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社会服务价值体系是评价职业院校可行性发展的重要指标。职业院校应通过采取细化社会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深化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联动机制等措施来创设更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充分体现其社会服务价值。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价值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282-02
   服务于社会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所在,能否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体现其教育价值,这也是评价职业学校可行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教育四大板块之一的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社会服务产业,其实现社会服务价值的形式有着与其他类别教育不同的特征。文章从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价值角度入手,探讨职业院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职业教育实现社会价值的现状
   (一)当前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服务价值的主要形式
   1.建设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建设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是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实行的一项实现其社会服务价值的有效措施。这项措施难度比较低,可实施性强,也是体现学校社会服务价值体系最为简单的措施,职业院校可在学校周围,或当地社区先采取定点定时的社会实践活动。
   2.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一种最常见的形式。依靠知识与技术,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联盟,两者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教育成果共享。学校提供优秀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省部级课题科研资源,企业提供更加优越的科研环境、学生实践环境。校企合作除了实现教育资源与教育成果共享外,还可以通过专业共建,人才共培等双方共营的方式来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这样,不仅企业降低了专业人才培训成本,职业院校也相对减少了教育成本,在资源共享、成本节约的基础上,双方达到了互惠互利,这样,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就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来。
   3.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与服务
   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结是其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来创新教育体制,并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如再就业、转岗以及共享经济,以此为依据加强针对性的技术训练,这样,再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再就业时就会降低相应的难度,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职业院校技术培训的教育任务与服务社会的教育职能充分结合,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就轻而易举地展现出来。
   4.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校际合作,也就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这种学校之间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双方虽然以共同发展为合作前提,但是因为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导致双方在生源方面会产生一些摩擦,但这并不表示校际合作不能进行,相反的可以在相互竞争中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优势互补。在这里,资源共享是校际合作的硬件基础。基于共同学习的目的,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院校加入校际合作的队伍中。这样的合作更实际,更注重实效性,其社会服务价值就能够得到高质量保障。
   5.建立海外培训项目
   随着我国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也跟随其步伐开始注重对外交流和开发各种海外合作项目。综观职业教育院校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领导之间可以采取互访的形式,可以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也可以建立合作办学模式等,共享资源,进行开发项目研究。职业教育实行对外合作与交流,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中国产业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服务贸易化的良好契机,它既是国际化教育的外在需求,又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长久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世界,更好地培养全球化形势下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
   (二)当前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服务价值不足的原因
   1.自身定位不准确,缺乏服務意识
   职业教育的主动服务社会意识薄弱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职业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每一个人,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偏见,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对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价值都持怀疑态度,这些也是其无法有效承接到有影响力的社会服务事宜的主要原因。
   2.对接当地产业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职业教育首先应该立足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同化是当前职业院校十分严重的现象。专业的“同化”设置导致培养的学生供过于求,学生就业难。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需求、课程的编排,专业年限的设置及实习安排等方面都应该适应当地的产业布局和行业企业需求。
   3.服务思想未渗透,教育管理模式落后
   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备受争议。与普通院校相比,其评价和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大大削弱了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在管理模式陈旧的基础之下,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就受到影响,这种社会服务价值的理念也未渗透于管理工作中。
   二、职业院校提升社会服务价值的对策
   (一)政策保障
   1.政府转变角色
   职业教育因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应该独立自主,即职业教育既应该有着教育的共同本质,又应该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政府应该采取合理的管理机制,不“干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评价标准的自主性,使职业学校真正成为办学主体。同时,政府更要为职业院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支持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    2.加大财政投入
   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日渐重视,但都是主要存在于政策表象上,真正实施起来,却没有进一步有力的措施,这使政府的支持显得过于苍白,尤其表现在经费投入这一关键问题上。职业教育要培养大量的技术研究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单靠学校自己难以支撑,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政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助推器。政府可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采取政策倾斜、项目支持、经费扶持等形式,保障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价值体系的有效运行。
   3.相关法律保障
   国家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以保障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能够得到彻底有效的实行。政府除了制定相关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法律法规,还要规范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环境,不仅要做到维护学校的科研专利权,也要能够有效解决职业院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时与社会服务对象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使社会服务双方都能够做到有法可据。
   (二)科学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的自主办学权是十分突出的一个特色,其中,科学的布局是最为重要的。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大的师资力量都是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这些同时又是职业教育实现社会服务价值的重要前提。
   (三)创新职业院校管理模式
   社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外在源泉,职业院校发展应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就业为人才培养的定向指标,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院校可以从人事改革、课程改革、社会实践调控方面入手,在整体宏观调控下,各方面协调发展,同时紧密联系院校合作单位,共谋发展,相互促进,把握契机,循序渐进,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也才能使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四)重视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最基本条件,是职业教育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师资保证。对“双师型”,我们并不展开细致细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双师型”师资是职业教育的优势资源。在职业教育院校聘用一批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或技术骨干,这样的师资引进可以让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更直接接触到前沿技能和业务。同时,学校也应鼓励职业教育专职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兼职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技术研发,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细化社会服务理念,融入职业教育文化
   职业院校首先要在全校范围内强化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将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体系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介绍给每一位师生;其次,根据社会市场经济需求的不断变化,随时召开教研会议,灵活调整课程方案,让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与时俱进并日以创新;最后,学校还应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外拓展新的社会服务项目。把社会服务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必将促进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职业院校创新社会服务的路径创造了文化氛围。[2]
   (六)深化產学研相结合,建立联动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成员的深度合作,实现创新效果和创新收益最大化。这种深度合作机制能够有效发挥社会有关机构的办学作用,从而进一步服务社会,这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作为产学研中的一员,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并加以精细化研究,充分挖掘社会服务价值体系中的有生力量,从而使自己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更上一层楼。
   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这是创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良好开端,标志着全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再出发”的强劲势头已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应该抓住契机,紧密联系当今经济的发展,创新教育思路和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以更好地凸显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充分实现其社会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国和,闫辉.职业院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3).
   [2]苏文锦.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