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土生活的现代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今天,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角度来看待国家和社会,是很常态的认知。总的来说,现在经常提及的几个话题,包括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全都离不开乡村。
  关键词:乡土生活;文化;价值
  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认识乡土文化
  今天,从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角度来看待国家和社会,是很常态的认知。总的来说,现在经常提及的几个话题,包括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都离不开乡村。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总价值的判断
  城市作为现代化的代名词,代表着未来。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发展成了第一要务,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大多数人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口号的价值判断非常认同,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因为只有保持城市和乡村的良好互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当然,我們也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理解该口号。如早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中国的茅台酒等多种土特产在博览会上获奖,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物产聚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博览会也逐渐演变为各国先进技术的展示会。如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上,各国展示了高铁、航空、航天等高科技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大多数人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的价值判断逐渐从技术展示转变为对文化的服务上来,试图表达自己的文化内涵。这不仅仅是上海世界博览会出现变化的标志,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世博会的展览每个省都要参加,当时我就跟贵州的同行说,贵州不要完全跟着这个口号走,要考虑实际情况。只有保持城市和乡村的良好互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的主要管理部门是一个国际化的机构,据说他们听了这个意见之后,在贵州西江一个新开发的苗族村寨专门举办了一次世博会的论坛,主要讨论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二)对乡村的基本印象
  人们对乡村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经济欠发达,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水平都比较落后。生活在乡村的人,在社会体系中有一个身份标识——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叫农民工或流动人口。很多人认为,城市应该帮扶乡村,因为乡村有很多亟待提高、可以利用的空间。在我看来,能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能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上全看乡村。因为城乡经济差距大,只有乡村的人们富起来,才能使整个社会达到小康水平。
  (三)乡村的价值
  1.乡村的商业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之所以会关注到乡村的生态空间,主要是因为人们开始消费原生态了。农家乐大家都很了解、很熟悉,它并不是指农民的乐,而是农民为城里人准备的休闲娱乐空间,实际上是为了谋利,没有真正快乐的意思。除此以外,城市人在享受了现代化成果之后,还发现了生态环境的问题,认为在乡村中可以逃避这些问题,逐渐意识到乡村的有机食品、青山绿水都是好东西。所以每到周末,城里的人都挤着出城。而且,还有资本向乡村涌入。城市的空间有限,于是各个城市都建造高楼大厦,只要电梯能把人拉上去,就不断把楼往高处建。现在世界范围内,几百层的高楼比比皆是。相比拥挤的城市空间,有心人就抓住了城市人对居住别墅和四合院等独立建筑的向往,在宽敞的农村制造新的商机。因此,农村就成为了一个有前景的消费市场和资源空间。
  2.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构成的“乡愁”
  “乡愁”是一个被写进中央文件的词汇,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乡愁”不是一种怀旧,也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更不像农家乐一样,是人们在城市里住烦了去休闲或休息的一块地方。“乡愁”是对中国古老文明的一种延续,是从农耕文明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流逝和时代变迁而不断凝练出的乡土社会所具有的自治和管理能力,是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传统,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因。当然,我们有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丢失的速度比较快,反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有所保存。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财富,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正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未来全球化的秩序,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在一起和谐相处。道理很简单,相同的文化很有可能会产生相似的想法,两个想法类似的人,其创造力相当于一个人,也就是“1+1=1”。如果100个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想法都差不多,那么这100个人的创造力也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反之,文化背景不同,想法也就不同。文化的创造性恰好在于多样性,在于想法不一样,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刺激、互相学习。
