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断面全岩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综掘工作传统防尘措施的基础上,使用干式除尘风机,使大断面全岩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大幅度下降,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改善了掘进工作面的空气环境。
  [关键词]全岩 干式除尘风机 降尘
  [中图分类号] TU834.6+3[文献码]B[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53-1
  1概述
  煤矿井巷掘进工作面是粉尘产成量大而集中的工作场所。在无防尘措施的条件下,综掘机割煤时掘进工作面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可达1000~2000mg/m3,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以后,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仍然超过规程规定,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阜阳矿业公司采用大断面快速掘进锚喷工艺,作业时产生的岩尘含游离二氧化硅可达25.74%,粉尘分散度为:<2um 占76%、2um~5um占18%、5um~10um占5%、>10 um占1%。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粉尘的产生、扩散和飞扬,降低巷道风流中的粉尘浓度,保证井下作业环境,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2综掘工作面传统防尘措施
  2.1喷雾降尘措施
  高压喷雾系统由高压水泵、水箱、高压管路、喷雾架及高压喷嘴等组成。喷嘴布置在喷雾架上,喷雾架安装在综掘机的截割悬壁上,由高压喷嘴喷出的密集将截割头包围起来,阻止粉尘扩散并强制将其捕获。
  2.2打眼防尘措施
  主要采用湿式打眼。
  2.3放炮防尘措施
  规方法是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冲洗岩帮及放炮喷雾。喷雾已由低压喷雾发展到高压喷雾和风水喷雾,由手动喷雾发展到冲击波自动喷雾和声控自动喷雾、红外线喷雾。
  2.4装岩洒水喷雾防尘措施
  装岩前向岩堆洒水湿润,使用装岩机装岩时实施自动喷雾。
  2.5通风排尘和水幕净化风流措施
  保证巷道风流的清洁,在巷道内安设风流净化喷雾。
  2.6锚喷支护防尘措施
  将混凝土预湿成潮料,采用双环式喷枪和低风压近距离喷射技术。
  2.7个体防尘措施
  采取防尘措施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仍未达到规程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工作人员佩戴个体防尘用具。
  3干式除尘风机的应用
  3.1干式除尘风机的特点及结构
  干式除尘风机不用水或其他液体作润滑剂,仅用重力、惯性力及离心力等沉降作用去除气体中粉尘粒子。
  除尘风机主要由除尘器、链式刮板输送机、料仓、除尘用的风机站组成。
  3.2工作原理
  通过管道或风筒系统将含尘风流吸入并输送到干式除尘器那里,在过滤器内含尘风流首先流经粗颗粒分离器,在这里将粗粒粉尘从含尘风流中分离出来。随后经过初步净化的含尘风流通过风道均匀地分配到紧凑型滤芯上,风流由外到内流动,从而将粉尘挡在紧凑型滤芯的外壁上。净化了的风流(清洁空气)通过清洁风流的风道离开过滤器。卸尘由一台双连式刮板输送机运送存储到透明的集尘袋内。 为了吸入理想的含尘风量以及克服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故在过滤器边上连接一个风机站。风机站是由安装有消音器的轴流式高效风机组成。紧凑型滤芯不能直接置于有水以及喷射混凝土的区域,也就是说不能吸入游离的水,因为水会使滤袋粘结,从而使其功能失效。因此在有可能施加水的情况下,应事先用一种带微细孔表面涂层的滤布盖住过滤器。
  3.3除尘效果
  在大断面全岩综掘工作面对干式除尘风机使用效果进行了跟踪检测,以下为不同时期采用CCGZ-1000型直读式测尘仪对迎头全尘及呼吸性粉尘检测的数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大断面全岩工作面未进行作业时全尘浓度平均为31.26 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为4.2 mg/m3;在采用传统综合防尘技术后,虽然有一定降尘效果,但粉尘浓度依然较大,全尘浓度平均为99.68 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为5.2 mg/m3;使用干式除尘风机后,全尘浓度平均为17.82 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平均为3.36mg/m3。
  干式除尘风机的使用,使得工作面粉尘浓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对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果不明显。
  4结论
  通过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使用干式除尘风机,极大地降低了大断面全岩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粉尘浓度由原来的99.68 mg/m3下降到17.82 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由原来的5.2 mg/m3下降到3.36mg/m3,综合降尘率达到了82.1%,使掘进工作面的空气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员工的职业健康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丁金华,张秋志,王志心. 裴沟矿井下综合防降尘系统优化研究及应用[J].煤炭工程,2012.
  [3]刘新强.煤矿井下粉尘的产生及其分布的探讨[J].煤炭工程,2011.
  [4]黄成玉,张全柱,邓永红.煤矿综合防尘技术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323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