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规范是语文教材之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部统编一二两个年级全四册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儿化和非儿化、“啊”字音变和“啊”“呀”交替、叠音后缀的性质和形成以及助词“着”的语法功能等的认识和处理上。针对此类现象,从语言学角度稍作解释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材;儿化;叠音后缀;动态助词
  语文教材十分重要,不过编好却很难。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认真阅读和学习了教育部新编小学一二年级全四册语文教材。总体来看,教材内容编选难易适当,语文知识设计周全合理;但毋庸讳言,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笔者不揣冒昧,就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发表浅见,就正于诸位方家。
  一、语音问题
  (一)两种形式的“儿”后缀及其读音
  在现代汉语中,“儿”作为虚语素的作用是充当后缀,从语音形式看,分“儿化”和“非儿化”两种情形。
  非儿化的“儿”,音节上是独立的,多见于文学作品,特别是韵文里边。例如: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小的船》,一上)
  叶圣陶编写的这首儿歌早已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其中,月儿、船儿的“儿”,属于非儿化形式。对此,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很好的判断力,不会读错。但是,这种用法的“儿”,应该轻读,教材给月儿、船儿的“儿”注音“ér”,似乎不够妥当。
  儿化的“儿”已经失去原来的音节地位,它在词根语素的韵母中引起一套复杂的音韵变化,现代汉语注音一般是用一个带卷舌韵尾的韵母来表示,如“点儿”(diǎnr)[1](P32)。儿化分很多种情形。有些词根语素没有自由形式,儿化才能自由,如不能说“馅”,只能说“馅儿”。有些词根语素有自由形式,儿化用作区分词义或词性的手段,以此造就了儿化和不儿化对立的两个词,如“水”(一般意义的水)和“水儿”(汁水)。
  北京话以儿化多而著称。从语音规范的立场看,现代汉语显然不能照搬北京话的做法给儿化以广泛的自由,而只能区分情况加以处理。从教材对一些词语儿化或者不儿化的处理情况来看,编者对儿化持保守态度,但认识并不统一。
  1.常用的单音节语素少数没有自由形式,儿化是它们取得自由的手段,这种情形下的儿化是必要的。譬如“芽”字不单用,儿化才能单用。事实上,“芽”参加构词也受限制。具体说,“芽”以前置语素参加构词,不儿化,如“芽茶”;“芽”以后置语素参加构词,以儿化为常,如“豆芽儿”。
  (2)a.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笋芽儿》,二下)
   b.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草芽尖尖》,一上)
  “笋芽儿”和“草芽”都是偏正结构,其中的“芽”以相同的身份参加构词,但在教材中,前者儿化,后者不儿化,处理得不够合理。下面这个句子,“芽”字被误做自由形式,以至差不多成了病句:
  (3)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变成叶子……(《小柳树和小枣树》,二下)
  跟“芽”具有相同用法特点的还有“孩”字。“孩”单用时必须儿化,如“一对夫妻一个孩儿”;“孩”以后置语素参加构词时,亦当如“芽”字一样采取儿化形式,但教材一例不予儿化:
  (4)那个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画家乡》,二上)
  (5)宁宁回头一看,一个陌生的男孩也在画手影。(《手影戏》,二下)
  2.儿化有时发生在两个语素后边,其直接成分是“X+Y儿”,还是“XY+儿”,往往很难区分。原则上说,如果“XY”不成为一个词,“Y儿”也不成为一个词,就应当认为“XY”是一个粘着的复合词,只有带上“儿”才自由。准此,下边句子中的“鬼臉”应该儿化,因为既没有“鬼脸”,也没有“脸儿”:
  (6)狗熊一听,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动物王国开大会》,一下)
  相比之下,“雪人”与“鬼脸”略有不同。“雪人”不自由,但“人儿”自由,尤其在用于表示虚拟人形的带戏谑性的词汇意义时,“X人儿”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由形式,如:“泥人儿、糖人儿”。以此看来,“雪人儿”是“人”直接以儿化形式参加构词的。因此,下面的用法就存在问题:
  (7)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四季》,一上)
  3.儿化多数用于名词性语素,用于动词性语素的很少,如“玩儿”“颠儿”,常用而唯一不带俚语色彩的是“玩儿”。“玩儿”的基本意思是“玩耍”,多用于儿童;现在也常用于成人,表示某种消闲或娱乐活动。因此,下面句中的“玩”字的不儿化用法是不对的:
  (8)a.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欢迎台湾小朋友》,一上)
   b.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一个接一个》,一下)
  至于“玩”以语素身份参加构词,通常是以语体相区分。具体说,口语儿化,如“玩儿命”“贪玩儿”;书面语不儿化,如“玩耍”“赏玩”。下边句子中的“好玩”属于绝对的口语性质,不儿化的用法明显不妥:
  (9)它好玩在哪里?(《写话》(练习),二上)
  (二)“啊”连读音变和“啊”“呀”交替
  现代汉语有一种零声母,发音中多数有一个轻微的辅音式的成阻,一般不会造成与它前边的字的连读。但语气词“啊”是真正以元音开头的零声母字,因此不排斥连读[1](P32)。对于这种情形,语文教材给予了注意,并且尽量使用大家认可的汉字,如“哇”“呀”“哪”,记录连读后的实际读音。但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因为“啊”字的很多音变形式,有的有可以记录实际读音的汉字。譬如:
  1.哇
  (10)a.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哇!(《胖乎乎的小手》,一下)