  (四)中国的文化传统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中华文明作出过概括性的总结:“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形容多种文化融合统一时他用了“无与伦比”。其实,乡村文化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同质化,它具有多样性。许多人尽管遍历人生,仍然会不时回过头来怀念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独特的地方,这种独特的情感依恋就是文化创造性的源泉。
  (五)乡土社会的真正价值
  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来理解乡土社会的真正价值。从时间上看,它传承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空间上看,它代表了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两个价值维度来理解乡土社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宏观上讲,人类社会解决未来问题的很多方法在它的“童年”,即早期智慧。解决未来问题的钥匙也许一直藏在人类古早的智慧中,关键看今天的我们能不能从传统中去发现这些价值,这也是国家不惜动用公共资源来保护文化遗产的逻辑起点。以中国为例,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至今仍有很大的启发。   二、民俗中的乡土文化
  (一)乡村民俗
  酬神戏:传统社会里,广大民众为了酬谢神恩,以家族或宗族为主导,在广东佛山是以八图里甲、世家大族为主导。在传统节日里举行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更会筹集资金聘请戏班演戏作为主要庆祝活动,这种戏叫酬神戏或神功戏。春节期间,乡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赶过去一起观看。如今,传统的酬神戏也即将消失。
  火流星:河北农村过节期间表演的节目,也就是“打铁花”。中国人过节图喜庆,都喜欢“红火”这个词,日子过得红火就是极致的好了。“红火”这个词是群体性的,是一个公共性的词语。因此,这个词语本身就很高级。这样的乡土传统在很多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同的表现。
  藏族舞蹈:这是嘉绒地区的藏族中老年人在节前排练的一种舞蹈,属于乡村社区中的舞蹈,很有仪式感。此外,乡村的跳舞几乎是大家都会参与进来的盛事,联络感情和促进团结的作用相较于城市更为凸显。
  苗族的姊妹节: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苗族姊妹节历史悠久,作为一种民俗、婚恋、社交方式传承至今。
  壮族的蚂拐:“蚂拐”是青蛙的意思,是壮族祖先崇拜的图腾。
  彝族的赛马:据《大定县志风土志》记载:“彝俗尚气力,平居畜善马,好驰骋以射猎。”《西南彝志》还记载了宋初水西地区一次盛大的跑马活动:“骑士到来,如天上流星。戴斗笠的汉,着披毡的彝,云集看跑马,大家都夸奖,彝给汉增荣,汉与彝助威。”“得楚仁额(宋初人)的是黑顶白马。当时有的人,骑黑顶白马,走赶歌舞场。舞女雯手帕,舞男弹竹笙。有跑的姿势,有走的动作。从天南地北,四方人云集。有布家、默家,有恒家。”这实录了宋初乾德年间(约963年)慕俄格(大方)得楚仁额,在娄娄俄格(安顺)布勒家举办的一次赛马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云南沾益、宣威,贵州安顺、普安的布,有来自云南东川、镇雄,贵州毕节、黔西、织金的默,还有来自云南昭通、四川永宁的恒,盛况空前,显示了汉彝民族大团结。
  (二)民俗文化符号的意义
  要想真正认知自身的文化传统,关键还是要探讨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我们能接触到的文化符号大多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或在查阅杂志和攻略时看到的,那么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刚才我们提到传统文化中藏着解决人类未来发展问题的钥匙,但是真实的现状是什么?如果让城里人偶尔去消费一下乡村文化,相信他们是很乐意的,但真要让乡村文化融入到城市人的生活中去,似乎又是不可能的。没有人有权力要求人们保留原始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人们不太愿意保留并且这样做看起来现实意义不大的情况下,这就陷入了一种很纠结的状态。
  1.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
  (1)城市楼道和乡村鼓楼的对比。城市用一个现代化的词叫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城市的楼道是常见的景象,它的楼梯通常比较长。
  说到乡土社会,我们来看贵州黔东南侗族的一个传统村落。村落中坐落著一个钟鼓楼,它的左边比较集中,建有其他四座钟鼓楼。这些都属于村落的公共空间,供大伙平时议事、祭祀、唱歌或聚会时使用,不属于任何个人或任何一户人家。而且,这些公共空间全是老百姓自愿凑钱修建的,不用政府花一分钱。
  (2)公共空间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对比。除了钟鼓楼之外,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还有很多种存在形式。比如,汉族地区的宗庙,供奉神祗的庙宇,甚至村口的大槐树,老百姓平时习惯到那里去吃饭、聊天,或是解决村里的事情。又如,村里的大卖场或水塘,它不属于任何一户人家,因为大家共同拥有,所以谁也不会去破坏它。像这样的场所在城市里被称为公共空间,由政府统一管理。在农村,则由大伙儿一同来管理,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也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所在。
  现代化以及后现代化,具有社会公共事项的组织能力和安排能力。在侗族村寨乡土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真的很穷,但他们要盖一座鼓楼,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把钱凑起来。盖好以后,他们会在上面贴上几幅寄托着美好心愿的吉祥画或对联,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在钟楼举行活动时,大家都会遵守规矩,平常轮流进行打扫,这样的公共空间不需要其他任何额外的费用维护就可以使用好几百年。
