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曲云龙

  摘 要:数字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了传统财务业务领域由核算监督职能转向事前预警、分析管理职能,同时也改变了各行各业对财务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当下,财务人员面临着严重的数据型人才断层、底层人员随时被机器所替代、高级技能人员匮乏、业务内容大幅度变动、知识体系亟待更新和拓展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调研行业中财务人力资源的运作、资质认证考试、财务类协会继续教育等情况,提出相应的大数据财务人员培养路径,以期使财务人员在动态信息环境中具备综合素质和使用大数据思维的能力,为数字化财务人才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数字时代;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改革
  中图分类: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9-0115-03
  一、数字时代财务行业的变革
  数字经济时代,大量结构化、非结构化商业交易数据虚拟存储在信息系统(IS)中,有关数据的挖掘、计算与分析处理已成为企业价值核心竞争因素。近年来,IT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不断突破,使企业ERP管理系统飞速发展。
  IT系统用于创建、处理、存储和通信信息的使用急剧增加,会计作为企业信息的载体,数据被企业撷取、分析、整理后蕴含极大价值,这使得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的挖掘和管理分析应用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图1所示。财务部门对数据进行快速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并且将有效信息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仅依靠传统会计财务方法难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这也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财务工作逐渐呈现出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大数据量变引发质变,打破了以往的财务运作模式,向新的数据业务模式转变。以财务工作中审计工作为例,传统审计工作对象主要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以及作为其活动证据的账簿、发票、原始单据、报表等纸质凭证。通常情况下,面对经济组织的海量财务数据采用抽样、风险导向性审计。该审计方法不仅停留在事后分析缺乏事前风险监控机制,而且数据样本选取因抽样方法充满主观性及不确定性。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计,对审计对象的不同存储介质和环境进行梳理、采集、整合和清洗,综合利用数据挖掘、深度学习、计算机建模等技术将不同类型的审计数字化对象(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合起来,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和提取审计对象的特征指标、量化,从而将审计对象的信息进行具象化展示。
  2020年上半年线下业务的暂停,线上云记账、大数据审计无缝平稳的数据处理过渡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经济效益。现如今,在企业实践中,传统的财务服务却在不断减少,而财务云记账、大数据审计业务的比例一直在大幅增长。此外,为了满足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和业务内在风险评估日益增长的需求,许多企业增添了大数据财务预警业务,控制计算机环境风险和信息系统操作风险。目前,在财务领域内普遍认为,未来云计算技术将成为企业财务的基础架构,未来的财务人员在核算功能和技术功能的作用将逐步被计算机替代,而财务人员的职责将转向数据、业务模式。
  二、“大数据+财务”人才对行业的意义
  “云”时代下,财务运营的模式从传统系统集中处理模式转变为大数据云分散处理模式,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财经类扩展到计算机科学、工程、法律等多学科领域。因此,为应对不断提高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数字经济时代,财务人员通过建立财务大数据,才能将大量的基础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能帮助企业战略决策的情报,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数字资产。因此,现代财务人员在掌握专业财务知识以外,还需要重点补充大数据分析技能。
  对于“大数据+财务”的人才培养需要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大数据系统思维和大数据分析体系设计能力,既有扎实的财务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又能应对智能时代大数据处理和会计智能决策等新型业务需求,具有突出的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跨界复合型财务人才。
  三、财务人力资源目前的困境
  人力成本的不断升高,与之相对数字化技术的提升与机器智能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到成本、工作效率等问题,计划将底层财务工作由工具系统或AI替代,财务人员面临技术、自身能力、知识体系等多重压力。
  第一,基础财务人员数量庞大易被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取代,但高端财务人才数量匮乏,胜任能力不足,致使财务队伍严重断层。财务岗位在传统人思想中被认为是铁饭碗,但根据近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的调查,63%以上的财务人员都面临着被机器替代的压迫惶恐。调查还表明,关于财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83.5%的财务人员长期从事基础核算工作,加班严重,机械重复没有任何职业成就感,想要转换工作却苦于技能有限,跳槽到其他企业也只是走重复职涯道路。但基础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也是最容易被财务智能机器人替代的两项工作,而难以被机器人所替代的数据分析、预算管理的岗位胜任人数占比急剧下滑。满足企业成本管理岗位能力的人员比例为50%,预算管理能力为34.7%,企业内部审计岗位为25.9%,到具备IT技术应用能力则下至3.5%,至于具备高端公司战略治理岗位能力的财务人员则不足2%。因此,财务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
  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模式革新,流程变革增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建立企业预算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加快业财融合,打造企业全流程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模式,这都对财务人力资源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深度提出巨大的挑战。
  第三,面对新时代的变革,财务人员为摆脱困境采取了不同对策,但是不同岗位不同年龄阶段的财务人员面临不同的职业难题。“70后”苦于自身的学习精力无法跟上不断变化的财务政策和快速的知识更替;底层会计过剩,“80后”“90后”担忧自身工作能力,迷茫于财务职业规划,对自身能力发展需求增强,对资格认证有急迫的渴望。不仅仅是财务领域的资质认证,行业对财务人力资源的能力有了更高的多元化需求。企业对财务人员除了资质认证、工作经验等关注外,还涉及法律、金融、数据技术方向,给财务从业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nlc2022042118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912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