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学校在开展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身心双健”作为培养目标。本文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培养路径,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提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培养对策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是非观、价值观尚未完善,心理自主调适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干预,则有可能形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教师要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路径,结合实际学情、教情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1.结合新课改精神适当减负
  随着家庭教育理念和经济条件的好转,很多家長加大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补习班、特长班报得越来越多。学生在学校里要完成学习任务,回家之后还要赶场一样去参加学习,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紧张、焦虑、烦躁、叛逆、压力增加等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表现则是不配合家长的安排,在学习上精力涣散,性格敏感,甚至有些孩子为了敷衍老师和家长还会说谎。教师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其生活环境、成长环境进行了解,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不能以牺牲学生健康个性为代价,更不能揠苗助长,教师要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减负工作,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2]
  2.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教育内容,而是要和小学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材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从教学中发掘心理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培养工作落实到教学细节中,这样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培养效果。例如语文课上讲解《卧薪尝胆》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和挫折教育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挫折、面对逆境的信心和勇气,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数学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良好行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平时教师要更多的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找到归属感、安全感和荣誉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二、教师应注重人文关怀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教师一句赞扬或批评,都可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学生年龄尚小,心灵较为脆弱,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去关怀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路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和老师意见不同的时候可以提出来,这样能够营造平等和谐的交流空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心和安全感。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和学困生,教师要更多的去关心他们,不能冷嘲热讽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刻意去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这些闪光点“放大”,就能形成光环效应,让学生从点滴进步开始,从而有更大的转变和进步。教师的宽容、激励和信任往往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心灵慰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理,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有及时的了解,促进心理健康培养效果的提高。
  2.家校沟通形成心理健康培养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发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从而形成心理健康培养合力。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语言偏激、行为激进或消极、处事冷漠或者出现攻击性行为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和家长沟通找到问题根源,共同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改变错误的观点认知,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必不可少的环节。[3]
  三、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效的重要途径,以专业化的课程教育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切适性。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引入具体案例,或者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引导环境,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掌握调节自身情绪、稳定心理波动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心理潜能,让学生更客观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心理教育可以分为团体教育和个别心理教育两种,团体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一般有特定主题,主要目的在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心理认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个别心理辅导则是针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所进行了单独辅导,这样的心理干预形式精准、私密,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干预效果较好。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步。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将心理健康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以学校和家庭为两个支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不留盲区,为学生打造和谐、愉悦、友善、进步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倩楠,张正涵,吴楠.学校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
  [2]张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7(03)
  [3]胡浩伟.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7(20)
  作者简介
  徐儒德(1966.1—)男,汉族,籍贯:山东潍坊市,大本,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