  在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上,严格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建构比传统社会差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差异。城市人普遍认为依靠规定、法律、私有化、自由市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当所有的东西都纳入规定以后,才发现人心是散的,人们对很多道德层面上约定俗成的东西没有办法遵守,这样的社会管理成本非常高。现代城市社会为什么呼吁公共性?现在我们有钱乘地铁、坐飞机,但是却没有公共秩序;过去人们没钱的时候坐马车,反而懂得礼让。事实上,这种公共性的缺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传统给丢了。
  (3)乡村的公共性表现。乡村的公共性表现在哪里,是整个社会要追问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侗族大歌在艺术领域非常有名,是一种无伴奏的合唱,是侗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侗族大歌的发现颠覆了世界音乐史上中国人没有多声部合唱的定论。
  大家都知道,合唱是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多声部合唱分二到四个声部,所有人发出来的音色都不一样,合在一起形成美妙、好听的和声。合唱是在西方的宗教音乐里,经过长期的培育形成的一种音乐形态。欧洲古典的合唱,有一套独特的和声及声音排练方法,让各个声部的声音组合起来更和谐。侗族的合唱发现于50多年前,既没有经过教堂和宫廷的加工,也没有经过主流社会的演变,就是老百姓的无伴奏合唱,声音非常好听。它不是按照西方的和声规律和技巧形成的,声音异常奇特;也正是因为太奇特,所以侗族大歌在世界合唱音乐节上获得了许多大奖。   如果把合唱艺术放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我们会发现,西方的唱诗班长期在宗教的理念下,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声音更加和谐。在这样的文化理念下,再加上和声技术,构成了西方的合唱艺术。西方的合唱艺术传入中国之后,被中国的主流社会引用到所有艺术院校里作为金科玉律来教育、指导中国人。100年来,合唱在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就是这样设计的。可是,在侗族那样较落后、欠发达的地区,合唱却延续了那么久,原因何在呢?
  侗族大歌具有两重意义: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天人合一。很多曲目都跟自然界密切相关,歌声大量模仿了自然界的声音,如乌叫、蝉鸣等。这种声音对城里人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想象,因为日常听的最多的声音是汽车的马达声。第二,人与人的和谐。坐落在乡村中的钟鼓楼,上面都有一个穹顶,这个穹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除了钟鼓楼,中国的许多古戏台也有这样的声学能力。在这样的场所唱歌,声音会更加动听。
  在村里,人们一般从三四岁起就开始学唱侗族大歌,有若干位歌师带领大家去练习。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许多人坐在一起认真地对歌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以想象,组织很多人坐在一起唱歌,为了使大家的声音更加协调,每次都需要练习很长时间,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心情,只有心态上能达到和谐共融的状态,声音才能自然而然地合到一块去,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形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曾举办过七届歌唱大会,只要是合唱,就没有任何其他的歌能跟侗族大歌相比。它包括男女声、童声等,不需要钢琴的伴奏,一张嘴声调就非常准确。如果我们把这种外在的艺术跟侗族的悠久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认真去考察、去解读的话,会发现农耕文明中有非常伟大的创造,而且这个伟大的创造不仅是历史的,还是当下以及未来的。我们期待城市人将来也能这样和谐,也有侗族大歌那样的艺术表达。当然,这些都不仅仅局限于歌唱技巧上,而是更有文化生态意义的传承。
  侗族只有语言,没有汉字。在调研侗族的语言体系时我们发现,侗族没有创造“锁”这个词,因为在它的传统语境中不会涉及到“锁”。此外,还有好多个现代的词在侗族也是没有的。传统的侗族寨子里,房子都是木质的,很容易起火。为了防火,人们会把财产集中摆放在一个区域统一保管。不管是打下来的麦子还是老人的寿材,所有的好东西都会集中摆放在一起,而且全部不上锁。这样的公共性,这样的农耕文明所形成的文化价值,对未来社会、现代化建设、判断现代化的取舍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乡土社会习俗体系
  (一)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
  1.彝族赛装节和“伙头制”
  赛装节,顾名思义,就是服装、服饰大比赛。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选美、比美的日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聚居在永仁县直苴地区及附近中和、大姚县桂花等地的彝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欢度赛装节。赛装场上色彩缤纷,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鲜艳服装。因为彝族的支系比较多,服饰上面都绣有马缨花,这是一种非常有冲击力的艺术表达。
  在对彝族社区做调研时,社区的人员说历史上的彝族实行“伙头制”,也就是说大家轮流担任领导管理村落的日常事務,每年轮换一次。这一年中,村里田地等收成都会统计到领导那里,再由领导分配给大家。从宏观角度看,这类似于今天的社会纳税制度,我们把一定比率的税金缴纳给国家,再由国家统一分配。
  在彝族社区,每年更换伙头之后都要举办社区聚会,聚会之后还有祭祀仪式,这个起源于古老的祭祀和“伙头”交接的庆典活动被称为“赛装节”。庆典过后就进入春耕了,到了来年的同一时间,再讨论更换伙头、举行赛装节。
