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林林

  摘 要:高校虽然培养了大量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学员,但大多数学员只对理论知识具备初步认识,而缺乏工程人员必备的实践能力,对软件研发工作缺乏系统认识,无法实现学员与社会的顺利对接,应用能力的缺失造成就业的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目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弊端,并对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为高校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模式。
  关键词:软件人才;高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77-02
  近年来,世界软件产业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4月,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职位需求有所增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仅2012年3月份,IT行业招聘需求数达134280个。同时IT市场将催生超过1.7万家新公司,每年将产生165万个IT人才就业机会。而5月份的校园招聘会,IT行业招聘需求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如此巨大的软件市场需要大批软件人才来支撑,面对IT行业人才如此紧缺,却出现企业拿高薪招不到好学员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软件产业的用人要求,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企业实际需要。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需要经过长达半年以上的企业再培训,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有些就业困难、就业岗位不理想的学生甚至选择毕业后进入职业培训机构重新学习实用技术,以扩大就业渠道。市场上各类软件就业培训班的红火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本科软件人才培养与我国软件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课程设置陈旧落后
  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特点是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但高校课程设置往往几年不变,学生所学的课程多为几年前所设课程,这些课程不能体现最新技术,学生更无法接触到最新技术,其所学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就造成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技术需求[1]。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校是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高,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方面较为突出。但许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市场需求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授课模式单一,学生虽然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软件开发理论和技术,但由于其实践能力较弱,很多学生虽然学过多种编程语言,却很难写出一个完整的程序[2]。
  (三)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缺乏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从学年制转为学分制,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依然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为主,这从一定层面上模式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只重视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教师所授知识即可,考试打高分、通过即可,一切的学习活动都以自我为主,缺乏与同学之间的协作、互动,更谈不上创新精神。
  (四)教师应用能力不高
  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多以科研为主,教师只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不出教学事故即可。而教师的科研又多偏向于理论,且其自身没有IT企业从事经历,不了解主流软件开发技术,自身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即使教师有心教授学生,其在对学生的软件应用培养上也有心无力。
  (五)软件知识培养不系统
  高校往往在大四之前为学生开设多门课程,且课程设置紧凑,填压式、密集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疲于奔命,学生应付于各种作业、考试之中,根本无暇系统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其对软件开发需要掌握的技术多浮于表面,流于基本的使用,学习不系统,甚至有的学员在毕业后才知道数据库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软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路
  (一)建立校、院实训中心
  学校或学院抽调部分人力、物力设置实训中心,设立专门实验室作为实训中心的工作场地,建立基本的人员架构及管理规范,配备基本的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发环境。由具有软件开发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学生中挑选对软件开发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目标明确的学员组建项目小组,项目小组自选项目组长,其他学生充当项目组成员角色,在真实的实训开发环境中,全程参与项目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部署。在开发过程中,按指导教师的要求,严格执行每日项目例会及日志制度,控制项目总体开发进度,严格按企业文档规范、代码规范要求学生,从而以项目的方式驱动教学。通过校、院立项的方式,由不同的项目小组竞标项目,竞标成功的项目小组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文档撰写、系统上线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为学生的项目实训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如此,学员方能全方位地理解并掌握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并能为学院其他学员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保证学员的广泛参与。老学员传、帮、带新学员,保证在老学员毕业后,项目依然能够实施、项目经验依然能够传承。
  1.校、院要有先期投入,从师资、场地、设备、经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并为学员项目立项建立项目资金。
  2.校、院要给予指导教师充分的信任与宽松的科
  研、授课任务,调整实训中心指导教师的评聘与考核标准,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保证指导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项目指导中去。
  3.为指导教师提供进入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学习、培训的机会,参与企业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和管理,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增强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积极从软件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企业技术主管、项目经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或兼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学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
  (二)构建校企、院企合作平台
  校、院引入高层次软件企业,与校、院同制订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监督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基地。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后,主要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并参与到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中去,从而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选择合作上应多样化,如服务外包软件企业、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等;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后,企业必须真正介入办学环节,而不仅仅是向合作院校提供捐赠和实习机会等;对进入实习基地的学生,学校也必须对其进行监管和指导,而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构建校企、院企合作平台,使学、院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交流等方面建立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通过校企、院企合作,不但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为企业输送合适人才,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3]。   (三)更新授课模式及考核方式
  传统的授课模式为大四之前安排众多课程,包括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等,学生为了获得学分,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课程,而每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是单纯的获得学分,这就造成“什么都吃,什么都没有消化”的后果。建议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如对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应尽最大努力让其学习理论知识,而对大量偏向于应用的学生则应改变其授课模式,集中时间学习软件开发等核心应用课程,使其在固定时间内集中精力熟练掌握一到两门最新、应用最广的软件开发技术。同时,传统工科课程的考核方法为书面考试形式,期末考试结果往往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导致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数未必高;而分数高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反倒比较弱。学校应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考核体系尤为重要,应为选择不同方向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考核方式,偏向于理论的学生侧重于科研论文、科研获奖的考核,偏向于应用的学员侧重于项目架构、软件开发、核心技术掌握的考核,增加考核结果的方向性、专业性[4]。
  (四)对学员进行阶段性考核
  为保证学生在实训中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训学生考核机制,从而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阶段性考核,给学生一种经常性的压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最终的实训任务。
  实用型、复合型软件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障碍,大学教育与现实需求脱节,软件学生去企业实习又遭冷遇,如何才能为软件产业大规模地提供实用的软件人才,已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软件人才实训培养是保证软件相关专业学员与社会、企业接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建设实训中心,构建校企、院企合作平台等方式弥补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弱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空间;与此同时,要锻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只有教师、学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方能为国家软件行业输送大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林.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模式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6).
  [2]成小惠,宗平.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6).
  [3]曾国勋.《模拟公司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8).
  [4]李金田,贺国权.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603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