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四川民居的设计形式与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浩然 曹阳

  【摘 要】本文介绍四川省的几种民居形式,有成都平原地域的院落式民居,山区少数民族的吊脚楼,以及川西高原上羌族的石砌民居。阐释四川地区不同建筑形式的传统民居在文化、环境、审美上的不同选择。思考影响民居建筑达到形式上的平衡点的多种因素。
  【关键词】四川民居 形式与选择 同化 调节 平衡
  四川省地域辽阔,在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中生活着55个民族。这样的环境促使巴蜀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以及包容性。民居又是地方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当地居民在悠久的历史变迁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在地理气候、材料、建造技术的限制下结合本民族文化不断的进行选择,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长期发展,民居成为当地居民最能接受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形式每一次的变动,都会是“同化―调节―平衡”过程中不同选择的结果,最终在环境与内心的选择中形成了一种平衡。
  四川民居的多样性正是由于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多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造形式在不同文化融合下与自身的传统的建筑习俗结合,各自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通过了解传统民居形式中功能与审美的不断选择过程,对于思考现在世界大同的建筑模式之后的发展是一种助力。
  1 院落式民居发展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拥有着多样而独特的地理环境。海拔差异较大的东西两部形成了不同气候条件,东部盆地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等特点。原始的居民在外界环境的限制下,通过对自然环境形式的仿拟,从功能角度的建筑意向出发,排除其他的建筑形式选择了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也被认为是四川民居的雏形。
  历史上四川地区经过了几次较大的移民潮,先是秦朝的移民带来原北方中原的工匠技艺和建筑习俗,文化的碰撞促使其与巴蜀地区原有的干栏式建筑将结合。汉代时期这里的四合院式建筑逐渐成熟。明清时期的移民多来自南方,这是对于四川传统建筑形式又一次冲击。人们在这种新旧形式的选择上继续寻找平衡点。最终,民居中吸收了南方建筑中的敞厅、风火墙、漏窗以及回廊形式,在建筑结构上,南方多用的穿斗式代替了北方的抬梁式成为了主流建筑形式。
  2 现今院落式民居
  四川传统民居善于利用地形,遵循原有的地形地貌,注重环境的和谐,一直遵循了依山临水的原则。建筑形式以环境为依托,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注重建筑的灵活性与简便性。这种思想是四川居民原有的山水情节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精神相融合,体现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人们接受了四川多山地、丘陵、河流的地理环境对民居形式影响。根据地形条件,居民在宅形上巧思勤作选择了灵活布局,顺坡造房,因地制宜,不拘定数,只求适宜。常根据地形采取分层筑台,层层排列,形成后高前低的院落形式。
  民居的形式选择同样要适应来自气候环境的影响,四川东部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环境,使得居民形式选择上必须注重通过空间处理来营造建筑微气候,以适应温暖、潮湿、多雨的环境特点。在建筑形式上,形成了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的特点。四川民居建筑的屋顶较于北方建筑的屋顶要轻薄很多,室内不设天花板,增加室内高度,容易形成热压。屋顶上的青瓦在摆放时会留出有助于室内上层空气与外界进行交换的缝隙。也是因为冬天这里不寒冷的原因,夏季时节透气性好,容易排热。同时在筑房时有意增加房屋屋顶的面积,围合式的空间布局,可以增加建筑顶部受热面积,以及选择颜色较深的青瓦作为铺设材料,可以很好的来吸收热量。大出檐是四川民居形式上的特点,可以防止建筑南面阳光直接射入屋内,以及由于多雨,出挑大的屋檐将雨水引入排水渠中,以防止墙体浸水。这样的屋檐给人以通透空灵、轻盈灵巧质感。
  天井也是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四川民居的天井较小与北方天井,又略大于南方天井。在围合式的庭院建筑中,天井是一个良好的遮阴、纳凉、采光的空间,属于室内外空气交流的重要空间。与敞厅、过厅形成穿堂风式的通风系统,有效的实现南方建筑中重视的室内外的空气对流、循环的要求。
  在四川民居中常见的白色墙体是居民就地选材制造出特殊的墙体――竹编夹泥墙。其拥有良好的透气性,并且能够吸收潮气,被称“作可呼吸的墙”。白色的墙体与深色屋顶和涂有桐油的木结构形成黑、白、灰朴素典雅之感,很好的融入周边环境。在空间布局上,为抵挡冬季西北寒风,柴房、厨房等常设在迎风方向以创造气流缓冲空间,保证室内空间的温度。空间布局上的设计是居民在面对外界条件的刺激,以及不同建筑文化融合后,对于建筑形式的一次次的选择、排除与调整,所达到的一个平衡模式。