  作为村落领导的伙头要遵守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定,如做事要公正,要承担责任等。“伙头制”在没有公田之后还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因为土地因素彻底中断。彝族的社区基本上都是非常贫穷的,这就意味着身为社区的领导,也没有特别好的待遇。在这样艰苦、贫穷的条件下,伙头们为什么还能承担起责任,将“伙头制”延续下去呢?据了解,最后两次实行“伙头制”是在1964年和1965年,当时由村里两个特别有能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兄弟担任领导。在他们的文化传统里有一种基本的观念,当领导虽然没有经费,甚至还要自己赔钱进去,但即使这样也要把事情做好。经过采访调研发现,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觉悟是因为在彝族社区里有它的客观制约因素,即每年当选的伙头都是要终生生活在彝族社区里,这一年做得好与坏决定了他在社区里一生的地位以及他人对他的评价,甚至关乎他的祖先以及后代。正因为有这样的荣誉感,让他们将“伙头制”延续了下去。
  2.哈尼族“苦扎扎”节
  “苦扎扎”节,也叫六月年,在每年农历6月中旬举行,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打磨秋也就是打秋千,这是哈尼族人每逢节日都会进行的一项娱乐活动,这种文化背后的含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苦扎扎”节是一个原生性节日,不是从国外传来的,也没有受到任何不良文化的影响,完全是哈尼族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如果说有现代化的痕迹,可能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以及联系方式的变化。交通工具从骑马到步行到摩托车,联系方式开始使用手机。实际上,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在理解这种文化及传统的时候,会觉得很新奇。那到底该如何定义这种文化呢?它是开放的,还是落后的呢?我只能用个人的认识以及对这种文化背后的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一定要理解人类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当中,人口是第一发展力。汉族现在还流传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训诫。有时候一个家族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延续,往往要看人口数量,如若人丁兴旺,发展形势就不会那么严峻。哈尼族“苦扎扎”节,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节日当天,年轻男女通过荡秋千来找到心仪的对象。   3.摩梭族走婚
  在云南的西北部,有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湖泊,其周围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族,他们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由女性当家,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娶女不嫁,婚姻双方终生各居母家的婚姻形态,俗称“走婚”。
  摩梭族的婚俗习惯被称为“婚不落夫家”,就是说在一户人家生了孩子还不行,必须把孩子留在这家才算正式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完成整个婚姻的责任。“走婚”习俗是在古老的农耕文明时期,围绕人口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因素设计出来的一套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这种围绕人口形成的文化体系,跟现代社会所理解的生活状态以及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但这样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文化发展阶段过程中既合理又有秩序。那个时期的青年男女,婚前的交往都以生育为目的,满足了人性、自由、开放的条件。哈尼族的“苦扎扎”节就是为了鼓励青年男女充分交往而举行的,这也是这些节日文化所表达的一种生活状态。
  如果站在为了满足人性、自由、开放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文化,我们就会释然。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这些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对当下社会作一个判断。例如,摩梭文化所呈现出的社会现状是:儿童有人抚养,老人有人照看。老人和儿童作为两大社会指标,他们若是很稳定,社会结构也必然很稳定。而且,在摩梭族社会,妇女一辈子都不用离开母亲,这令人非常有安全感。因此,认识这种文化,必须要深入地去了解它,发现它的真正价值。
  如今,国家提倡创新型发展,我觉得首先要在文化理念、思维上创新。传统伦理或者说传统价值,强调的是秩序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用最低的管理成本以及有效的管理方式来管理不同的生产力单元。过去,大到国家小到族群、家族,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的管理体系要不断地进行调整,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变迁。要想维护好这种体系和秩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共同体,以维护共同体利益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优化为目标。
  中国的乡土社会习俗体系,是文化之网维系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构成多样性的生存智慧。总的来说,乡土社会对中国未来的作用还是很多的。对照中国乡土社会习俗体系,对我们判断现代生活、未来社会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发现乡土社会,对文化学者来说是一门学问,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人文素养,是对不同文化,尤其是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探寻诉求。任何文化或者文明体系,如果失去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了解和认知,就失去了具备优秀创新能力的基础,这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例外。没有一种文化能斩断自己的尾巴,它一定是站在自己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不光是一个口号,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华民族对自己传统的重新认识、重新使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四、保护乡土文化价值
