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春芬 沈虹

  摘 要:社会越来越关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问题,当社会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期待和要求逐步清晰、渐成体系,为我们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深入挖掘、全面把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提供了一个良好视野,也对全面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重要参照。本文借鉴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问题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制约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因此,解决辅导员的角色、职能定位,规范职业化标准,加快相关制度的建立,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 队伍建设 职业化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19-02
  高校辅导员队伍自创立以来,已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职业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普及,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应更加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提出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通过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与社会发生联系。一种身份就是社会中的一种地位,角色是与这种地位相应的规范行为。角色是相互性的,角色之间相互期待,由此而形成社会的角色结构;另一种结构单位是各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是围绕一定的功能焦点而组织起来的权利与义务的模式,是制度化了的身份与角色的复合体。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过程就是使辅导员这一团体符合制度的期待,习得专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内化为辅导员团体的规范,呈现出职业行为的历程。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制度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期待和要求,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全面把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同时,通过调研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现状以及影响现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供借鉴。
  1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
  1.1 职业化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职业的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而职业的专业化或专门化,就是职业化。职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从职业生涯的角度,即将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作为终生事业来对待;二是从职业的壁垒和标准的角度,即从事这个行业要有一定标准和要求。
  1.2 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在学术上理解为学科的分类,在实践上理解为专门的职业。专业是职业分化的结果,是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专业化,从专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是一种普通职业经过不断发展,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取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一种职业是否专业,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
  1.3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
  从服务于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核心问题这一终极目的来看,职业化和专业化是辩证统一、互为融合的,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概念来理解。根据以上对“职业化”和“专业化”两个概念,结合社会系统理论,职业化和专业化就是使辅导员队伍具有相应的身份,即具备社会地位;能够很好的定位角色,即符合制度和规范的期待。
  因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应包含以下要素:高校辅导员职业具有稳定性,同时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业人员具有职业认同感;具有健全的职业标准和组织体系,从业人员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高校辅导员职业具有职业伦理和道德规范,从业人员愿意遵循,并且有事业理想和服务理念,愿意将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长期从事甚至终身从事的事业。
  2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现状
  2.1 职业已经具有稳定性
  200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最早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设想。2006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辅导员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理论研究上掀起了一个高潮。至201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大约有3000万人,按教育部规定师生比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我国高校专职辅导员应有约15万人,辅导员已经成为了一个稳定的职业。
  2.2 高校辅导员在整个社会的职业比较中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但同专业教师与行政人员比认同度不高,相对处于弱势
  高校辅导员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在整个社会职业中拥有一定的职业声望。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无法挣脱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专业性不强。相对于专业教师,辅导员职业虽然也具备“教师”身份,辅导员并不是授课教师,学历偏低,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研究生比例较少,博士研究生更是寥寥无几,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更为明显。在高校环境中,学历低、科研能力弱、职称低也是辅导员地位普遍低于高校教师的原因。相对于行政人员,由于辅导员在事务性工作中接受行政上的管理,在学校事务管理中处于最被动,以及最基层的。在高校任何行政部门都可以“指挥”辅导员,导致辅导员在高校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2.3 高校辅导员职业还没有健全的职业标准,准入制度不完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辅导员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在我国还没有健全的职业标准,但在中央的一些文件政策中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能力有了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职责、管理等进行了规定。当然这些规定并不完善,比如选聘标准不合理。辅导员的选聘标准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学历高并不意味着专业化水平高,“相关学历”界定很模糊。另外高校的自主选择权很大,辅导员的来源非常广泛。这就导致无论什么学科背景的人都可以担任辅导员,很多新入职的辅导员无任何做学生工作的专门知识和特长,这无疑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最大障碍。其次,缺少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目前只有对高校教师有职业资格制度,必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却并没有针对辅导员的职业资格制度。高校辅导员入职的宽松氛围,对辅导员入职后的管理、培养、提高是极为不利的。辅导员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其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牢固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学识水平。因此,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应尽快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加快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   2.4 辅导员职业特有职业伦理和道德规范还未建立,工作职责还太宽泛,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目前,辅导员职业没有专属的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仅遵循高校教师岗位来,尽管是互通的,却使得辅导员缺乏职业归属感。
