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志艳

  摘要:鉴于我国体育舞蹈虽说发展挺快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相比较外国体育舞蹈的水平还是相差甚远,缺乏艺术表现力是一大短板,笔者以艺术表现力为切入点,试图剖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进而来探究其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在高校体育舞蹈中的艺术表现力,以期优化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水平,推动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教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B)-00
  高校体育课自实行体育舞蹈选项课之后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随着体育舞蹈竞赛项目的开展,教师对体育舞蹈课程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体育舞蹈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其灵魂是美感和对艺术的表现力。体育舞蹈所表现出的艺术感主要体现在优美准确的肢体动作和与音乐的完美的配合,体育舞蹈虽是一项将强健身体和身心,以及健美集于一身的一项体育运动,但是要求学习的学生有着饱满的热情和充满激情的态度。此文从培养艺术表现力的角度对体育舞蹈中的形体和乐感的练习以及训练的价值和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目的是为了对体育舞蹈的练习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在舞蹈方面的艺术表现力,让其更有艺术上的观赏性,从而使体育舞蹈这一课程更具有活力,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终身的体育价值观。
  1 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及相关概念
  结合相关文献将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概念定义为:体育舞蹈表现力是体育舞蹈者学习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借助自身对于体育舞蹈音乐的理解,利用肢体语言和动作技巧或者表情将其进行表达,使观众能够得到更好的观看体验的一种能力。通过体育舞蹈运动员所展现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帮助我们对其心理状态和舞蹈运动的水平进行评判。此外,站在心理学和肢体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的话,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主要是将个体的内在情感和外部动作进行展示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利用自身的外部条件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能力,通过此能力的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去了解舞蹈运动员的心理和情感的状态,以及舞蹈运动员对于美的感悟能等。
  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重要性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和舞蹈进行结合的运动项目,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在将体育舞蹈运动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对音乐的节奏、舞蹈的动作和服装等因素进行良好的运用,用身体进行配合将精、气、神更好的予以展示。体育舞蹈中对于动作展现的先决条件是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力决定着体育舞蹈的灵魂魅力。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从培养形体、音乐识别、动作融合和编排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在体育舞蹈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单纯靠记忆动作套路来学习舞蹈,还必须培养自己形神兼并的艺术特性,并融入到音乐的节奏中,从而将动作的艺术特性进行更好的展现。培养艺术表现力不仅是对体育舞蹈课程进行考核的重要因素,更是体育舞蹈学习者在参加竞赛、表演或交流时的内在实力的展现。学生的身体动作、协调性、面部表情和专项技巧等都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气质,完美的将舞者的肢体和音乐进行配合,从而获得观众最大程度的肯定。
  3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3.1 加强学生体育舞蹈乐感的训练
  体育舞蹈的灵魂就是音乐,没有音乐的参与体育舞蹈就会黯然失色,并且无法将其艺术的内涵和思想进行有效的表达。体育舞蹈和音乐进行完美融合的关键要素是体育舞蹈的结构,体育舞蹈结构可以以独特的方式和动作将体育舞蹈和音乐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进行体育舞蹈的创编过程中,编排者可以通过对人体运动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对素材进行一定的积累,然后再利用独特的方式和手法创编出科学合理的成套体育舞蹈动作。
  3.2 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过应该有针对性的结合体育舞蹈项目自身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并且根据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性格以及气质特点来展开训练。
  (1)高标准训练法
  在日常的训练中,对每一个选手都要始终保持高标准、高要求的态度,尽可能让大家都努力地去提高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质量,并且将舞蹈动作的套路熟记于心,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大家的自信心。
  (2)模拟比赛法
  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开展一些模拟竞赛活动,营造出一个类似于比赛的环境,以此来帮助选手在模拟竞赛中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舞蹈技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舞蹈水平,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更好的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积极的竞争意识。尤其是选手在比赛前夕进行大量的模拟竞赛,可以让他们充分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
