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中国机器人发展走向的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尚扬

  我是做焊接的,焊接和机器人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工业机器人这个大家庭中,焊接机器人占40%,可以说是工业机器人家庭中的大户。我可以说是机器人产业的一个局外人,那么,希望从一个局外人、一个用户的角度来跟大家一起讨论我们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应该怎样发展,突破口在哪里?
  记得在两年前,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会长曾经问我,他说你认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哪个地区能比较快发展起来?我当时说在广州或者广东。因为我觉得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实力非常雄厚,这里有机器人发展的很好的土壤,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从产业角度上来说,广州、广东有可能比较快地发展起来,这也许是我对广东、广州和珠三角地区的一个期望。
  是商机 更是责任
  从机器人的发展来看,我们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当时国家投入了很多钱,也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这个阶段奠定了我们国家工业机器人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科研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给我们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这个阶段也有缺陷,就是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没能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业,没能形成有一定批量产量的机器人产业。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观原因是我们过分重视科研,不重视产业化或者说科研跟产业化完全脱节。可能说的不太公平。实际上据我了解,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也曾经希望把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曾经选择了一些企业,想作为承接科研成果的单位,成为我们国家第一批的机器人产业。但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对象,并不一定适合发展机器人,所以最后没有取得成功。从客观原因上来说,机器人市场当时的需求并不旺盛,还有我们当时的零部件产业也还不够雄厚,不能满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
  企业都希望能够用机器人来取代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外国机器人企业对中国市场不感兴趣。可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情况就改变了,外国的机器人大量进入中国,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布局,他们的营销网络遍布中国,我国机器人中95%来自国外,现在可能是85%。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业,要能够站立起来,会比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要难得多。这是时代给我们机器人产业的一个历史的责任。所以当前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把它看成是一个重大的商机,还是一个重大的责任,是商机重于责任,还是责任重于商机,不同的思路,可能有不同的道路,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
  主机不能过多介入集成
  我们下一步应该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作为当前的突破口。作为一个用户,我很希望了解机器人的现状。去年,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厂家第一次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焊接展览会,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跟外国的机器人同台展出,这是一个里程碑。今年的北京焊接展览会,有很多厂家参加,那么,我们现在发展的知识产权厂家,跟国外当前最先进的机器人相比,在机器人的精度、可靠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用中国的零部件,精度比较差一些,如果用外国的进口零部件,精度还可以高一些,但是即使高一些,跟外国的先进机器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我国的机器人在精度、可靠性、寿命这些最基本的功能、性能上,跟国外还有差距,怎样解决这个差距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机器人的生命线问题。作为一个用户,首先要考虑的是机器人的寿命、精度、可靠性,如果基础问题不解决的话,这个机器人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机器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相互应该攻关的一个问题。我认为零部件跟主机厂商需要分两拨,使他们也有责任感,也有任务,也知道怎么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现在有很多主机厂商说可以买外国的零部件来装,我觉得过度依靠进口解决问题将会对长远的发展形成障碍,我们必须要把我们的零部件产业做好,希望我们科研跟零部件、主机、机器人的性能配合,为后续的发展打造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后面要发展多功能的机器人,自动化的机器人。
  谈到机器人主机,它只是一个工具、一 种手段,绝不是目的。因为机器人必须为完成某种任务而服务。如何把它用好,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系统来说,不能把机器人以外的另外一块排除在外,就像我们不能把零部件排除在外,也不能把机器人的后续的一些问题排除在外。后面的问题也就是机器人跟用户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集成商,集成商把机器人介绍到用户的中间环节,也可以说是一个服务环节,这个服务环节是在主机厂先服务行业,还是把这个集成商跟主机厂分开,这又是一个发展模式的问题,到底是主机厂跟集成商一起发展好,还是分开发展好,这是两个不同的模式。我过去把它分成德国模式、日本模式,走哪个模式更好?我认为应该分开,主机厂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到集成商中,因为当前主机厂的发展还正处在爬坡阶段,如果分散他的精力去做集成的话,可能会影响主机的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走先分的道路。
  广东省广州市在集成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有很好的基础。在广州市,我们已经能够为汽车厂开发出100多米长、由100多个机器人焊接的生产线,这是一个很高档的集成工作,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用好机器人也不简单
  再一个问题就是用户,最终用户能不能用好机器人,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复杂的机器人、高档的机器人要把它用好,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关键的环节就是事先培训,培训领导、厂长、总司、车间主任等,因为机器人进到车间以后,它可能会改变你的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细化模式,甚至要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使机器人能在这个企业生存,我认为要建立一个能用好机器人的环境,我把它归为用好机器人的文化,它包括理念、制度,和一些技能培训,所以只有我们把这个系统从主机、中间环节到背后应用,整个环节都做好,我们的机器人才有可能顺利并大量地发展。
  我曾考察过德国的激光技术,他们的科研跟主机厂,主机厂跟配套厂,主机厂跟中间的环节,以及最后的示范工厂,整个系统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组织,所以德国不但激光技术发展很快,它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我们国家要真正把一个新的产业推到企业里去,需要有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需要把中间环节、培训环节和示范环节加起来,才能让它健康发展下去。
  所以,希望通过这个会议,我们国家的工业机器人能够迅速地发展起来,既对广东省、广州市的机器人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能够成为我国机器人的引领者,成为更多企业顺利、成功、有效应用机器人的示范区,也希望它成为科技和企业融合、不断创新发展的典范。
  (本文根据林尚扬在“2015中国(广州)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882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