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研究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术后结石排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明显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成功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结石排净率较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等优势,但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后,部分碎石无法自行排出,导致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应用受到限制[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又一新手段。为探究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我院对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分布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46.7±2.5)岁。对照组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分布为24-73岁,平均年龄为(46.5±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在电视监视系统下进行整个手术。对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取截石位,采用Storza输尿管镜,在40cm左右二氧化氢的浓度为0.9%氯化钠液灌注下直接进镜,从工作通道中将气压弹道碎石金属探针插入,用连续脉冲或单脉冲将结石粉碎至3毫米以下,术后留置双J管导尿[2]。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对输尿管结石进行定位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碎石。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结石排净情况、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1.3疗效判定
   显效:结石完全排出,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B超现实无结石。有效:结石大部分排出,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尿常规基本正常。无效:结石未排出,复查B超结石无改变,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术后结石排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多发结石,以往多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取石及腔内碎石进行治疗。相关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率达50%-90%,具有安全、无创的优势。但是当结石在输尿管内停留过长,发生嵌顿后形成炎性息肉,将结石包裹其中,则不宜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另外,体型肥胖者使采用体外碎石机定位结石比较困难;年轻女性及下段结石患者也不宜采用该术式。本组研究中,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术后结石排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比,治疗输尿管结石成功率、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结石排净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征,刘锋,谢军,等.急诊输尿管镜碎石术与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评价[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02):164-167
  [2]胡孝杰.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02):242-244.
  [3]李正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08):109-110.
  [4]沈进,王妍,姜心,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2,02(4):63-65.
  [5]韦仁匾.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J].微创医学,2011,6(5):429-4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495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