  (3)其他训练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放松肌肉法、呼吸调整法、表象训练法和自我暗示法。例如,有些选手在比赛的前夕如果容易出现过度紧张的情绪,我们就可以利用放松肌肉法、呼吸调整法以及自我暗示法来帮助他们缓解比赛前的紧张感,还可以利用表象训练法在脑海中对动作套路进行回想和练习。
  3.3 舞伴配合的培养策略
  (1) 培养扎实的舞蹈基础
  在舞蹈的过程中舞伴之间要想进行默契的配合,双方必须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且还要非常熟悉舞蹈的基本动作技术才行,例如在进行倾斜以及摆荡等动作时,如果有任何一个舞者无法熟练的进行舞蹈,那双方之间就无法进行完美的配合,更无法将优美的舞蹈予以展现。
  (2) 反复训练、逐渐磨合
  由于体育舞蹈在进行双人配合的时候舞蹈的动作会更加的复杂,难度系数也会随之增强,所以舞伴双方在进行新舞蹈的编排训练时要进行多次、反复的练习,不断进行磨合,加强彼此间的默契程度。舞蹈套路动作在编排时应该强调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加强舞伴间的协调性。舞伴双方之间要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起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双方之间可以共同进步。   3.4 提高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专项艺术素养培养策略
  (1)音乐节奏培养方法
  体育舞蹈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利用音乐的节奏,以此有效的将人体的线条美予以展现,从而让舞蹈的表现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怎样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舞蹈来将音乐进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具备较强韵律的拉丁舞,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类似于two、three、cha、cha、one这种口令匀整的喊出来,让学生跟着节拍来进行动作的练习,对于初学的舞者来说这个可能会非常累,但是如果我们将therr这个节拍适当的进行延长和挤压就可以让练习者提前对cha、cha这两个节拍的爆发做好准备。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练习喊口令,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将音乐的节奏和口令很好的进行掌握。
  (2) 音乐风格培养方法
  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下的体育舞蹈所演绎出的舞蹈风格都是各具特色的,怎样让学生理解音乐的精髓,更好的把握体育舞蹈,这是舞蹈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加强和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使用优美的舞蹈来演绎音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舞蹈演绎音乐情感
  体育舞蹈教师可以将不同风格的音乐有效的进行组合制作,例如将宛转悠扬、激情四射亦或悲伤压抑等风格的音乐编辑到同一首曲目中去,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然后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乐,让学生利用舞蹈的方式来将自己对于音乐的情感进行表达,在几个小组跳完之后再进行点评,这样可以帮助各个小组更好的提高舞蹈的技巧。
  ②情绪表达音乐内涵
  可以对学生的面部肌肉进行一定的训练,以此来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面部肌肉来将音乐中所蕴含的例如激情狂野、浪漫缠绵、高潮低谷等变化更好的表达出来。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曲目让学生平躺在地板上,进行全身放松,好好体会平静的状态,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使用不同的身体姿态以及面部表情来将其进行演绎。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课堂教学快结束时进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还可以培养他们怎样在音乐中将情绪予以表达。
  (3)舞蹈基本功培养方法
  ①芭蕾舞基础练习
  通过芭蕾舞蹈的学习不仅可以让我们拥有修长的身体,还可以培养我们高雅的气质。一般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手位、擦地、下蹲、大踢腿、小踢腿等,进行这些练习除了可以训练学生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之外,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控制他们的体重。
  ②爵士舞基础练习
  爵士舞是一项最近兴起的、十分受欢迎的舞蹈,它主要融合了现代舞、古典芭蕾舞以及拉丁美洲舞蹈的一些主要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一边播放爵士舞蹈的音乐,一边让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爵士舞最大程度的进行展示,利用身体的姿态将音乐所体现的愉悦感予以充分的展现。
  4 结语
  艺术表现力是展现体育舞蹈动作的首要条件,同时艺术表现力对体育舞蹈的灵魂魅力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和大脑的运动技能与信息的储备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形成艺术表现力的外在因素:教学训练和音乐节奏与动作的内在效应,动作的艺术展现和肢体语言的表现等。
  参考文献
  [1] 司丽艳.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2):99-101.
  [2] 陈辉.红河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平衡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14-115,117.
  [3] 刘宾.影响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8):140.
  [4] 朱晓红,刘生贵.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0):111,113.
  [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N].中国体育报,2004-05-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702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