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个老兵,一个记录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欢

  201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中朝交界的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10月25日,打响抗美援朝的第一仗……
  60年前,20岁的姚亚萍在部队里的负责宣传工作,他和另外2个同事冒着生命危险,在朝鲜战场开始用相机记录这场战争。在朝鲜3年半的时间里,姚亚萍和同事们用胶片定格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60年后,我们重新翻阅摄影师们的照相簿,跟随镜头见证60年前的血与火。
  在湘西剿匪战争结束后,姚亚萍跟随野战军第47军又背着相机上了战场。这次,他去的是朝鲜,相机也由之前的左罗(音译)牌换成了苏联人送的基辅。
  1950年10月19日,相机里记录下了这一刻:浩浩荡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涉水鸭绿江,对面,是硝烟四起的朝鲜战场。
  “这场战争以弱胜强,战士们不容易。”姚亚萍说,“美军的飞机大炮很厉害,白天子弹雨点似的落进坑道和战壕,好在有猫耳洞(防空洞),可以躲一躲。”
  跟剿匪不同的是,姚亚萍每次赴战场拍照,都要扛些子弹。“那时候胶卷珍贵,拍一次只能用一张,子弹也珍贵,一枚子弹能消灭一个敌人。”
   生活:国内学生写信到战场鼓励志愿军
  前方战士在朝鲜打仗,国内拥军情绪高涨。
  “有很多信件从国内寄到我们这边来,最开始是随机发的,一堆信件,分到你手上哪封就哪封,看信的人和写信的不知道对方是谁。”给姚老写过信的有一个北京石景山的小女孩,上小学,信件里都是鼓励姚亚萍要好好打仗,她会支持他等等,“现在想想,挺有趣的。”
  姚亚萍说,战士们也会回信。姚老的夫人那时候在周南中学念书,她就记得,有从朝鲜来的战士写的信寄到班上,大家都抢着要看。
  这样一来二回,有些还真发展成了对象。姚老说,“不过那样的机会很小。那时候的人很单纯,心思没放这些方面。”
  除了写信,志愿军们的业余生活还包括看报纸。那时候的报纸大16开,由负责宣传的战士钢印,不定期出版,内容主要是前线的战事消息。
  战后:很多朝鲜姑娘喜欢上了
  志愿军
  从前线打仗轮换下来的战士,一部分寄住在朝鲜老百姓家里。来到朝鲜的志愿军,跟朝鲜老百姓的关系很好,用姚老的话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平时就帮朝鲜老百姓做事,打扫院子、挑水,插秧、收割都来。”那时候,老百姓送战士们食物以示感激,他们都是拒绝,“只吃几根泡菜,也是为了让他们心里好过点。”
  有张照片是战士们把积雪放进锅里煮成水,就着热水吃炒面的情景。“日子很艰苦啊……但志愿军纪律性很强,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吃他们一颗粮食。”反而是,战士们经常把发下来的肥皂、牙膏等送给老百姓。
  这也是朝鲜人民尊敬爱戴志愿军的主要原因。姚亚萍说,在当时的朝鲜,从老人到小孩,再到朝鲜妇女,都喜欢志愿军。
  “那时候的朝鲜虽然很传统,但女孩子表达感情的方式依然大方热烈,她们会在很多人的场合说谁谁好,会跟他比较亲近。”
  1953年7月27日,朝鲜签订停战协定。姚亚萍说,战争结束后,很多朝鲜姑娘喜欢上了志愿军,希望跟着回中国,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拒绝。
  在姚亚萍的相册里,有张很特别的合影:一名志愿军战士坐在凳子上,旁边靠着一个10来岁的朝鲜小姑娘,两个人的脸上,都有灿烂舒展的笑容和笑成一排的牙齿。
  “这个战士是我,小姑娘是当时我们住的朝鲜老百姓家的女儿,她很可爱,喜欢笑,也喜欢跟我们玩。”顿了顿,姚老又说,“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算下来,也是老人了。”
  那一刻,跟所有老人用相机记录下来的瞬间一样,有着时光穿越的深厚温暖,和浅浅感伤。而历史,也总是在这些不经意间,被定格,被书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3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