春扫陈,人们在迎春扫尘的同时把三尸神做的记号扫除掉。当王灵官司来到人间时,看不到三尸神做的记号,看到的是一派迎春景象,就返回天庭禀报说人间灯火通明,美好无比。玉皇大帝因此惩罚了三尸神,将其永拘天牢。人们为感谢灶王搭救,便在送灶后开始扫尘除旧,这种习俗直延续至今。
  
  贴门神、春联
  
  门神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主要用于驱邪避鬼、保家卫宅。中国最早的门神是神茶、郁垒和老虎像。最初的门神是用桃木刻成人的形状,在古人看来,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除灾避邪。因而,人们把桃木刻制的门神立在门上,并在门上悬挂苇索以保家驱邪,称“悬苇”。又因老虎是百兽之王,能吃鬼魅,所以在门上画虎,使鬼魅不敢入。晋干宝《搜神记》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唐宋时,因桃木刻人较麻烦,改成在桃木上画二人画像或写二人名字,称作“仙木”或“桃符”。唐末五代以钟馗、秦琼、尉迟敬德为门神。到了近代民间门神逐渐模糊为二武士像,有温峤、岳飞、赵公明、孙膑、庞涓等。雕版印刷术兴起后,人们开始在纸上印门神,不仅能驱鬼,还有观赏、装饰之功效。从此,桃符便失去了原有意义。
  春联也称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文字简洁精巧、对偶工整,种类繁多,是中国古老的文学形式。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据说这一习俗始于宋朝,又传后蜀孟昶在桃符板上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副春联。此后,春联越来越流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如今,每逢新春,家家户户都要将红纸黑字或红纸黄字的春联贴于门上,以增添节日气氛,也象征着迎接新春的开始。一般情况下,丧失了直系亲属的家庭,三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的,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贴年画、窗花、倒贴“福”字

  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问艺术,反映了民间风俗和信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它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宋代出现木刻年画。最早的木刻年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昭、绿珠四人,惯称《四美图》。明末清初,木刻年画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最为著名。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年画虽起源于“门神”,但内容已突破门神的单一主体,变得丰富多样,慢慢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老鼠娶亲》等寓意吉祥的彩色年画。民国初年,将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使年画具有了一种新形式,并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剪纸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多被贴在窗户上,因此也叫“窗花”。窗花以其夸张概括的手法将吉祥事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每到新春,人们便剪出或买来自己喜爱的各种窗花贴于窗上,窗花般用红纸做成,寓意节日过的红红火火。值得一提的是剪纸中鸡的形象。古时人们通常将剪出的鸡形窗花贴在门窗上来驱除邪气。古代人们特别重视鸡,称其为“五德之禽”。所以人们在过年时一般会剪贴鸡形窗花,以示吉祥。
  贴春联、窗花时,人们不忘在门楣、墙壁、粮仓、车辆以及家用电器等小件器物上贴“福”字,“福”指福气、福运,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常“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以此期待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除夕守岁
  
  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这天晚上便叫“除夕”。除夕之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春节前的主要活动之,既有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隋唐时期,守岁风俗大盛,至明清、民国守岁风俗相沿不衰。除夕之夜,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饭,话家常,等待着新一年的开始,房厨灯烛彻夜不灭,称为“守岁烛”、“照年”、“上灯”,象征着把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今山东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守岁习俗。
  守岁时,要吃年糕、包水饺、吃年夜饭。年糕谐音“年高”,象征步步登高,一年比一年好,以图吉祥。其式样有方形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和白银,寓意财源广进。加之年糕口味丰富,能满足大众需求,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除夕之夜也称团圆夜。这天,忙碌的人们要停下手中的活计,离家的游子也要归来一起吃年夜饭,主要是全家人围在起包饺子,煮熟捞起后可用醋、蒜末、香油作为佐料蘸着吃,也可将饺子炸着吃、煎着吃。煮饺子如有破皮,也不能说“破了”,要说“挣(赚)了”。为驱邪求古,山东农村地区煮饺子时多鸣放鞭炮,而且饺子要煮的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也要放上馒头和煮熟的饺子,寓意年年有余。在山东农村地区,出锅的饺子一般要先敬天地、敬灶神、敬财神、祭祖先,之后家人才开始吃,一般都会多盛出来一两碗,蕴含人丁兴旺之意。在山东的大部分地区,过年包饺子还会用饺子皮把硬币、花生、大枣等东西包裹起来,混在饺子里一起煮。硬币,代表发财,花生,代表长寿大枣,代表起得早,勤劳致富。无论谁吃到,大家都会表示祝贺。又因为和面的“和”有“台”的意思,“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饺子形似元宝,也有“招财进宝”之意。除夕之夜,
  家人围坐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在山东广大农村地区,年夜饭和初一早晨,基本以水饺为主,或只吃水饺。但在城市,年夜饭除吃水饺外,也摆上丰富的年菜,必不可少的是火锅和鱼,火锅寓意红红火火;鱼寓意年年有余。山东临清有些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面食,又佐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之类的东西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也有期待来年丰收、有节余的意思。
  
