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技工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重点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优势及发展前景是重视其语文教学的前提。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沿着应试教育的路走,必须结合职业培养特点,侧重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索语文课堂模块结构化和能力培养综合化的措施,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发挥语文教学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堂模块结构化;能力培养综合化
  一、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和前景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技工学校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企业培养重实践轻理论,这已然是一种普遍性的人才培养弊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整合了这二者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模式。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尝试,是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师资、实训、设备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企业培养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缩短了企业用人的磨合期,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适应了当前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广大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具备了相关岗位的实践能力。同时这种模式也使学生从学校的围栏中解放出来,深入生产一线,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岗位和就业方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与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致的,因此技工学校这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根本,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学好语文不仅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前提,是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向高层次发展的力量之源,更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实现岗位转移和纵深发展的必备知识,因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视语文教学。
  (一)以培养人文素养为根本
  语文作为传授语言文字的学科,既有工具性的一面,更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培养高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这更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参与。语文教材精选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名家名篇,内容涉及广泛,既有对社会生活画面的描绘,又有感悟人生哲理的追问,也有对世间真善美的赞美与歌颂。这些经过几代编书人精心筛选的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包含了人世间一切的美,既有自然美,也有人性美;既有思想美,也有思辨美。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结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让每一个学习语文的学生能够与古往今来的先贤直接对话,触摸他们高深的文化底蕴和纯美的思想精华,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技工学校开设语文课的根本目标。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绝不是单靠专业技能就能很好的适应社会,还需懂得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价值判断和和审美趣味等人文内容。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素养匮乏,这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特别是向更高级岗位的发展。校企合作重视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巨大作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二)以培养职业素养为重点
  职业素养是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要求,包括专业技能、方法执行力和社会适应力等,一般我们谈到的职业素养更侧重后两者。方法执行力是学生参加工作后者对职业所需方法的掌握和执行水平,是在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对所从事职业的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方法掌握和执行情况的高低是毕业生胜任岗位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完善方法的前提。社会适应力是指学生入职后对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参与能力。由于技工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忽视,导致很多技校学生虽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但当步入岗位后,一时很难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面对现实的问题往往茫然无措。更有一些学生搞不好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工作很难打开局面,自身所拥有的专业才干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都“胎死腹中”。这些正是现在技工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学埋下的隐患。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特别是其重视实践运用能力要求的实施和开展,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切实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科学运用。
  (三)从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
  1.课堂结构模块化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为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企业内真实岗位的实践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量的实践必然会压缩课堂授课时间,对于像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课,在“公共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的呼声中,必然避免不了萎缩的命运。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呢?
  采用课堂结构模块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语文课内容一般包括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内容,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文学模块、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文学模块包括记叙文、抒情文等一些文学色彩浓厚的文体类型,这些模块的学习侧重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授课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利用点滴时间阅读文章,课堂上以学生分享阅读感受为主,教师点评为辅,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有效的实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技能模块主要是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学习,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到企业实践,必要要接触到很多行政公文的写作和相关数据表格的填写,这就必然离不开语文专业技能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实际需要和使用困难的前提下去展开课堂教学,必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拓展模块是应用文体中较高级的内容,如大型报告等,这对于语文知识较差和专业技能较初级的学生来讲,暂时很难驾驭,但可通过阅读一些成功的作品,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它的向往和驾驭它的信心,为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拓展基础。   2.培养能力综合化
  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与普通学校的应试要求是不一样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的最高化,这必然逼迫教师和学生为了高分而走向将重视背诵形成的知识点、将知识学死的歧途。技工教育侧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通过语文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各种信息的归纳和提炼能力,利用语言的工具性特征能快速适应岗位及未来职业拓展的应用能力和在社会交往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这是与应试教育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区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的职业目的更直接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在这一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利用语言本身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利用学生为主体的开放课堂,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语言的组织与词语的斟酌也是学生对信息归纳和提炼的很好的实践训练。教师还可建立学习小组,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方便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交流对文章的感悟和体验,随时随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交流相关说明文和应用文的理解更能锻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能力,这是学生适应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三、坚持语文教学在技工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技工教育中一直存在认为语文教学不重要的思想,甚至一些学校已经出现缩减语文课的现象,这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语文绝不是阅读几篇文章的“消遣”,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它是每个人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的必备,无论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多么高深和尖端,都不能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和训练,更不能有语文课所讲的内容都已过时的想法。不可否认,知识每天都在更新,但它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跳跃,很难想象知识会建空中楼阁,更难想象一个没有最基础语文学习和训练的学生,工作后能突然写出用词准确、行文规范、思想深刻的应用文。因此,决不可放松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的比重,在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更能切身体会语文课的重要性,更应坚持语文课在技工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付 岷.中职课程“课程模块式”改革初探――以中学《语文》实施模块为例.教育教学论坛[J] .2011(3)
  [2] 潘穗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初探.语数外学习(语文学习)[J] .2012(9)
  [3] 李志好.中职语文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科学大众(科学教育)[J].200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38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