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经》中的亲子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正 张丽洁

  心理学家班杜拉先生认为,我们人类的教育甚至包括动物的教育,第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模仿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人类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本能,也是使我们人类能够进步的主要原因。
  因而,说教没有用。
  如果你教育子女,不用语言,那用什么?只有身教了。一位母亲喜欢使用语言来教育子女,那她就一定会失败。有些妈妈就说了,孩子们身上的一些问题、缺点显而易见,如果你不给他指出来,那些问题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
  要告诉这些妈妈,孩子本来就没有问题,是因为你想说话了,他才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要去找孩子身上的“问题”,总会找到让你“满意”的问题。
  举个父亲的例子,来看什么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行不言之教”。有一天他在家里写作,保姆急匆匆地跑过来找他,说:“两个孩子在那边玩玻璃呢,一会儿该把手给划了,你赶紧去看看!我管不住他们,他们太调皮了!”保姆这样的反应表明她是爱孩子的。
  那做父亲的应该怎么办?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父亲一定会前去干涉,说:“不要再玩玻璃了,万一割伤手指头怎么办,剌烂了还得包扎。”
  这位父亲是怎么做的呢?他走过去一看,院子里,两个孩子正拿着碎破璃在那儿跑着玩,很危险。他就在旁边站住了,一句话没说。
  保姆跟过来一看又急了:“叫你过来是让你管教他们的,你光站在那儿干吗?”他笑而不答。保姆都看不下去了:“你怎么回事,你是孩子亲爹吗?”他还不说话。果然不出所料,一个孩子的手被玻璃片划破了。
  这位父亲一看,走过去了:“手划破了?”“爸爸,划破了!”“疼不疼?”“疼!”“下次还玩不玩?”“不玩了。”
  孩子说“不玩了”,目的算不算达到了?当然不算。瞧,保姆立刻跑过来了:“你是什么爹啊,明知道会划破手,还站在那儿看笑话!”
  老子曾经讲过:“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什么意思呢?“道”是深刻的,不是表面的,它深埋在我们看不到的规律当中。所以你不能只是凭眼睛去看孩子在干吗,而要看到孩子做这个事情的背后本质是什么。
  有很多家长会说:“周教授你怎么这么讲!”他们觉得自己很正义。只能说,这些人跟这个保姆一样,爱孩子爱得真切却又肤浅。他们只是爱孩子的当下,不爱孩子的未来和前途。
  下面几句简单的对话,恰如其分地解释了老子“不言之教”的精髓。这位父亲问保姆:“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你应该当时就告诉他们。”
  “我一告诉他们,他们就不玩了。”
  “那不就好了!”
  “等我们一走,他俩就又该玩了。如果是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玩,偷偷摸摸地玩或者出去玩,手划破了回来又不敢说,伤口就很容易感染,出血就会更多。”
  保姆听了,一下就不说话了。
  “再有,现在我们正好在家。小孩子有探索性,他在探索的过程中,走错路、迷路、找不着方向都很正常,你应该让他去尝试。”
  尝试对于孩子们的意义就在于:尽管有时候他流血了,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他知道了大人对孩子没有限制,他可以去尝试,大人会给他一个尝试的环境;万一孩子遇到了自己无法处理的事情,大人这时候在现场,可以帮他解决,流血了也不会造成伤口感染。
  因此,这位父亲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亲子课:不言之教。不是不管,我们只是做好孩子的后盾,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同时,也让孩子知道: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他们是会有保障的。也就是说,我们给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貌似不近人情,实际很近人情。真爱孩子的教育方式,必然是着眼于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的。所以,不言之教更有用,无情才是真有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86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