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月

  【摘 要】总结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组织模式及其特征,分析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 产业链 组织模式
  1.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链组织模式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坚持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6430万亩、实物总量2950万吨,实现产值10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4%、7.3%和36%;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800个,比上年增长2.4%,经济总量、实物总量和种植面积等六项指标继续居全国之首。全省绿色食品企业达到531家,其中销售额超亿元的有65家;完成加工量910万吨,加工产值435亿元,加工企业“绿色化率”达到52%,增加6个百分点。
  按照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方式,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链可以概括为市场交易关系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介+农户”型、一体化联接型四种组织模式,如表1.1所示。
  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发展障碍
  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产业链上各行为主体协同性差
  在实践中,虽然产业链上各行为主体通过合同等契约关系联结为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各行为主体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加之合同不规范,导致产业链各功能环节关系不稳定,而且产业链上利益主体多,各主体能力不匹配,成分构成复杂,各利益主体之间缺乏有机合作、协调。居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食品加工企业缺乏对上下游环节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导致产业链难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匹配与协调。
  2.2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达不到有效规模
  产业链各节点企业如加工企业、科技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农协等中介组织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和资金短缺、实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创新开发能力低,难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
  2.3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销售环节力量薄弱
  纵观产业发展,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市场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大生产,小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黑龙江绿色食品独特的内在价值没有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二是专营销售网络不健全。三是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合力。四是缺乏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流通企业。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企业多是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开拓市场,普遍存在“入超难”的问题,90%的产品通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销售,难以形成固定销售区域和规模优势。
  2.4产业链组织创新所需的支持体系不健全
  相关政策、法律、金融、信贷、信息、税收、科技等等支持体系发展缓慢,制约了产业链组织创新。
  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3.1构建适宜的产业链组织模式
  绿色食品要求从产地、种养、加工、包装、贮运的每一环节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因此,必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管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使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要使产业链中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企业同步协调运行,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风险,构建合理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3.2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
  没有产品规模形不成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优势和竞争力。一要扩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规模。推进种植业优势产业带与标准化基地建设相结合,在做好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快水产品、蔬菜、马铃薯、林果等特色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创建工作,扩大生产规模,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安全原料。二要扩大加工生产规模。引导支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同时鼓励已认证的企业扩大认证数量,提高绿色食品产品的比重,扩大总量,夯实品牌基础。在扩大加工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多出精品。
  3.3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是带动和引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动力,加强产业链终端市场的培育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十分必要。一是抓紧在省外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展销中心。通过这些销售平台和宣传展示窗口,逐步形成具有辐射全国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二是在省内建设一批绿色食品精品专营示范店。统一形象、市场准入、许可销售,进一步探索新路,扩大影响,提升经营层次和水平,为实现连锁经营奠定基础。三是加快绿色食品网络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展示直销、物流配送、内外贸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绿色食品销售体系,拓宽市场,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抓好大型绿色食品展销活动。加大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经贸会展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推介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积极在国内外举办有黑龙江绿色食品特色的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绿色食品的竞争力。
  3.4加强政府支持、干预和调控
  绿色食品产业是贯穿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产业关联度极大的特殊产业,因此,政府对肉牛产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进行适当、科学的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绿色食品产业链组织模式优化和组织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给予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保证性的政策支持,能够保证产业链的协调运作,促进产业链组织模式的不断优化和组织效率的逐渐提高。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税收、金融等政策,积极鼓励围绕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原料基地,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吃不饱”和农副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产业基地聚集。可以制定跨行政区域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的税收分成办法;引导和鼓励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推行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产品和返还加工利润等方式,加强契约联接、服务联接和资产联接。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接模式,形成企业和农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整体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790168; 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12512064。
  参考文献:
  [1]何官燕.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2]吕美晔,王凯.我国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898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