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养成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优秀价值资源即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心理方面的认知,在结合现代大学生人格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对传统文化中的人格行为理论予以批判、吸收与发展,为大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提供文化场域,突破大学生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心理困境,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相适应的符合大学生特色的人格心理学结构。
  [关    键   詞]  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大学生人格;价值取向;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36-02
   在传承创新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趋多元化,在所表达的个体心理诉求与社会习惯约束之间呈现悖论,个体愈发摆脱社会而又重新创造社会,表现为大学生个体人格传统习性不同于社会群体之间竞争对立而又和谐合作的境况,需要借鉴、吸纳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资源,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方面的认知
   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相互融合的文化,其中有关心理方面即人格行为的表述较为详实,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心理状态,还体现了国家的文化价值结构,主要表现在儒家思想中的人格境界,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孔子提倡君子人格,而孟子的人格思想是“仁”“义”并举,二者的人格境界是它的终极至上性和经世致用性;道家思想中的人格境界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强调人要有宽容心、人定胜天的信念;佛家思想中的人格境界是自律、利他观念,强调人要有仁爱思想和助人为乐的心态。这三家思想造就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心理文化,即注重德行、人格的完善性,以德致诚,天人合一,也相应地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最为突出的特征:一方面是集体主义表现高于个人意识、个人服从整体的传统文化的社会取向;另一方面是个体价值取向受到严重制约的高度的约束性。正是如此,在现代社会文明里,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受到挑战,人格的行为出现冲突,导致我国大学生人格出现双重性。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大学生人格行为的双重性
   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人格,人格通过文化来塑造,不存在什么普遍的、超文化的人格。应从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而不是从生物性、心理本能性的角度来理解分析人格的行为与好习惯。
   (一)大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与集体价值取向单一化
   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其价值体系是集小农经济、宗法家庭、儒家思想为一体,与“大一统”的封建体制相适应,其思维形式表现为辐合性思维方式,忽视主体创新和变异。当今世界强调多元文化并存,要求人们改变思维模式,人们不仅要有辐合性思维模式,还应该有发散性思维模式,即心理价值取向表现多样化,使个人价值呈现复杂性,个人价值心态既游离于集体目标,又不脱离集体目标。现代大学生生活在相对条件优越的环境里,受到的物资文化教育较完备,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对其影响有限,集体价值取向单一化,传统文化要求个体的所作所为都应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强调一致性已不再被人们所认同。
   (二)大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凸显于集体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具有自在性、自然性、自发性和封闭性,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相矛盾,因为现代社会具有集体意识、批判意识,技术理性的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个人价值取向越来越凸显于集体价值取向,要求尊重个人价值独立,实现自我,以我为圆心张扬个性。“由不断增长知识而导致的预备期的延宕和非直接性,从一方面看使年轻人融入成年人的社会生活变得容易了,而在情感方面,这却使这种融入通常变得困难重重。”[1]多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作用于社会,越来越倾向于集体价值取向,使集体价值取向朝着既定目标呈现曲线前进,但集体价值取向最终作用于个人价值取向。大学生人格阶段化:个人价值取向—多数个人价值取向—集体价值取向,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体与社会。
   (三)大学生个人价值取向与集体价值取向冲突
   传统文化中以宗法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对民族的融合和凝聚起了非常重要作用,但却泯灭了自我价值意识,具体体现为传统文化使人形成依赖性、顺从性、谦虚性、自我专制性性格,与现代文明下社会的心理,如个人主义、自我趋向、竞争倾向、平等主义、自主性、自我表现性性格相矛盾,不利于个人的价值实现,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这是人的“本我”受到“自我”“超我”压抑的结果。调动原始意识的我,发挥其潜能,使私人自我、公共自我和集体自我(鲍梅斯特语)有机结合,融入集体中去,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意识。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文化中,单个群体往往较小(如家庭),单个群体与单个群体常常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只考虑个人心理满意度的独立性,而共同群体(相对于单个群体而言)注重的是共同利益关系,缺乏透明度与监督力度,反作用于个人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分离了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
   三、传统文化优秀资源的吸纳与大学生人格心理学本土化建构
   大学生所面临的人的现代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出现了多维空间,“越现代的个人越渴望改变现状,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经验,因而也就越少宿命色彩,越少畏惧权威和接受传统。”[2]我国应将传统文化重新定位,并借鉴西方心理学,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建构大学生人格心理学本土化。    (一)运用“反省加实证”方法,批判吸纳西方心理学资源
   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提出了“反省加实证”的研究方法,就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融合,主张以新儒学(宋明理学)为主体,吸收融合西方文化,提出了“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和“援西学入儒”“儒化西洋文化”的口号。西方心理学已有一百多年的研究历史,积累了大量有关心理事实的科学发明、实证材料、研究方法和发展经验,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避免出现大学生人格物化,提升独立思考空间,认清“世界的危机,自由主义的危机,其根源都在经济方面,……以人格的本身,来发生调节协同的作用,因此而建立经济中的民主。”[3]
   (二)深入本土心理学研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国处于文化转型时期,伦理道德观念有相对滑坡趋势,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人格,完善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构建健康的人格。(1)仁爱精神。仁是人类全部美德的总称,“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爱人要爱大多数人,“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2)中和精神。它是对人们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则性约束,核心是和谐,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时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有利于调节人们的精神世界;朱熹注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是中庸的境界,实质是心理平衡。(3)礼让精神。孔子把仁引入礼,进一步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确定仁为本,礼为用,礼依附于仁,为仁服务,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伦理关系正常化。(4)自强精神。它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蕴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
   (三)继承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其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
   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蕴含着天人一体、天人和谐的思想,有利于改造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不利于征服自然,不利于发展自然科学,体现了对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日常生活图式和结构的肯定,产生出重伦理不重科学,重经验模仿不重理性思维,重“品德”不重创造才能的行为定式。工业文明造成自然的紧张关系,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但其基本文化精神——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正是当代所进行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的主导目标。应把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吸收其他文化精神的某些具体的积极价值因素,真正为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提供现实切入点和生存空间,确保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主导价值地位,最终使大学生在社会中具有一个现代人的心理状态。
   (四)坚持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树立大心理观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实际上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科学,采取跨文化心理学的方法促使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从共性中找出差异,使大学生在认知、思维、动机、心理适应等各方面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心理定位,即该如何做、怎么做、为什么做,使大学生个人的人格全面完善。同时借鉴西方文化,尤其是哲学、艺术、宗教、语言等,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心理境界。科学面对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真正理解“一幅幅未来迁移者所在国的野蛮残忍图像……增强了缺乏心理性和道德根据作为支撑的那种决心,有助于本地人固守本地,而同时纵容全球人问心无愧地游历四方。”[4]理性看待互联网新媒体给人类自身带来全球一体化便利的同时,也要思考网络只是一种人类心理延伸的工具,“在教育领域,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是必要的,但便利性并非教育的核心价值。”[5]
   参考文献:
   [1]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43.
   [2]艾利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62.
   [3]徐复观.论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43.
   [4]齊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3.
   [5]新技术新应用参与教学的孰是孰非[J].中国教育网络,2018(7):80.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