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生活化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科学是探究科学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也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科学规律、掌握科学原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策略。本文将结合生活实际,探析生活化策略的应用和实践,旨在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在生活中应用科学。[1]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化教学 小学教育
  小学科学是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很多科学原理很难理解,课堂气氛难免压抑沉闷。如果还是一味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讲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一、从生活中发现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身边处处有科学,但是在小学教学阶段,很多学生不懂科学规律,不理解科学原理。如果教师直接以传统的方式讲解什么是科学,那么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聊,很多学生就会不专心于课堂,课堂气氛难免混乱不堪、枯燥无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学习,从一个小故事、一件小事情,阐述科学的大道理。
  1.发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科学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要想学好科学原理,就要思考,不能盲目的的去学习,只会书本知识,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学会引发学生思考。在上每一节课前,就可以先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抢答,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例如在上课时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会有影子?”有些学生不理解会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影子,有些同学善于发现,会认为是有光照射。这时,教师可以对正确的答案进行认可和解释:“因为有光所以就会有影子,光沿直线传播。”在学生理解后,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去问“为什么影子不一样?在什么时间最长?”一层一层的去设置问题,让学生能够刨根问底,从而发现生活背后的科学。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布置一些课下实践作业,让学生去测量不同时间段自己的影子长度,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2.创建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发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学生代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要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使其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时刻保持着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构建生活化情景,让学生亲自感受其中的每一个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发现生活背后的科学道理。例如,在讲解小学科学课程《重力》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做一个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去感受重力。教师可以邀请几名运动好的同学,在讲台上比谁跳得高,在学生比拼的同时,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这时教师就可以抛出问题:“他跳的有多高?”“他可以跳的比讲台高吗?“他为什么不能停在空中?”像這样通过对学生实践的观察,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就会开始留心小事,开始学会细心观察身边事物。在游戏过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和理解水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可以讲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故事,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通过科学家的故事的告诉学生,凡事要善于发现,要深入思考。
  二、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就是科学,要想学好科学这门课,就应该让学生先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学会生活。小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这些好奇心都牵引着学生去追问、去寻找,而这些答案就在小学科学的课堂里,就在每天的所见所闻里。面对学生的疑问和不解,教师应该耐心解答,认真的带领学生置身实际生活去思考,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感受科学的魅力。
  1.开展课外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现阶段教学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室内课程与室外实践相结合,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重要方式。课外实践便是课堂的延伸,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能够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当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有所收获,能够真正的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才会深刻的认识到,科学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科学。并且,教师在选择课外实践时要结合课堂时间和场地需求,选择典型的内容来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放大镜下的昆虫》这一内容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拿着放大镜去观察不同昆虫之间的区别和彼此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把教材上的内容融入到实践中,让学生对昆虫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证实科学知识。对于表现欲强,观察力敏锐的同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己,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观察到的昆虫。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在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多方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用科学知识回报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动作、简单的构造,实际上蕴含着很大的道理,学习科学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在生活中运用起来。例如“救火不用水”,在家中炒菜时,偶尔会看到锅中冒火,很多学生会认为应当用水去扑灭,实际上用锅盖把锅盖上就好了。用水浇灭油锅中的火,不但不会扑灭,还会使其中的油溅出,反而会引起火灾。再如“乒乓球瘪了”,在打球的时候,有时会不下心踩到球而踩瘪,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会想“换一个”或者“吹气”。实际上,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引出“热胀冷缩”的原理。每个同学都可能有过发烧的经历,体温计中的水银也是利用了同样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想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例子。除了这些生活小发现,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来做个人创作,例如可以利用《结构与模型》这一节知识,用废弃塑料瓶来做一些模型,进行废物再用。例如在夏天被蚊虫叮咬的时候,或者是摔伤的时候,可以抹一点牙膏来止痛消肿,生活小物品的妙用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生活化教学虽然还在揣摩和实践当中,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好的,学生兴趣得到很大的提升,学习也就有了动力。教师应该不断的实践,在积累中提升教学水平,在操作上尽量配合学生共同完成,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发展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郝成三.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9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