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卫民

   新课程改革涉及每一个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定教法,是新课改的两面大旗。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其中,小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是以学定教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识记数学定义公式,明白正确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材里,一般都是先例举生活实例,再归纳出数学定义或推导出一个数学公式。这一部份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看明白了。如小学十二册32页讲比例时,出示了四面长宽不同的国旗,学生在自己计算长和宽的比值,然后归纳出比例的定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值是否相等是判断两个式子是否成比例的依据。弄清了这一点,学习后面的比例知识就易如反掌了。
   二、读懂数学例题,学会运用数学公式
   为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数学定义与公式,教材在每一小节里都出示了几个精典性的例题,能运用数学公式正确解答这些题远比在题海盲练题有效。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现象。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下面以比例的性质为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在这小节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横式的比例,一个分数形式的比例,都分别用符号标记出了内项和外项。在读例题时,一定要读懂这个细节。这两个例还展示了两内项相乘的积等于两外项相乘的积的式子表示方法。学生真正读懂这两例,解比例的题目就会很轻松。
   三、举一反三,尝试运用公式的变式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公式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捷径。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是学不好数学的。
   在预习里,学生尝试对公式进行变式练习,有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利用公式的变式,少掉中间的一项都可以利用数量关系计算出来。
   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四、预习存疑,适当练习巩固知识
   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可以用专用的笔记本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学生带着疑惑认真听教师讲解,寻找解决的方法;如果还不能解决可以在课后向老师请教。
   此外,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借助一定的练习来加以巩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主动完成教材用教辅读本上相关的题目,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如果遇上了还不能解答的问题,一定不要放弃,要鼓励学生向同学或教师求助,或者上网搜索解答方法等。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只要天天坚持预习学习,一定会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71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