  3 吊脚楼
  在四川山地地区,多雨、潮湿、平地少的环境特点,其民居形式的选择相对于平原地区受到了更多的限制。这里的居民们遵循着依山临水融入自然的传统建筑思想,以及各民族不同的建筑文化选择其住宅形式。如土家族的民居建筑讲究龙脉不宜破土动工,崇尚人神共处。依据地形地貌,巧妙的利用地形,就地选材,为自己营造出适宜的生活居住空间。
  吊脚楼便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主要适应于亚热带潮湿的山地环境。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又有不同。干栏式建筑的地板是完全架空的,而吊脚楼多建在山地之上,为了在较少的平地之上建筑足够的生活平台。他们选择了将建筑一部分建在实地山坡之上,另一部分则向外延伸,以获得足够生活空间,下部有立柱支撑,所以吊脚楼也被称作半干栏式建筑。其整体形成临空之势,给人以险中取胜之感,让人不禁感叹这种形式的选择是多么应地、应景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架空层有其独特功能性上的选择,不设墙壁,有助于加强通风干燥的效果,并且很好的躲避山林里的蛇虫猛兽,如临地不高,可做储藏饲养之用。上层居室分为客堂与卧室,房屋四周延伸出走廊以增加活动空间。在材料的选择上,选用纹理通直、容易加工、防腐耐磨的杉木作为主材料并以榫卯结构构成,较适应于当地气候。   4 石砌民居
  在四川西部地区的藏、羌、彝等少数民族有许多的石砌民居,这里主要说下羌族石砌民居。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川内羌族主要居住在西北岷江上游的高山河谷地带。由于历史上羌族经历过战乱侵袭,其文化注重居安思危,看中建筑的防御性。所以传统羌寨主要选择建在山坡上,利用地形创造易守难攻优势。
  正是这样的文化意识,碉楼形式民居建筑应运而生。碉楼高度一般在10m-30m,呈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式,以满足不同方向的防御。以石砌成的墙体与外部地面形成坡度,且墙面布设有很多射击口,并可做远眺预警。主要居住的石砌民居通常为三四层,一层为牲畜圈,亦加强建筑通风效果,二层为生活空间,高层作为储物空间,并多设平台开敞空间,以符合羌族崇尚吸纳自然灵气的思想。
  为了适应日照强、高海拔和昼夜的较大温差,居民选择了当地岩石石片和黑土做为建筑材料,这两种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固化为一个整体,使建筑更加牢固。屋顶的石片具有白天吸收热量,夜晚释放热量的功效,以调节温度。在室内空间中注重保温功效,巧妙的空间布置形成隔层空间,建筑中部的主要活动空间设有火塘,是多神崇拜中以一个表现,也为室内提供了热源。与外墙之间各有卧室或前堂过渡空间,保护了热量外泄流失。
  在上坡上一座座粗扩的石砌屋,高低错落的排列,高高屹立的碉楼,令人有一种朴实、厚重、雄伟之感。无论是住宅区域与碉楼结合在一起,还是住宅与碉楼相毗邻,这样的建筑形式都是羌族人对生存环境的刺激之下所作出的适应性选择,并赋予建筑独特的民族性审美意味。
  5 四川民居形式与选择的启示
  四川省拥有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信仰文化,同时也感悟到了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在宗教、习俗、技艺、文化内在的影响,以及地形、气候、社会关系这样的外在刺激中摸索寻找适合本民族自身的生活方式。建筑做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场所,它是一个民族文化、技术、审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梁思成先生也曾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
  四川地区多种建筑形式有着地域的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审美以及技艺的差异性。但不难发现,这些建筑的统一性,就是崇尚自然,融入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这便是文化相融的契机下,这片土地孕育出共有的思想特征。各民族在面对外界环境所提供生活空间条件时,结合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内涵对这些条件进行选择与运用,使其建筑形式在最初的功能雏形上不停调整。这便是皮亚杰先生的“格局―同化―调节―平衡”模式。这种平衡便是当下最适宜的居住形式,也是外界条件与内在选择的平衡。
  反观现代建筑,是本土文化与世界新型建筑潮流的一次融合,面临着重新选择。新建筑技术与材料,使得建筑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生活也到得了改善,但是出现了许多并不适合当地气候与传统文化的房屋。大一统的建筑形式有一种强制的审美适应感,似乎忽视了传统建筑中对文化、环境、审美的选择性。那么在大一统的世界性建筑模式过去后又该如何发展,民族文化赋予民居建筑的哪些形式是否应该更好的呈现出来,希望通过传统建筑的研究与思考能成为一种助力。
  参考文献
  [1]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朝霞.《四川盆地传统民居地域特质与形成》.重庆建筑,2004年S1期.
  [3]雍朝勉.《四川民居美学思想初探》.规划师,1994年0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017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