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明生

  【摘要】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往往不能适应社会竞争,难以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学校应树立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多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让技能和素质两不误,使学生走入社会后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职业技能 实用人才 素质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热门,它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所以高职院校不停扩大办学规模,更新办学理念,在办学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今社会是科技型的开放社会,到处充满竞争。日益发达的科技水平,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学生成才的标准,不仅要看他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要看他是否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卓越的创新能力会使他们毕业后对社会作出更出色的贡献。如果学生在毕业后只能应付工作,那么就只能是简单的职业工具。所以学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生未来,不能把高职教育变成职业培训。
  在高职教育的课程安排中,不仅要安排专业课,更要设置课外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综合素质训练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精神品质的要求,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情操、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真善美的观念等,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当今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文化知识水平欠缺。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文化基础课不够重视。因此本科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往往由于文化知识的欠缺和社会经验的不足,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加上自己的自卑心理,不敢理直气壮地与同时毕业的大学生一起竞争,一旦受挫,就容易自暴自弃。
  其次,社会交际能力差。由于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缺乏独立意识,生活的圈子狭窄,社会经验不足,不会与人相处,交际能力差。很多学生在学校是三好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但对所学的知识很茫然,不知学习意义和目的何在。人生没有具体规划,也不会设计自己的未来。这样的学生步入社会后,会感到大失所望,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他们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更加难以适应社会。
  最后,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具体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做事情容易冲动,缺乏自我心理疏导和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还出现逆反心理,并逐渐增强。他们崇尚个人,纪律散漫,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个人修养上,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谦让,不会与人友好相处,他们只重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不重视个人的修养,降低了个人素质。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实施的意义。基础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文化水平的高低和知识技能的掌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否认,文化程度越高,就容易掌握技能,反之就越困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许多经济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效率成正比,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是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三倍。在现代社会,学好扎实的文化理论知识后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学习专业技能,是最经济有效的人才培训方法。当今社会竞争和个人竞争日益加剧,职业和个人之间有相互选择的权利;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发展,而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任何学校都不可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掌握所有的社会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能够终身学习的效果,即加强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从目前的发展实际来看,全民的知识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首要条件。在基础学习阶段,法国、日本对基础教育相当重视,职业高中和技术高中的课程基本上与普通高中一致;美国名列发达国家之首,同样注重数学、英语、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科目。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升入高中的人数与日俱增。可见,任何技能的提高都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如果学校对基础教育不够重视,职业教育的标准将会受到影响。一个高中生和中专生的本质区别就是文化基础知识的不同。基础知识如果有所欠缺,学生就很难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课程。“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高楼大厦都要有扎实的地基,人才培养更是如此。
  基础教育的实效性。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生活于社会中的,具有社会性。人有情感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物质的需要。人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等最普通的需求,还要满足精神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就业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让所学超越纯粹的就业,更要求培养技术精湛、知识和情趣丰富、有修养、高素质的完整的人。另外,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而医学日益发达,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可以推断不久以后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将会增多。在工作之余,人们需要读书看报、强身健体、外出旅游、社交娱乐、谈笑人生,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自身的文化素养。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公民基本素质的高低。一个有文化知识的人,懂得交际,谈笑举止温文尔雅,能妥善处理问题。总而言之,文化基础知识贯穿于人的一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意义。首先,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敢于拼搏,勤于探索,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思维方式单一片面。看问题、处理事情往往缺乏主见,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基于大学生这样的特点,首先要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冷静思考、判断分析的正确思维方式,让他们自愿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在社会中积累经验,培养自身的为人处世能力,遇到事情能够找准立场,冷静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带着问题和课题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样才能得到实际锻炼,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
  其次,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事物动力的源泉。它引导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能使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或研究的对象产生一种积极的关注,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人们的认识水平。学校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效,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还不健全。它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社会为培养学生兴趣提供了一个平台,它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新的思维模式,探索新方法,大胆地创新和想象。社会这个大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大力提倡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重点。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素质,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思想。学校德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今后能全心全意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是在书本中成长起来的,我国教育正从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但有的地区应试教育现象还很突出,学生每天在题海战术中拼搏,为了分数死啃书本。很多学生只了解书本上的知识,运用能力极弱,对国民知识了解很少,加上“80后”、“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挫,很多学生有轻视实践、轻视劳动、轻视社会的倾向。虽然教育在改革,观念在更新,但目前还是不能扭转学生们的心态。因此只有让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认识到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与多元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能以全面的眼光观察、选择、思考和创新。
  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走进生产第一线去观察和实践,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幸,体验到劳动人民最真挚的情感和道德素养,能够在志愿者服务、公益性活动、义务性劳动中树立一切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参观考察实践基地,可以切身感受社会,学习社会中优秀人物身上的品质,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实现自身价值。
  总之,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树立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是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社会需要大量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实践获得社会经验,灵活地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3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