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对美术课程的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确定主题、观察感受、搜集素材、学习借鉴、构思创意、选择材料和技法、探索表现方法、创作作品、展示交流以及描述等美术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学科育人 综合品质
  新课标中指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确定主题、观察感受、搜集素材、学习借鉴、构思创意、选择材料和技法、探索表现方法、创作作品、展示交流以及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等美术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意和见解,学会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式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一、对美术课程的定位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和我们研究的美术课程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是吻合的。核心素养的研究使我们对美术课程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与课标中提出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美术课程培养目标是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养成完善人格,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需要老师们鼓励引领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方式达成目标。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的开设要面向学生的生活,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美术课程会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要让学生更好的感知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要引领学生实现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对话,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著名教育家艾斯纳说:“跟其他工作相比较,美术更能促进人类能力的发展”。通过美术作品鉴赏和动手实践,用艺术之美开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和造型能力。使学生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绘画的基本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丰富精神世界。
  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课程整合,通过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的价值取向、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学习内容进行浓缩,把所有内容展开之后,重新编排,使之更加富有逻辑性,更体系、更简单、更方便、更实用。美术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老师教的更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现在学校不能再把知识放在首位,而是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对学科素养的体会和理解,以及在生活实践当中的创新应用。因此学科素养是我们进行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课堂设计、美术活动设计的依据。
  二、美术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
  1.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
  (1)整体把握一节课学生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考虑需要用什么过程或方式,需要选择什么样的素材,给学生怎样的体验,需要组织什么样的活动。
  (2)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核心素养引领,设计活动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3)强化课堂评价引领的作用,激励学生自觉参与美术活动展示自己。
  2.案例
  (1)审美判断是要求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这是美术课情感升华很重要的体现。老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识读外在美,也要识读内在美,要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感知、分析、判断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比如欣赏《大卫》、安格尔《泉》、罗丹《欧米艾尔》,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感知判断,正确认识作品表面传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思辨、判断、识读作品内在的美。
  (2)“美术表现”不等于“美术创作”。用画笔来描绘、表现世界,是孩子天性的自然释放。可以说,“美术表现”是人与世界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美术创作”的专业意味更强,往往带有一定的主题性,且对技巧的要求更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束缚和压力,容易让其产生畏难情绪。从老师的教学角度看,也极容易落入“专业知识讲解和技能、技巧练习”的误区。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人“像美术家一样创作”,多少也有些束缚了学生在美术中“表现”的内涵。对于人来说,这是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和释放的过程,其“体验快乐”是第一位的,不能被所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束缚了手脚。像在黑白装饰画模块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点、线、面(色)基本语言元素的前提下,结合美术的形式美法则,通过观察、想象、提炼、构思、表现等过程,没有具象和抽象的要求,自由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
  (3)美术是创造性的活动,创意无处不在。创意实践在国家课程标准各模块内容标准中都提到,要求每一模块都重视创作体验,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创新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创造。比如在装饰画课中,创作题目为以手为原型创作黑白装饰画,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意,不能通过个人示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突出作品个人特点。
  只有教师在理解课标到位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個性化的解读,按照课标要求、学科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创新适当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研究、发现、创造,学科育人的目标才能有效实现。
  老师的课程水平就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一个教师只有当课程意识觉醒和课程研究开始的时候,才是他教育事业的真正开始。我们要利用课程研究,不断反思、总结、成长,提高专业素养,幸福教育人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尹少淳.走进美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4]朱小林.新课程湖南美术教育文集[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5]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