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多系统集成问题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烁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日趋深入,电子病历(EMR)、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外,手术麻醉管理、超声管理、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远程会诊系统等信息系统都要求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向多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此外,医院之间的各种系统、医院系统与疫情上报系统甚至与户籍系统、银行系统等都可以集成,这些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病人信息的快速传输和高度共享,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说系统集成是数字化医院建设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多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一、多系统集成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模式选择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开发和集成方式有多种,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四种:医院自主研发或委托某一厂商定制开发信息系统;单一厂商模式,采用一家厂商的产品以实现信息共享;多厂商共建模式,采用不同公司产品,通过数据表接口或基于消息传递的集成;混合模式下的多厂商系统集成。比较以上四种集成方式,建立在对全院信息系统科学划分基础上,由多家公司提供软件,由一家厂商负责集成与维护工作的混合集成模式最为有效,应该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选模式。
  混合模式下的多厂商系统集成就是将全院信息系统进行有限的划分,技术架构采用“小核心十大外延”的模式,软件系统多公司合作,由一个厂商进行系统的集成和维护服务。
  这里的“小核心”和“大外延”是针对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而言,目的是为了解决多个应用系统的“互通互连”问题,是信息系统的整合方式,并不影响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相反,可以更好地满足医院需求,促进建设目标的快速实现。
  “小核心”和“大外延”共同构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其技术关键在于各系统的开放性。
  “小核心”的定义:在业务处理方面,是由医院关键业务、要求具有很强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功能模块组成的医院信息统一平台。“小核心”的基本属性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此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关键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不能中断。“小核心”的显著特征是,业务逻辑和操作逻辑分离,建立一系列的数据模型和标准接口模型,并能够通过标准接口,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从而使整个应用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小核心”一般而言是医院的基础HIS系统,如财务、药品、后勤、综合管理子系统等。
  所谓“大外延”,是在“小核心”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的标准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将其他业务系统或应用平台,组成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如行政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等等。由于整合的是业务逻辑(即数据),不影响各系统的操作独立性,客观上保证了整个医院信息系统,不但具有业务处理层的一致性,而且具有系统表示层的多样性。
  建立了DOS平台基础的住院收费单机版管理系统。手工与电脑同时运行一年后,因种种原因中途停止。1997年医院投资建成了WINDOWS95平台基础上的门诊收费、住院收费、药库、药房管理网络系统。前期的实践为后来的决策及系统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到2001年由于WINDOWS95平台系统的局限性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最新出现了针对医院的具有三层结构技术的软件,我院领导在“以信息化带动医院现代化”的思想指导下,对医院系统进行了更新。2011年,配合医改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医院领导果断决定开展新一轮以多系统和大规模集成为目标的全面数字化医院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传输与存储系统(PACS)、检验网络信息系统(LIS)和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都纳入了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旖方案。
  二、多系统集成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注意事项。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集医院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其涉及面广、数据流向复杂、实施难度大。所以,医院信息系统的规划很重要,要有敏锐的前瞻性、明确的方向,避免盲目性。规划要以建立第三代医院信息系统为基准,以病人在医院的医疗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数据为中心,要考虑到各类医技数据的传输、各种医学影像资料的传输和存储。在规划中要给各个模块留有扩展的空间,相关的模块间又要有数据交换的接口。在实施上要以HIS系统为先导,运用运筹学的方法使系统在短期内达到规模。
  (二)借助外力,强强联合
  数字化医院建设专业性强、高集成度、高科技含量是其特点,涉及诸多学科和专业,是不能在一朝一夕中完成的,也不是由一家公司能够提供所有的系统的,由医院自己组织人力开发所有的系统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长期的、与多家专业研发公司合作的项目,选择公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先进性和能否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体会是,选择一家在国内在这一开发项目上一流的或成熟的公司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发挥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参与项目研究开发,既节约了投入成本,又缩短了研发周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厂商系统集成必须有一个集成商
  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而全、小而全”的软件开发模式逐渐被“专业、细分”的模式所取代,采用一家集成商负责多厂商系统集成的优势在于:在构建医院的整个信息系统时,针对不同的业务系统,可以从不同开发商中选择最合适的软件;保护医院投资,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投资风险,缩短了系统建设周期;实施风险最低,因为医院不必担心会受制于一家公司;系统集成和维护由一家公司承担,解决了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扯皮问题,降低了其它公司的服务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医院因服务需求带来的额外支出。
  (四)集成商应是主要软件系统的开发商
  多系统集成除了合理划分系统范围,还必须有一个有实力的集成商负责系统集成与建设。这个集成商的身份必须是主要软件系统的开发商。
  因为硬件厂商的优势在于提供稳定适用的硬件平台,硬件厂商在对医院需求的理解上没有软件厂商认识深刻。
  多系统集成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的调动优势资源。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用再去面对每一个厂商,只需要和系统集成商进行沟通协调,剩下的工作由集成商协调各软件的开发商来完成,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项目的实施风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划分、集成商的选择、各厂商项目边界及责任的界定均需要全盘考虑.有关接口开放、数据共享、权限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均要事先达成谅解,以确保多系统集成的成功实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989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