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播播出安全关键技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小刚 吴涛

  [摘要]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在现代社会也许还有些许陌生,但是广播电台对于我们,尤其是老人们多显亲切。不论是世界还是我国,广播电台的发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在社会发展至今广播电台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虽然单纯“音频”的普及度没有“视频”的高,但是其安全播出的要求都是一样的。本文针对数字音频工作站,着重分析、探讨了其播出安全的关键性技术,以便能为音频广播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广播电台 数字音频 播出安全 技术分析
  广播电台诞生缘于无线电波的发明,最早的合法性广播电台在1920年的美国开播使用,我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3年由外国人所创办。广播电台发展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由于其具有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特点,给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获取带来了方便,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4.5%。随着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渗入,各种网络产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电台也由此应运而生。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虽然给广播电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也给广播电台的安全播出带来了安全威胁。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是数字音频非线性系统。以计算机控制的硬磁盘为主要载体,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软件功能模块、音源外围设备、存储器等部分构成。其特点为,处理长样本文件的能力强,录制、编辑、回放都是一个海量数据的控制过程:可实现随机无损存取编辑 ,在不改变或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情况下允许节目中任何点可以随即访问,在节目中的任何次序上可以连续重放来产生一个演奏;DSP数字信号效果处理可以在一个片断或整个样本上实时或非实时实现。新技术的使用给网络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很好地保证了广播电台播出的安全性、共享性和高效性。
  一、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意义
  我国的电视广播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控制管理,因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随着网路电台的诞生和普及,加上国家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策上的放宽,一些民间电台逐渐出现,并影响着着广大听众。然而即便是这样,我国的民间电台也仅仅局限于音乐等娱乐性内容的制作广播上,从不涉及政治社会这个极为敏感的领域。因而,我国广播电台就具有国家或地方政府形象代表的作用,具有维护国家统治,地方和平的义务,其安全性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广播信息的传输方式也日渐增多,信息种类更是花样繁多,故而不安全因素也就逐渐增多。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改革开放尚未完全达成,非法分子阻挠国家统一、民族和平的活动也尚未平息,不安全信息的传播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做好安全播出工作,不仅是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重要任务,也是对一切广播电台工作者的首要要求。确保广播信息的安全可靠,也关系到中国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我们不仅要从管理体制上实施保障,更要从技术上予以良好的解决。
  二、安全播出关键技术分析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安全播出主要指两个方面,即一方面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二是播出过程中尽量避免停播、劣播和错播等不良事故,如节目切换、卡声、卡画、黑场、色彩失真等等。为有效确保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安全播出,本文从广播电台播出系统的设计技术、安全审定技术及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监控3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1.广播电台播出系统设计技术。
  广播电台的播出系统处于整个广播制作、传播及编排的核心部位,也是最能影响到播出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努力从根本上做好播出系统设计技术的安全工作对于广播电台的安全播出具有重要意义。
  (1)存储、采录技术。截至目前,广播电台较为常用的节目存储方式主要有3种,即在线存储、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按照信息安全级别的高低不同,对其采用不同级别的RAID技术进行数据存储。通常情况下,对于需要直接播出的节目采用RAID10的存储方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节目采取RAID5的存储方式,另外一些特殊信息还需要加密处理,防止信息丢失或者被破译。信息类型有数字、模拟和文件3种,采录主要是通过光缆、卫星、互联网等途径来实现。采集设备和采集途径虽然多种多样,但是需要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制编、播出技术。对于信息素材的编制和节目的制作,是必须在节目播出前所要完成的关键性工作。同时,节目信息素材的制编效果和节目制作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节目播出的效果和安全性。除上述之外,在节目录音、剪辑及合成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到全面性、细致性的工作,以最大程度确保音频内容的准确性、制作细节处理的完善性。另外,在进行正式播出前,相关人员还应将剪辑、处理好的节目上交给栏目监制部门进行审核,主要是完成对节目内容和质量的审核。通常我们所听到的广播节目分为两种,即录播和直播,其中直播的节目居多。一般来说,广播电台节目的播出分发技术是以音频服务器为核心,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其进行管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播出节目和管理控制信息,从而实现广播电台节目的播出及分发。
  2.广播电台播出安全审定技术。
  播出节目的安全审定属于广播节目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审定与节目制作、播出等其他工作环节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广播电台已处于数字化的发展阶段,由于其素材的获取方式、途径较多,所以需要进行安全审定检测的参数也比较繁多。并且由于广播电台设备、模式等的更新,对于播出节目的安全审定工作,传统的人工检测早已不能满足当今电台的发展需要。对于广播电台的音频广播,传统的人工检测靠的主要就是听,然后对节目进行主观的评价,这将给广播节目的安全审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安全审定方式,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其检测的准确度也毫无依据,并不能发现所有问题的存在,从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安全审定工作的有效性。现代化的安全审定技术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1)对文件结构的检测。文件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文件头部分的检测,另一种是对整个文件的检测。前者是通过对文件最基本部分的解析,从而获取音频文件的基本信息;而后者是通过对整个文件的解析,获取音频文件的一些个性化的元信息,实际上是对其物理结构的检测。
  (2)对编码的检测。编码检测是检测文件编码合法性和规范性的主要方法,其包含了对音频文件基本参数以及基本流等的检测。由于不同节目的编码方式不同,因而对其的检测方式也不尽相同,此时往往需要相关厂商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方可完成。
  (3)对音频内容的检测。对音频内容的检测,主要包括即时响度、响度重心和响度一致性等的检测,具体检测参数有,声道数量、采样率、量化精度。
  3.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监控。
  目前,在电视、电台领域,全流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较具代表意义,其核心问题是职能控制、全面检测和安全应急。全流程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实施监控,包括面向服务状态的监控、面向业务流程的监控、面向安全播出的监控及以用户为中心的监控。
  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监控,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故障性监控。由于不同节目其安全播出的要求不同,播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积极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切实地解决节目播出的故障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故障定位分析,从而给出决策性的建议,即什么样的故障,采取什么应急方案,在哪个环节采取应急方案。节目播出出现故障时,能否对出现的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处理,不但反映了电台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此种能力是有效确保电台节目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电台人员可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故障处理,首先,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健全制度,树立安全播出的责任意识,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培训;其次,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另外对于节目的制作、审定、播出,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电台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保障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安全、优质播出,应主动从两个角度入手,即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技术角度的作用体现在对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系统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存储、编制、播出、流传等技术的有效利用。建设标准的、高质量的制作播出系统.除了满足目前制作播出业务的需要.避免今后重复投资,还能灵活地适应广播内容信息化技术、服务现代化技术、渠道多元化技术的发展需求,进而提升广播电台的核心竞争力,为广播电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也为广播电台的后续发展起到了铺垫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光:《广播电台网络建设与安全运行措施》,《有线电视技术》2002年第13期
  [2]王莉:《网络电台的问题与发展探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3期
  [3]胡泽:《 数字音频工作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1版
  (河北省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46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