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凡峰 丁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11(2013)03-0087-01
  近年来,“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网络舞台,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旅行,“微时代”已成为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1]。
  有学者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2]。
  一、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系列微博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独特之处。微博开房的局长、郭美美微博炫富、北京故宫被盗……微博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传播速度的即时性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发布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和资源束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中心和信息发布源,如果传播的信息具有爆炸性的轰动效应或较强的趣味性,那么该信息极有可能会迅速在网上“走红”。
  (二)传播主体的年轻化
  由于微博的兴起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密不可分,而互联网的主要消费群体多为80后、90的年轻人,这使得我们微博客户年轻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其中学生和刚入职的白领为主力用户。年轻的用户们个性特征与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十分契合,他们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工具随时随地的传播新鲜事物。
  (三)传播影响力大
  随着传统媒体影响力日渐衰微,微时代背景下,无数小人物以 “微语言”和“微行动”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来,虽然作为个体,力量微小,但诸多个体汇聚而成的力量不可小觑,仅新浪微博便有两亿以上的注册用户,很多新闻媒体的热点也来源于微博的传播和持续发酵,如郭美美事件等。
  毋庸讳言,“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特点深刻的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特点,一方面使青年学生能快速的表达自己思想,紧跟时代潮流;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信息传播快餐化、娱乐化,对信息的不加甄别和筛选使得谣言获得传播的空间。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
  (一)价值观趋于多元化
  由于互联网开放性的特征,使得青年学生可以任意浏览国内外各种论坛、网站,这些网络信息中,有的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趋于吻合,但是也有很多信息,与主流价值观相偏离、甚至截然相反的情况,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不一而足,影响了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挑战。
  (二)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效果不佳
  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主要依托于两课教学,两课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有部分同学认为课堂教育信息量小、形式古板、内容枯燥、讲授方法落伍等,反而不如微博等新兴媒体信息即时性强、内容新奇、趣味性强、信息量大等,这使得很多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作业应付了事,考试及格即可,使得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效果不佳。
  (三)信息来源日趋隐蔽
  “微时代”背景下,海量微博用户,微博用户又散布在不同的门户网站当中,此外还有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新媒体,加之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得信息来源日趋隐蔽,尤其是一些涉及安全稳定的信息无法考证。
  (四)对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理想信息教育的施教者,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具备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能力,做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微媒体在青年学生中的广泛应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接触、虚心学习、乐于应用、融入其中,与青年学生拥有更多的话题,以更好的开展引导和教育工作
  三、面对“微时代”,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大力推进传统教育模式与“微博教育”模式的结合
  传统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微博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坚持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大力开展“微博教育”,使得两种教育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各取所长、互相补充、相辅相成。通过线上的“微博教育”与青年学生坦承交流、了解青年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建立以班级、社团为单位的“官方微博”
  依托各班级和社团建立专属班级、社团的“官方微博”,微博中,既可以发布日常事务的实用信息,如相关专业讲座、文艺汇演派票、就业知识讲座、春游秋游等相关事务等,也可以适时开展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重大节日,如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八周年纪念日、国庆节等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工作,在重大社会事件中,也可以起到正确引导作用。
  (三)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微博课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教育应充分利用微博的即性性、影响力强的特点,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例如,可以开设“微博课堂”,在微博当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来阐释社会热点问题,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危机问题等,也可以利用微博及时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微时代”的到来,在给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阵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因势利导,便能使理想信念教育在“微时代”中更具实效性、时代感,从而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0-4.
  [2]潘昕.略论“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550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