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置换:构建语用实践的新平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理念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潮。但由于认知理念的偏差,一些教师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的维度上,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犯下了“重结果而轻过程”的错误。本文提出要置换用词,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准妥当;置换句型,展现语言表达的无限张力;置换人称,揣摩语言表达的情感元素;置换文体,丰富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悟精准;揣摩情感;丰富风格;展现张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59-02
  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强化语用理念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核心。但由于认知理念的偏差,导致一些教师过多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维度上,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犯下了“重结果而轻过程”的错误。该如何发挥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作用,为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输送教学价值呢?笔者以为通过置换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教材文本的理念,探寻语用表达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核心语用能力。
  一、置换用词,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准妥当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强调在阅读时要做到“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学生的语用能力是慢火细炖的功夫,需要紧扣教材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悉心体悟。教师要利用专业的眼光,精心选择课文中的范例资源,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辨析、积累和运用,才能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与精彩,为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槐乡五月》这篇课文为例,课文中一个“浸”字体现出极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个汉字的表达效果,我们进行了置换用词,尝试以“泡、沉”等替代课文中的这个词语,从而在对比中感受原文中“浸”字表达的精妙。学生在体悟辨析的过程中,认识到“浸”字就好像是将衣服整个放在水里,彰显村庄中都弥漫着香气;还有学生认为一个“浸”字好像让全村的人都被香气陶醉了;有的学生从自己体验的角度展开想象,从这个“浸”字想象到自己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都是满满的槐花香味。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就借助置换用词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紧扣语境、链接生活、涵泳体悟的过程中,将课文中精彩的遣词造句渗入到学生的意识深处,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表达的精妙,习得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表达方法。
  二、置换句型,展现语言表达的无限张力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蕴藏着丰富的语用教学价值点,极具个性的典型句式就是语文教学理应关注的核心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借助变化、更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悉心品味、慢慢涵泳的过程中,感受典型句式的内在张力。
  典型散文《安塞腰鼓》描寫安塞腰鼓表演时火烈奔放的场景时,就运用了这样的表达句式: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教师将这一典型句式集中呈现,并引导学生围绕着句式结构进行研读,很多学生除了发现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方式,全是连续性比喻,但与众不同的是,这段话中的比喻是将喻体先突出在前,然后描写安塞腰鼓的本体。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教师赘述并无太多的益处,教师采用了置换的方式进行表达,假如将课文中的语句修改成为这样的结构: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学生在对比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原句中的两点:第一,喻体置前,起到强调的作用,更加凸显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气势;第二,中间用逗号隔开,语言表达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展现了句式表达上的独特张力。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置换句式结构的方式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触摸,一方面感受语言句式在揭示文本意蕴上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对语言句式的品析鉴赏能力,为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置换人称,揣摩语言表达的情感元素
  即便是相同的内容,由于表达视角的不同,作者选用的人称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运用置换人称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是要教师运用情境创设、角色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穿越文本,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完全忘却,让心灵身临其境,形成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形成共命运、同呼吸的情感张力,实现情感和语言比翼齐飞的教学境界。
  如宋代诗人程颢所写的著名诗篇《春日偶成》,其主要描写在春意盎然的春天,诗人傍花随柳来到大自然中欣赏春景,虽然遇到了村中人的疑惑,但仍自娱自乐。这首诗中作者以第一人称“余”的视角来描写,先对春天的景色进行描写:“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随后,描写自己在悠闲自得时的心境:“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大意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通过置换人称的方式,为学生开辟出解构这首诗歌完全不同的维度。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自己看成是诗歌中“时人”,以第三者的角度展开关注,尝试将程颢游览春景的全过程展现出来。由于视角的变化,学生既可以对“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环境描写进行深入的体悟和想象性补充,同时也可以紧扣诗歌的最后两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对程颢与“时人”的对话和动作等具体言行进行对比探究,并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等细节化的维度进行拓展和细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这首故事写成了一篇以“时人”为视角的记叙文,展现了一个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诗人形象。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利用诗歌中诗人与其他人可能存在对话的契机,巧妙地站在诗人的对面,不仅能够全盘把握这首诗的内容,也利于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拓展与练习,为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置换文体,丰富语言表达的不同风格
  紧扣文体特征是语文教学必须把握的基本方向,不同的文体即便是在描写相同内容时,作者对材料的处理、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布局也会采用完全不同的策略。因此,我们可以在关注文本体裁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文体的知识,并在后期融会贯通的过程中进行拓展和融通,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提供资源和平台。
  以苏教版五上第六单元为例,《滴水穿石的启示》作为一篇说理文,中心论点就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教学这篇说理文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在描写事例时,往往就是紧扣中心,只要能够为中心论点服务就行,并没有对人物的言行进行细致化描写。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说理文事例描写这一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利用本单元中人物传记《天火之谜》,尝试将一篇课文中丰富的文本信息进行必要地统整、选择、删除,保留最有价值的核心资源,改写成为说理文中的一个事例。
  在这一案例中,文体形式之间的转换和互动,不仅让学生的语用训练变得更加富有情趣,还能促进学生思维意识延伸和拓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的切换中,深入感知文体的体裁性特点。
  语文教学要紧扣语用训练这一亘古不变的教学目标,利用教材文本语言的形式和写作策略,让学生在置换过程中多辨析、多思考,全方位、立体化地感知语言表达的内在奥妙,破解文本表达的内在密码,扎扎实实地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海娟.实现知识到经验的转化——焕发语文活力[J]. 科普童话,2018,(48).
  [2]毛泽洲.寓生活于教学 构建趣味语文课堂[J].科普童话,2019,(3).
  [3]严晓佳.搭建“三个平台” 引导语用训练[J].江西教育,2018,(36).
  [4]姜华.开展语用练习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9,(2).
  [5]丁伍红.聚焦语用 让阅读与习作比翼双飞[J].名师在线,2019,(4).
  [6]顾云.开掘文本语言之源,铸造语用训练之道[J].小学教学研究,2018,(27).
  [7]金晓雁.巧设支点,架起儿童与语用的“桥梁”——以李玉贵老师《“打扫”森林》一课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27).
  [8]张慧婧.走向语用:紧扣重点词句,阅读自成“悦读”[J].新课程(下),2014,(8).
  [9]王秋菊.关注“语用”,让小学语文融入课外阅读[J].新课程(小学),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