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我国煤层气的应用前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益行

  [摘 要]我国是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国家,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瓦斯问题是个难题,但是我们在开采煤炭之前把瓦斯抽出来加以利用,既解决了瓦斯问题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煤气层 应用 前景
  中图分类号:TD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82-01
  0 前言
  随着世界原油不断减少,世界常规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国际上逐渐把发展非常规能源作为新世纪能源发展的主要议题。煤层气的开发具有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1]世界上很多国家逐渐开始重视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试验,并积极发展发达国家的地面钻井开采技术,在煤层气资源的勘探、钻井、采气和地面集气处理等技术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埋深在2000米以内的煤层中含煤层气资源量达30万亿-35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煤层气开发前景非常可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规模普遍偏小,所以合理加强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对我国的资源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1 煤层气的成因
  天然气的成因各式各样,Macd Donald(1983)研究了天然气的形成模式,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有六种:(1)沉积岩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2)沉积岩有机质的热降解;(3)原油的热裂解;(4)煤的变质作用;(5)岩浆岩的高温反应;(6)地幔原生甲烷的释放。煤层气是属于第(4)种模式,是在煤的变质作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煤在变质作用中产生的甲烷分子被吸附在煤体的表面。吸附甲烷量的多少决定于压力、温度和煤质。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甲烷分子主要以单分子层状态吸附于煤体的细微孔隙表面,并和微孔隙中的游离甲烷分子处于不断交换的动平衡状态。由此可知,游离甲烷的多少,取决于煤的孔隙度、温度和压力。当遇到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若继续沉降使煤热演化继续进行,煤层含气量增加;或地壳抬升,使煤的热演化终止,甲烷不再产出;当煤层抬升接近地表遭受风化时,所有气体将散失干净。
  2 煤层气田的分类
  纵观国外已有煤层气开发的生产实践和我国国内开发试验的经验教训,可以认为不同成因的煤层气田的开发,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分类划分得当对指导煤层气地面开发选区和开发方式、方法的运用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参考煤田地质学理论中煤变质类型的分类,结合煤层气的生成、赋存等条件,将煤层气田初步划分为三类二个亚类。
  (1)深成成因的煤层气田。
  (2)岩浆热成因的煤层气田,可分为:
  ①区域热力作用形成的煤层气田。
  ②岩体接触作用形成的煤层气田。
  (3)挤压成因的煤层气田。
  3 国内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现状
  当前,国际能源局势趋紧,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1999年煤炭约占68%,石油占23%,天然气仅占2.6%,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4%)。为了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急需实施以优质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煤层气有望成为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新能源资源。目前全国瓦斯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为9万千瓦,而规划或正在实施的瓦斯发电项目装机容量接近15万千瓦。其中,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在建的煤层气电厂计划装机达12万千瓦,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煤层气发电厂。
  4 我国煤层气区划方案
  根据实际资料和工作程度,按煤层气大区、含气区、含气带、气田这四个级别进行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区划。
  5 开采煤层气的技术方法
  5.1 生产布局
  煤层气开发的生产布局与常规油气有较大差异。当煤层气开发选区确定以后,在钻井之前,就应进行地面设施的系统设计与布局。在确定井径、地面设施与井筒的位置关系时,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储层特征、地形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个煤层气采区包括生产井、气体集输管路、气水分离器、气体压缩器、气体脱水器、流体监测系统、水处理设施、公路、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只有各部分密切配合,才会使得煤层气生产顺利进行。
  5.2 井筒结构
  煤层气开发的成功始自井底,一般井筒应钻至最低产层之下,以产生一个口袋,使得产生气体在排出地面之前,在此口袋内汇集。煤层气生产井的结构是将油管置于套管之内,这种构型是由常规油气生产井演化而来的。这种设计还可使气、水在井筒中初步分离,从而减少地面气、水分离器的数量,并可降低井筒内流体的上返压力;一般情况下,产出水通过内径为10 mm或20mm的油管泵送至地面,气体则自油管与套管的环形间隙产出。除排水产气外,井简的设计还应尽量降低固体物质(如煤屑、细砂等)的排出量。井底口袋可用上收集固体碎屑,使其进入水泵,使地面设备的数量降至最低。在泵的入口处,可安装滤网,减少进入生产系统中的碎屑物质。另外,在操作过程中,缓慢改变井口压力,也有利于套管与油管环形间隙的清洁,降低碎肩物质的迁移。
  5.3 气水地面集输与处理
  5.3.1 地面气水分离
  在煤层气生产井中,将油管置于套管之内的设计可实现气、水的初步分离,但在泵送至地表后,还需经地面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分离的气和水分别进入集气管线和水处理系统,同时还应除去流体中固体颗粒物(煤粉、细沙等)。
  5.3.2 集输系统
  集输系统的作用有二:一是利用最经济的方式将气体从井门输送至中央压缩站;二是从环保与经济效益的角度,妥善处理排出水。在铺设管线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和地面没施,输气管道不宜铺设在低洼处,而输水管尽量不要架设在高处。但如果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应安浆气压缓解阀,以免水回流至井口。
  5.4 气体处理与压缩
  进入销售管线的煤层气,一方面应符合管道气的成分标准,另一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压力。因此,经气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需经进一步处理和压缩。
  6 开采煤层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1 煤层气开采中水的处理
  水是煤层气生产的副产品,其净化和处理费用在日常操作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合理设计水处理系统,是决定煤层气开发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的处理方法和费用上要取决于排水量和水质特征,在设计水处理系统时.应首先根据临近生产井的排水情况或煤层渗透中及水文资料估算煤层的产水量,还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排水量的变化。
  6.1.1 产出水杂质分类
  煤层产出水是一种含有溶解盐、溶解气体、非水液体和固体颗粒等杂质的多相体系。其中杂质可分为五类:(1)固体颗粒;(2)胶体;(3)分散油和浮油;(4)浮化油;(5)溶解物质。
  6.1.2 水处理方式
  在美国煤层气生产中,最常用的产出水处理方式是排入地表水系和注入深井,其它方法包括土地灌溉、蒸发、水力压裂时重新利用等,反渗透方法正处于试验阶段。
  7 总结
  我国煤储层的发育状况、煤层的含气特征、煤层的渗透性等,在地域上的分布是很不均衡的。煤层气分布的不均衡性,加上区域经济因素,就造成了当前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在地域上的不平衡发展。因此,研究和总结我国煤层气在区域分布方面的规律性,合理进行煤层气资源分布区划,对于从宏观上阐明资源分布特征,分析煤层气勘探开发态势,指导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宫诚.国外煤层气发展现状[J].中国煤炭, 2005,(03).
  [2] 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等.中国煤层气地质[J].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 张新民,庄军,张遂安等.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陈荣书,袁炳存等.天然气地质学[J].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497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