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球化语境中的建筑本土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振阳

  摘 要 关于我国建筑本土化的思考,几乎每一代建筑师都在努力思考和实践,然而,我国本土化创作似乎只能通过对传统符号的套用来实现。面对无法抗拒的全球化,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进行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建筑创作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化 地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传媒方式的发展突飞猛进,各国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在建筑业中呈现出来,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先进技术成果和理念,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思潮的冲击也使得我国建筑本土化创作处于失语状态。
  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使我国的建筑设计既达到国际标准,又能创作出展现多元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建筑,是我国建筑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建筑本土化”的认识
  首先,从文化层面出发。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动力不足,面对经济发达,文化强势的西方,我们只能跟随他们的潮流。我们的劣势不是文化背景不够深厚,而是在于文化的延续性不够强大。尤其是单就建筑文化来说,多年来建筑理论体系缺乏深入思考,推动建筑实践的理论断裂,我们不得不选择走西方道路,或重返传统。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分析。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飞快,迅速膨胀的城市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大跃进”式的建设状态自然容易导致设计过程程式化,缺乏思考深度。实践环节上的草率影响了理论的发展,理论的断裂则无法指导实践,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无论是文化的弱势,还是大规模建设的现状,它们都是客观存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需要主动地独立思考,在不断的积累中产生新思路,加以总结,我们的文化自然会以新的面貌组织起新的认同感。
  当代建筑本土化应立足“此时,此地,此人”。“此时”就是顺应时代,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需求开始,探索本土化的可能性;“此地”是指对场地的分析,分析不应笼统的回归到项目所在地的大背景下,这样去挖掘文脉,很容易空泛,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建筑基地,研究基地的特殊性;“此人”一方面是指使用者,另一方面是指设计者。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去发现使用者旧的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式的联系。以神塑形,营造氛围,重在体验,弱化图像性本土化信息;针对设计者来说,应该强调个体独创性,用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创造独特的建筑。
  “此时,此地,此人”的建筑强调因地制宜所形成的独特性。立足于本土背景下进行现代建筑创作,注重建筑本质的研究,提高建筑品质,长期的研究积累将形成我国现代建筑的本土化知识体系。
  2 本土化建筑创作方向
  2.1场地分析
  安藤忠雄在《空间构成与自然》中讲到 “建筑是人们对大地意义的一种回应,建筑应该被视为是对场地的一种紧密而又灵活的控制”。这段话描述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就是在建筑创作中,要对场地进行深入分析,把建筑自然地寓于基地中,形成与场地的生长关系。对场地的分析是对建筑本质的关注;我们在研究现代建筑本土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通过高品质建筑设计积累先进的建筑理论,这样才能掌握话语权。
  2.2本土化思维与国际化高度
  吴良镛先生在“当代乡土建筑――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的报告,他谈到要立足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同时要注重生活和技术要求的变化,不仅仅把建筑的未来寄托在本土建筑的因袭。结合现代技术表现传统文化的实例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些设计用大屋顶、罗马柱等传统符号结合现代建筑结构实现现代建筑本土化,手法过于图像化。我们需要对本土化的思维背景进行深层次地挖掘,以批判与发展的眼光看待本土化建筑。
  2.3重感受轻形式
  从使用者的体会出发,唤醒他们对传统的记忆。类似的做法在张永和的二分宅、崔恺的德胜尚城中均有体现。这两个作品都没有使用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设计师利用空间的组织,启发人们回想起传统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中国建筑的味道。
  3结语
  现代建筑本土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宏观上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建筑实践经验的总结,建筑理论的完善都是必要条件。建筑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探索,这些积累才会形成中国的本土化之路。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实践的参考,建筑师个体独特性的发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爱德华・丹尼森.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视角与变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 刘晓平.直面现实,回归科学――本土化与国际化思辨中的新建筑方向[J].新建筑,2004(1).
  [6] 刘涤宇.关于建筑本土化的思考[J].室内设计师,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479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