  b.一位老爷爷问他:“你为什么哭啊?”(《好天气和坏天气》,二下)   c.纸船飘哇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和风筝》,二上)
  d.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彩虹》,一下)
  2.呀
  (11)a.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坐井观天》,二上)
  b.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要下雨了》,一下)
  c.你瞧,夏夜多美呀!(《夏夜多美》,一下)
  d.我这里可是冰天雪地啊。(《企鹅寄冰》,二上)
  e.有了好天气,我的果脯就干得快啊!(《好天气和坏天气》,二下)
  f.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小毛虫》,二下)
  3.哪
  (12)a.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坐井观天》,二上)
  b.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二下)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对于用汉字记录“啊”字音变的办法并没有贯彻到底。事实上,更多的情形是没有适当的汉字可写,结果虽然读音起了变化,也只能照写“啊”字,把音变留到阅读中去解决。
  (13)a.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ɑ])!(《棉花姑娘》,一下)
   b.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ɑ])。(《一个接一个》,一下)
  总体来看,记录“啊”字音变后的读音,语文教材的处理较为随意。问题在于,除了韵母或韵尾是i[i]时后边的“啊”一定变读为“呀”之外,其他情形下的“啊”是否音变并非必然。同时,从发音原理的角度分析,前边音节末尾是元音ü、a、o、e、ê的时候,选择读“呀”其实比选择读“啊”更加自然。因此,对于这些情形,与其说是“啊”字的连读音变,不如说是“啊”“呀”两种读音的交替[1](P32)。譬如下面的几个句子,语气词读“呀”或者读“啊”是两可的,具体选择哪一个,决定于每个人的习惯。
  (14)a.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啊?”(《小松鼠找花生》,一上)
  b.清清的水,泼啊,洒啊!(《难忘的泼水节》,二上)
  c.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挺有趣的呀!(《一个接一个》,一下)
  d.狮子大王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企鹅寄冰》,二上)
  e.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胖乎乎的小手》,一下)
  f.啊,多美的夏夜呀!(《夏夜多美》,一下)
  很明显,上面句子中的“啊”,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读“呀”。
  二、语词问题
  (一)叠音后缀的构成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由词根语素加一个叠音后缀构成的合成词,一般称之为叠音词[2](P212)。叠音部分由原本无意义的音节重叠而成,多数来源不明。由于这个原因,用来记录叠音部分的字一般都不是它们的本字,或者其实应该说,它们没有本字。从读音特点看,叠音的两个字都读阴平,后边的一个字重读,前边的一个字轻读,但不一定变为轻声。如“笑吟吟”,“吟”字的声调是阳平,但在这里,需要改读阴平。从理论上说,叠音的两个字既读阴平,则最好选择同音读阴平的汉字代替它。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希望写出来的汉字兼能表达某种联想的意义,或者事实上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字可写,所以常常会遇到实际写出来的汉字的声调,倒是读阴平的字少,而读别的声调(尤其是阳平)的字多。值得注意的是,时下人们对叠音词的叠音部分的书面语读法,大都以汉字的读音为准,语文教材也是这样注音的。例如:
  (15)a.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yíngyíng)。(《田家四季歌》,二上)
   b.小花狗眯着眼睛,懶洋洋(yángyáng)地趴在楼梯上。(《玲玲的画》,二上)
   c.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绿油油(yóuyóu)的菜地。(《画家乡》,二上)
   d.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lín lín)的。(《雪孩子》,二上)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有几个叠音部分表示拟声意义的叠音词,如“轰隆隆”“扑棱棱”,教材注音都是阴平。“隆”“棱”选择这样注音,源于《现代汉语词典》。此中原因,或许是词典编者考虑到叠音字在口语中趋于读阴平的特点,特意为这两个原本只读阳平的汉字设立了阴平的读法。
  (16)a.轰隆隆(lōnglōng)!轰隆隆!(《笋芽儿》,二下)
   b.尖尖的嘴,长长的翅膀,扑棱棱(lēng lēng),鸽子飞了起来。(《手影戏》,二下)
  说到这里,顺便指出,教材中有几个叠音词,其规范性值得怀疑。
  第一个是“淅沥沥”。
  (17)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写诗》,一上)
  “淅沥”是出现很早的一个拟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现代汉语词典》“淅沥”条下,举“秋风淅沥”和“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为例,说明了“淅沥”这个词可能有的两种用法。从结构形式看,“淅沥沥”符合叠音词一个词根加一个叠音后缀的结构特点。但是,“淅”字源于拟声,并无实在意义,很难充当词根;事实上,“沥沥”也不具备独立表示声音的功能。
  第二个是“红润润”。
  (18)姥姥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画上红润润的小手。(《胖乎乎的小手》,一下)
