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董老海”致富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艳

  青岛海锐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崂山区东海湾对虾养殖场总经理董中善,经常被别人亲切地称为“董老海”。虽然经商多年,但跟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董身上仍带着渔民特有的朴实。尤其是在照看那些虾苗时,年过半百的董中善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仔细,测水温、取样本、撒饲料……繁琐的工序一个都不能少。
  说起这些年的经历,董中善的话匣子就开了。海带、对虾、扇贝、鱼……几乎都被他养过了。打小生长在海边的渔村,似乎也注定了董中善要靠海吃海的命运。连他结婚的当天,也是跟两个弟弟下海钓了七八条鱼在婚宴上撑的场面。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身强力壮的董中善还只是崂山县沙子口公社南窑大队的一名社员,那时候出一天海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一块来钱,一年下来也只有百十块钱,日子过得很苦。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养殖浪潮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海带,是董中善最早养殖的海产品。但真正让他养出了名堂的还是对虾。1982年,董中善被公社派去黄岛水产养殖所学习,回来后在公社的养虾小组负责全部的技术工作。掘池蓄水、洒药清池,有了老董的技术,年底对虾出池时亩产达到了三百斤,全部由国家收购,董中善一下子就为公社就立了大功,也为他后来承包虾池埋下了伏笔。
  1985年,包产到户开始实施,董中善带头从公社包下了虾池单干。“本来以为自己有技术还有经验,养虾应该是准赚不赔的事。哪想刚开始就碰到了台风,大家都赔得血本无归。”那次打击至今让董中善记忆犹新。第二年,他跟伙计们又商量承包虾池的事,最后大家咬紧牙关凑了五万块另起炉灶。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当年就净赚了16万元,平均一人分了1万多。董中善拿钱回家时,厚厚的一摞钞票把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的老伴都看愣了,董家一下子成了万元户!
  发家致富的道路总有曲折,董中善也经历过险象环生。1986年底公社收回虾池后,他又办起了对虾饵料加工厂。生意红火了几年,却在1989年虾农的大范围亏损下关了门。“不能卖饵料了,总得干点别的吧。”董中善又打起了养扇贝的主意。幸运的是,当时的崂山区政府给渔民提供了无息贷款,每亩海能贷3000元,让董中善就有了启动资金。凭借着养殖经验和专业技术,他的扇贝田每年都大幅增加,再加上改革开放下市场经济占了主体,国家收购不再是主要销路,到了2002年,董中善的干贝产品卖到很多城市,他的资产终于超过了百万,可谓苦尽甘来。
  此时,钱对董中善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但养虾,一直是他割舍不掉的心事。2002年,董中善重操旧业,投资120万兴建了东海湾对虾养殖场。全部采用机械化养殖池,改养高产抗病的南美白对虾。第一年出池就达到了亩产两千斤,几乎收回了前期的投资。如今,我们看到董总的公司及养殖场里,大片规整的虾池上搭建了塑料大棚,可抵御12级台风;池内供氧、投料全部机械化操作替代人工;而由专家认证,国内首创的608平方米太阳能升温设施也让原来的养殖一茬变两茬,效益大幅增加。董中善总经理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在养殖、育苗、海水升温方面,他的养殖场都经过了专家鉴定,目前均属国内首创。不仅如此,董总的公司及养殖事业还从岸边扩展到了海上,建起了1000亩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主要养三文鱼、鲈鱼、黑头鱼、红鳍东方豚等经济鱼种。
  “喝水不忘打井人,我本人能有现在这个规模,要感激党和政府啊。”董中善说,建厂时政府给了他不少补贴,后来每年还享受柴油补贴及深海养殖补贴,这使他的干劲更足了。“国家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十五渔业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2008奥帆赛食品供应基地”、“青岛市科普示范基地”……这一排排响亮的牌子,是社会各界对董中善这位“科技耕海人”的肯定,也让董总本人对渔业生产充满了信心。董中善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将养殖业与休闲渔业结合起来,他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渔民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