  稳定性是实现其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保障。要使队伍稳定,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身份问题,对高校辅导员这一岗位,一直强调的是“双重身份、双肩挑”,是过渡,可转岗。而高校优秀的管理人才稀缺,辅导员在累积一定工作经验后,如果表现突出,会被选拔成为行政干部。另外,有些高校选拔辅导员的时候就要求是“双肩挑”的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2、3年,再转向专业教师队伍。这就使得辅导员队伍一直以来都需要新鲜的血液来补充,影响了岗位的稳定性,造成职业化专业化的阻断。
  其次是管理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发育期,基本制度还不完善,学生管理的科学体制还不成熟。自建国初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角色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同时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辅导员角色又被不自觉地打上了“全能冠军”的烙印。辅导员职责的泛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有效开展工作以及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没有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无法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培训问题。相对于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专业针对性不强,提高缓慢,各高校基本上还未建立有效的辅导员培训机制。
  这些都影响了辅导员的队伍的稳定性,导致辅导员很难得到的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会发生断裂,很难将这一职业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
  3 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前提―― 明确辅导员定位
  明确定位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其中最重要的是角色定位和职能定位。
  角色定位:明确的角色定位对于辅导员积极履行角色职责、有效防范角色失调、正确进行角色扮演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在文件中规定:辅导员的身份是“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中,“双重身份”更容易使角色混淆,因此对于辅导员应该有一个单独的、更为明确的定位。
  职能定位:新时期思政工作的形势、任务、内容、方法的变化,辅导员的职能也必须相应调整。应该打破传统观念,辅导员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确职业辅导员的四项基本职能: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研究职能。
  3.2 条件―― 规范准入制度
  制定规范的准入制度,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条件。辅导员工作需要驾驭全局,处理好各种复杂事物。因此,必须要严格把关,建立起规范的准入制度。准入制度一般包含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三个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是入职者的学历、专业,职业资格等内容。
  专业:随着学科细化的发展,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学者认为,建立对口的辅导员专业在我国也非常有可行性。在本科阶段,可在各专业现有的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学科互通的通识教育内容;研究生阶段,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现状,在教育学的学科大类下,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中设立高等教育学(学生教育与管理方向),专门培养高校辅导员人才。
  职业资格: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是职业化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要使辅导员工作成为社会认可度高,受人尊重的职业,设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考试认证是必要的。将辅导员资格考试作为进入辅导员职业的“门槛”,并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职业认证分类体系,有利于增强对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扩大辅导员的社会影响力,对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学生思政工作将有积极意义。指定辅导员职业行为标准,让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可以遵循特点的职业道德。高校公平公正地把优秀人才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
  3.3 途径―― 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
  要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完善培训制度便是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高校应实行辅导员培训制度,注重培训的系统性、长期性、实效性、多样性,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如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专题培训相结合;全国、省市和高校三级培训相结合。有不少省市已经建立起辅导员岗前培训培训基地,学员通过规定课时的学习,经考核合格后会办法结业证书。实际上因辅导员骨干培训基地稀缺导致后续无力的状况发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可将骨干培训和专题培训有机结合,加强对辅导员骨干培训的力度。还可以采取考核的形式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有效的认证,客观、有效地评估培训辅导员的学习效果。
  3.4 机制―― 健全辅导员考核、激励制度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辅导员职业化重要的内涵。辅导员工作的繁琐性、晋升渠道的不确定性等决定了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完善激励机制,通过一些有效的操作激发诱导辅导员,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在考核评价辅导员工作业绩时,应单独建立起区别于思政教师工作量的考评体系,制定专门的、定量与定性想结合的,相对客观公正的业绩考核指标。比如,要先从物质上给予不低于专任教师的待遇,从薪水、福利和奖金上进行激励;同样也要重视内在情感的精神激励,给予辅导员尊重,重视优秀辅导员的宣传,增强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外要帮助辅导员创造条件,畅通职称评选的渠道,让辅导员愿意终身从事这份工作,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3.5 目标―― 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创新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专门化队伍产生、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因此,要加强我国高校的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校的进程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机制是块状的,辅导员面对几个班级或某个专业或年级,要解决学生所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对学生的管理加强了,却使辅导员深陷各类事务性工作,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吸纳和借鉴国外现代大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尝试条块结合、专兼结合的管理模式,帮助辅导员从长期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能手。
  参考文献
  [1] (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北京:人文与社会译丛,2003.
  [2] 曹新发,席思佳.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
  [3] 陈军绘.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 王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6] 王克斌,粱金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22-26.
  [7] 王文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73-74.
  ①基金项目:2012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项编号目:R2012B028。
  作者简介:周春芬(1976,1―),男,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校办主任、宣传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
  沈虹(1984―),女,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经营管理系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69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