  现代汉语有“红润”一词,意思是“红而滋润”。由此可知,“红润”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关的语素构成的并列结构的形容词。“红润”的“润”属于实语素,自身没有重叠用法,“红润润”显然违背汉语造词的 基本原则。
  (二)称谓和名称的规范
  在现代汉语中,方言差异比较大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词语:一是亲属称谓;一是水果名称。
  1.亲属称谓   涉及亲属称谓词,有问题的是教材中对外祖父母的称呼:“姥爷”“姥姥”和“外公”“外婆”。
  (19)a.姥姥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画上红润润的小手。(《胖乎乎的小手》,一下)
  b.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端午粽》,一下)
  《现代汉语词典》对“姥爷”“姥姥”的释义,只说明表示外祖父、外祖母;对“外公”“外婆”的释义,则除了说明表示外祖父、外祖母之外,同时注明这是方言。这两种称谓形式,哪种形式更适合确定为现代汉语的规范用法,或许可以讨论;问题在于,在同一册语文教材中,在相同的用法上,有的地方用“外婆”,有的地方用“姥姥”,是欠考虑的①。
  2.水果名称
  传统上以单音词命名的水果名,不同方言的称呼往往有所不同。譬如橘、橙、李、桃、杏、枣、梨,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说法,“橘”“橙”“李”都带“子”缀,“桃”“杏”“枣”则选择儿化,只有“梨”是零形式,什么都不带[3](P49)。但是,教材中对“桃”“枣”两样水果的称呼,却用的是方言的叫法,而且有时同一种水果叫法也不一致:
  (20)a.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大小多少》,一上)
   b.他……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下山》,一下)
  很明显,采取零形式叫法的枣和桃,带“子”缀的杏子,都是方言说法。
  三、语法问题
  (一)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
  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着”字作为动态助词的用法。“着”用在动词的后边,一般用来表示两种语法意义:一是动作在进行[4](P665)。例如:
  (21)狐狸陪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狐狸和乌鸦》,二下)
  一是状态在持续。例如:
  (22)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和乌鸦》,二下)
  这两个句子都组织得很好,但是下面的句子却出了问题:
  (23)月夜,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一个接一个》,一下)
  问题出在“叫着”后边接的这一句“大人”的话。“大人”的话,属于直接引语,是“叫着”的内容,表现的是“着”的第二种语法意义。因为这种用法所表示的动作是持续的,所以,要求“大人”的话,或者连续说出来至少两句,或者重复同样的话至少两次,不论是词还是句,总之不能一次了事。下边,我们看两个使用了同样动词的同样用法的例子:
  (24)a.一会儿,忽听得有人敲门,他叫着:“师娘,开门,您快开门!”(京剧《红灯记》)
  b.你爹把你紧紧地抱在怀里,他含着眼泪,站在我面前。他叫着:“师娘!师娘!”(京剧《红灯记》)
  不难看出,“叫着”后边的直接引语都包含了不止一项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动态助词“着”所表达的所谓“持续”的语法意义。实际上,教材中的句子只要重复一次“大人”的话,就符合语法了:“月夜,正玩着踩影子,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快回家睡觉!’”
  (二)句子表达中的语法呼应
  教材中有一篇题目叫《夜色》的韵文。但从篇章中句子的组织看,属于散文结构。其中有一个句子:
  (25)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夜色》,一下)
  这是一个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果在前,因在后。这个句子有兩个问题:
  一是第二个分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语法上有残缺。“像+名+一样(这样、那样)+动词”是一种固定用法,其中“一样”后边的动词所要求表达的,不是动词的动作本身而是动作的状态。加之“像”字后边有时间名词“白天”相约束,而“白天”表示的不是一个时点而是一个时段。因此,仅仅“微笑”这一个动词难以圆满表现“花草”在整整一个白天的存在状态。笔者以为,这个分句的比较合理的表达方法可以是:“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总在微笑。”“总在”(或“总是”)二字的使用,可以弥补动词“微笑”只表示动作进行而不能表达状态在时间上的持续意义的语法上的不足。
  二是两个分句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性词语。为什么“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回答这个设问,按照正常的生活逻辑,应该是在看到某个现象之后悟出了其中的原因,而不能够用看到的现象代替原因。因此,这个出现在韵文当中的复句,尽管受到句子长度及篇章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但还是要把句子表达清楚,而不能因辞害意。综合起来考虑,整个复句似乎可以插入几个过渡的起解释作用的词语,譬如改作如下表述方式:“爸爸偏要晚上拉我去散步,出门一看,我才知道,哦,原来花草都还像白天一样总在微笑。”
  “语文”二字之为用,事兼说、写,规范为魂。编写语文教材,尤其是编写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一定要遵照叶圣陶关于教材就是“例子”的教导[5](P63),切实注意内容知识的规范性,努力减少偏误。
  参考文献:
  [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