  燃放烟花爆竹
  
  除夕吃年夜饭之前,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鞭炮来告别年终,迎接新的一年。为迎接新年到来做的第件事就是放烟花爆竹,噼噼叭叭的爆竹声响彻天空,以示旺气冲天,兴隆繁盛,有除旧迎新之意,也叫“开门炮仗”,除夕的热闹气氛也由此进入最高潮。
  爆竹也称“爆仗”、“炮仗”、“鞭炮”,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火药尚未发明时,人们在堂前用火烧烤竹节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以辟邪除恶,所以称作“爆竹”。宋代火药发明后,才普遍使用纸裹火药制成的鞭炮。鞭炮响声,可增添节目的喜庆,给人们带来吉利。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景象以及喜悦的心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燃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黑色的夜幕下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灿若云锦。每每此时,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大家都会用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人们表达美好祝愿、互道安好的一种方式。既包括向长者拜贺新年、叩头施礼、问候生活安好,也包括同辈之间互道祝福。在汉代就有了拜年之风,当时主要是拜同宗族的尊长。唐宋之际,拜年十分盛行,若亲友太多,则不必亲身前往,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正月初―人们带着美好的祝愿早早起来,穿戴整齐,便开始向长辈、有恩于自己的人、或好友拜年,恭贺新春快乐、来年大吉大利。另外,拜年要讲究定的次序,首先是家拜,即小辈要先给家中长者拜年,平辈之间也要互相拜年。其次是近拜,即一家之中男女分开,各成伙,给本家较为亲近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其他的长辈和朋友拜年。旧时遇到年长辈尊者要磕头跪拜,以示尊敬和孝心。在山东的农村地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保持着大年初一早晨或上午给长辈好友拜年的习俗。拜年时,长辈般都会给小辈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压过邪祟(“岁”与“祟”谐音),有童谣说:“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由于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在许多人、尤其是农村人的眼里非常重要,因而忌讳颇多。比如,鲁西和胶东各地初一是不能打碎东西的,若不小心打碎了东西,便被视为不祥,因“碎”谐音是“岁”,这时多会念叨“岁岁平安”以避灾。山东有的农村地区,初一早晨不打水,基本是除夕当晚把第二天用的水都准备好。临沂和聊城阳谷等地区有黎明前不用剪刀、忌动针线的习俗。
  正月初二之后直至元宵节,一般是走访亲戚,相互拜年。现如今,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长辈带着小辈挨家拜访;有的是几个同事相邀一起去拜年;也有的是大家聚在起相互祝贺,叫“团拜”。鉴于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挨家挨户拜年耗时耗力,便投递“贺年卡”以示诚意。
  
  元宵赏灯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历史悠久,有的说源于汉武帝祭祀“泰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活动;也有的说它源于道教“天官赐福”,天官为正月十五日生,是一年的第一个望日,被称为“上元”,所以又称元宵节为上元节。
  赏灯是欢庆元宵必不可少的活动。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好佛,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下令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宫中放灯火祭祀泰一神的风俗带到民间,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使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赏灯,还有猜灯谜的活动。一般是把谜语贴在灯上,供亲朋好友猜测。
  除了挂灯笼、猜灯谜之外,一些地方在元宵节当天还举行踩高跷、舞狮子、燃放烟花等活动,以烘托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
  感受了一天元宵气氛的人们,晚上回到家都会吃元宵,即汤圆。汤圆可汤煮、油炸、蒸食,深受人们喜爱,寓意团团圆圆,生活美满幸福。
  在山东各地,由于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不同,元宵习俗也略有不同,如淄博市淄川区的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有的还在河灯里写上新年愿望,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泰安市宁阳县一带则在元宵之日送灯至祖坟;鲁东南民间有“蒸生肖馍馍庆元宵”的传统习俗,用面粉蒸制十二生肖造型的馒头,寓意生活蒸蒸日上……一般情况下,过了正月十五,新年就基本结束了。
  春节期间还会开展许多娱乐活动,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等都是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活动期间,摊贩们也趁机卖玩具、卖花炮、卖花、卖油炸糕等东西,即能使自己赚钱,也方便了别人。春节预示着寒冬要过去,万物复苏,草木更新,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以此迎接新一年的开始。
  编辑/杜启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