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谈翻译的美学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尹晓洁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翻译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研究者从一开始注重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科学性问题,到如今逐渐用描述性方法来研究翻译理论,同时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翻译美学的理论就是从描述性翻译研究开始建立的。美国翻译学家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2001年所撰写的《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中以文化转向为背景,尝试研究翻译美学理论。美学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而翻译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翻译离不开美学理论研究。
  1.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
  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刘宓庆所著的《翻译美学导论》一书在国内的翻译界构建起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他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争入手,探讨了两个系统的内部构建。翻译的科学性是指双语转换的基本统一,提出翻译思维的双重科学性:“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他认为,不仅翻译戏剧、诗歌是艺术,翻译法律文书、科技资料、宗教典籍也应该是艺术,因为翻译离不开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调整、行文的修饰等艺术加工。书中还介绍了译学的美学渊源,从中西美学对译学不同影响的对比之中透析美学与译学的关系:“很明显,在当时与译事关系最密切的先哲之言莫过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氏此言,符合他对‘美’的基本态度,实质上是重信、重实,否定了不信、不实的虚饰之美。”
  刘宓庆还在书中指出,信达雅的美学命题、神似与形似的美学命题对翻译的影响自古有之,发展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钱钟书曾经提出“化”的美学标准。这也是中国美学与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结果。刘宓庆强调了翻译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运用美学心理学的原理,把审美心理结构概括为四个层次:感知、想象、理解和再现。强调了“想象”对译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对意义的校正和完善、对文艺作品形象性、意境和意象把握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审美再现的理解、转化和加工的一般规律。他特别提出了文学翻译审美的三个特征:一是翻译审美必须让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即畅与物游;二是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即视野融合;三是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即感同身受。文学翻译审美特征把握好了,对于文学翻译实践就能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2.构建翻译的美学价值
  翻译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它有美的因素和美的追求,翻译的背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翻译过程中的美学活动是与翻译活动相始相终的。但是,翻译创作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美的创作或艺术的创作,翻译应该在忠实通顺的标准之外,实现美学价值的体现。
  (1)美学的研究范围。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以艺术为主,探讨人类对于现实世界里各种具体及抽象事物的审美关系,从而产生各种美学体验、美学意识和一系列思想体系。无论是直觉、理解还是想象、情感,这些基本美感心理,同样地构成了翻译美学的基本美感心理。在翻译审美中,只有通过对这些基本美感心理的综合把握,才能使译作更具美感因素,也符合大众读者的审美心理与情趣,译作才更具有美学价值。对于译者来说,好的翻译就是把原文中的优点和特点全部都体现到译文中,使译作读者能像原作读者一样能清晰理解并产生强烈共鸣。
  (2)译本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体现美学的价值不只是要求译者在译本中给读者美的感觉,还应该要求译本能够达到原文中文化背景的真实再现。译者不能为了简单地追求审美标准而忽略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化差异,译者必须在准确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之后,再把美学的原则体现出来。只有深刻理解并把握了文本内在的美感和文化内涵,才能有效而客观地把文本的内在价值与美的信息真实地传递出去。
  (3)译本的人文环境。翻译工作者不但要把译文的内容、背景、美感因素完整地表现出来,还要充分考虑到译文的环境和自己所处的文化价值、道德价值、审美标准等方面。否则,即使文本的内容和思想得到了真正地再现,也很难被广大的译文读者所接受。译本如果仅仅做到准确完整地传递文本的信息是不够的,译者还要考虑到译本的人文环境,包括特定群体对事物认知的态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译者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些人文环境,才能将译本的精神和灵魂体现出来。
  3.结语
  作为语言之间转换的工具,翻译不仅需要实现字对字的等效,还要实现文化上的等效和审美价值上的等效。译者在追求翻译标准的时候,既要兼顾忠实和通顺,又要做到符合读者的审美标准,这样的译本才能体现翻译的真正价值。但是翻译标准与美学原则的关系并非等同,翻译活动需要美学原则作为指导,而美学原则也必须尽可能地体现在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钱冠连.美学语言学[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859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