  乡村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调研当中我们发现了乡村的很多价值。这些价值该如何保护?保护乡村价值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首先,具有全局意义的乡土社会传统智慧,不是城里人的纪念品,而是要全面伴随城乡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财富。农村也不仅仅是城市的后花园和扩张空间的储备,价值的低估和利益诉求的功利化、庸俗化、多元化,使乡土文化保护表面化、碎片化、商业化成为常态。非自治的传统和优秀的选择权的异化,常常在逻辑上就失去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事例一:贵州村落里的老房子
  在贵州的村落做调研,当地老百姓的房子已经住了很多年了,这些旧房子在城市人眼中很稀罕,就连知识分子和古建筑专家都觉得应该将它们保护起来。那贵州的村民为什么要将老房子拆掉改用钢筋水泥建造房屋呢?在贵州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地皮非常紧张。为了节约空间,他们晒谷子都是在竹竿支起来的架子上。把谷穗挂在竹竿上面,耗子咬不到,而且还可以保鲜。村里人去串门的时候都挑个担子,前后挂着谷穗,吃的时候现脱粒、打米,所以他们吃的永远都比城里人新鲜健康。因为土地资源非常稀缺,所以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来耕种了。村民们之所以改用钢筋水泥建造房屋,主要是考虑到实用性。钢筋水泥建成的房屋屋顶是平面的,既可以用来晾晒谷物,又可以存放东西,这样的房屋比传统的老房子功能多了许多,自然就将其取而代之了。如今,乡村的文化价值被严重低估。一方面,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乡村旅游,对于传统的乡土文化以及其背后的文化符号并不关心。另一方面,商业化味道浓重。一提到农村开发,大多都是以旅游、盈利为主。这样的开发实质上不能称之为社会建设,而是在利益驱使下把乡村资源化的一个过程,对乡村的长期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事例二:广西
  在调研中,曾看到广西的老百姓扛着铜鼓准备去庆祝节日,途中却被来旅游的人堵在路上拍照。这样的景象若出现在旅游点很正常,问题是这样的景象能表明主流社会和乡土社会的互动么?实际上,乡土社会最珍贵的是乡村人的那种生活智慧和生活状态。从理论上来说,生活状态是不能被参观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待客来传递。现代社会的人们都注重隐私,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关注农村呢?
  在这里,表面化和符号化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这涉及到了对传统伦理的认知和使用的问题,或者说文化尊重问题。现在乡村旅游的本质类似于把农村及农村人放到舞台上作为艺术表演给城里人看,然而事实上农村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不是为了表演给城里人看的,旅游似乎是他们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而采取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反过来说,城里人没有摆出让农村人参观的架势,农村人为什么进城了?因为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跟我们去乡村旅游消费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真正价值到底能不能得到保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是不是能妥善处理好文化尊重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找到其他更好的发展方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追问。
  前面我们提到乡土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着碎片化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碎片化?比如说赛装节,它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事项,是由许多流程组成的。赛装节是彝族在轮换“领导人”时举行的节日,背后有一套仪式,如果我们只关注和保护它唱歌跳舞欢庆的部分,把其他的传统都丢掉,那就是把它由整体切碎成一个个小块,造成了碎片化。另外,在保护乡土文化的时候,我们会按照学术分工对不同事项进行分类,比如音乐专业的就去保护音乐,舞蹈专业就去管跳舞,这样各管一摊就造成了二次的分割切碎。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分类是必要的,若把它放到乡土社会的大众生活中去,就能关照到各个文化事项间的关联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文化之网,无论拆了哪个窟窿都会产生连带的影响”。
  乡土社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需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文化尊重。每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包括西方文化在内。我们在面对不同种类的文化时,不要轻易批判,也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抱着尊重的态度,有选择地接受。第二,公平发展,利益共谋。现在大家总是把农村当作一个获取资源的、便利的地方,比如在农村,人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或长期租用土地。其实,这样的模式非常多,其中也有很多自主发展质量高的乡村。但近两年这种模式开始出现矛盾,因为它并不能使乡土社会跟老百姓实现真正的共赢,总是处于博弈中。第三,以人为本发展。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新的发展理念所追求的是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共享以及利益的最大化。
  根据“学习中国”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安静 文韬 侯欣 邓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