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美

  摘要:在新形势背景驱动下,伴随着经济新常态方针政策的试点实施,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为现代化转型发展迎来契机。而企业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受社会环境、政策条件、企业自身等内部或外部的因素影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以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来说,由于国有企业的投资金额体量大、规模广等特征,涌现出大量的投资风险难题。而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整体较低,股权投资业务中各个环节现存风险以及潜在问题亟待解决,阻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进程,威胁着企业的经济利益,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转型发展,不利于实现新形势下现代企业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3)03-0133-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3.133
  1引言
  现如今,股权投资业务极大程度地驱动着社会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多数企业为实现顺利转型目标,在保障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上,选择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将资金投向其他收益较高的企业、行业、领域当中。投资所得的报酬率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效率,灵活的资金调配为企业发展拓宽了空间,实现了企业保值增值的目标。被投资企业与投资企业之间的管理,通过股权与资金的关联,双方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产交流过程中的横向或纵向的供应链化,有效的股权投资业务,使得企业经营更加规范、科学以及合理,助力提升企I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水平。基于此,文章以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问题为出发点,简要阐述新形势下构建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意义,为国有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旨在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推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提升股权业务投资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处理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摒弃企业传统机制的弊端,实现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2新形势概述
  国有企业的改革成就日益突出,积极积累发展经验,经历了多年的攻坚克难,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市场的发展迎来新形势。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的新思路。国有企业在此理念背景下,积极倡导新判断、新部署、新提法、新概念四大新理念的指导,结合时代的发展方位,积极改革企业的结构,助力解决现存社会生活的新矛盾,坚持不懈转换企业管理的新思想[1]。国有企业要加强新形势下的生产制造力度,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有效融通,实施绿色生产,积极创新应用新动能,铺设我国产业栖身于全国高端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为打造世界先进制造集群做贡献。另外,企业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促进新形势下的文化事业建设,加大企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的各项发展优势下,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加强股权投资力度,提升自身企业风险的内部控制水平,实现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肩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为满足经营资源、生产技术以及市场等的需求,以对外股权投资的形式,并购其他企业的股权资产,增加了股权投资业务的范围。但在解决国有企业经济难题的同时,由于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数量增多,投资规模扩大,涉及的金额数目体量随之增大,投资力度增大,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也就越大。基于此,必须严格管控股权投资业务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完善相关投资风险管理体系,扩宽企业的投资渠道,实现高效的投资风险管理。这有利于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性,提升企业资金结构调整效率,扩大企业股权投资范围,实现企业经济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目标,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2]。
  另外,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目标,是基于国有企业现存的风险管理问题而提出的。股权投资业务是国有企业实现高大上生产模式的重要手段,是为国有企业拓展全新的市场销售渠道的重要方式,是帮助其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但企业单靠传统路径发展是不现实的,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股权投资业务实施中,企业如果无法提前预测市场等外部环境的风险情况,当投资超过企业自身条件水平时,由于风险干预不及时、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现状问题,极容易导致投资失败,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损害国有企业的经济收益。
  最后,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是新形势发展所要求的。企业现代化发展转型目标要求企业的管理必须实现科学化转型,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及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构建适宜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体系[3]。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管理尚在摸索阶段,这是新形势下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提出的要求。国有企业为提升其股权投资效益以及筹资水平,必须完善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股权投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意识,结合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环节,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整体水平。
  4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4.1加强对决策的控制
  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受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偏好、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及处理投资风险的能力等影响,也就是说决策的制定实施环节关系着企业的股权投资效益。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股权投资项目实施中,由于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错误预估以及判断,导致投资项目决策出现偏差,扩大了股权投资风险的产生概率。另外,由于股权投资业务具有极强的复杂性,投资的项目,以及固定资产的投资开发覆盖面广,大部分国有企业面对这类极具隐蔽性的投资风险危机问题时,虽有一定的风险规划方案支持,但缺乏对股权投资内在问题的规划预防,导致风险干预、预防的布局不全面。再加上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普遍较低,不具备风险管理的专业能力,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判断、制定与实施,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失去科学性与有效性,威胁着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

nlc202302131252



  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对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产生着重要影响,必须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相关风险管理综合素养,强化企业风险管控水平,为科学、合理风险防御决策的提出奠定基础。在新形势的指导下,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企业的管理层入手,增强其对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意识,培养其风险管理的专业素养能力,构建适配企业发展的系统风险管理体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形成自觉履行风险监管责任的意识,发挥榜样作用,构建企业上下自觉参与的风险管理良好风气。比如国有企业在选择高层管理者时,要在常规的应聘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纳入风险危机意识、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看待风险的态度等内容,严格制度要求,督促高层管理者自觉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素养,减少股权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其获得全面风险监管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概率。
  4.2有效实施组织管理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的股权投资业务风险管理而言,总体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指导,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上到董事会,下到各部门财务管理人员,风险组织管理的水平明显偏低。在实际的股权投资业务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主导着企业的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大多数的高层骨干人员受上级部门的直接委派,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限制,导致国有企业的独立自主性较低,不符合新形势下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由于相关部门的过度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项目开展缓慢,再加上投资周期普遍较长,无法提升短期的经济收益,极大地增大了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影响股权投资业务的有序开展[4]。
  因此,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国有企业要坚持实施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完善股权投资管理体系,提升该体系的灵活性与科学性,结合实际的股权投资类型、不同的投资业务,评估股权投资的效益,灵活调整投资。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通过科学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如财会人员、审计部门、法务人员的有效融合,创设一批专业的股权投资评估小组,严格分工、明确权责义务、建立奖惩制度,督促其共同制定出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识别、判断与防治能力,有利于优化风险管理结构,提高企业的投资正确率。
  4.3健全监控评价制度
  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防范主动性不强,监控评价制度不完善,导致其不重视长期投资或者短期投资的科学规划,极大程度导致投资业务过于盲目,不仅对国有企业的现阶段发展形成阻碍,而且使得企业陷入更大的股权投资风险洼地,甚至会造成企业的严重经济危机。再加上很多投资人员的风险调查工作过于形式化,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错误的股权投资数据,风险数据获取、收集、处理等环节调查不充分,增大了风险因素的扩散度。另外,评价制度的缺失,工作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股权投资风险的内控效率降低,威胁着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安全。
  因此,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监控评价制度的建立,提升股权投资各个环节决策的合理性。当国有企业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时,要严格把控投资项目的评估工作,严格查各环节资金流动[5],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预估股权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以及投资潜在的风险问题。强化股控,参与投资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定,监督其权责履行情况,定期对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考核。另外,健全国有企业的内外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如设立专门的监事会、投资内审机构、投资业务管理部门等,强化纪检部门的职能范围,构建现代化的监督评价机制。明确规定相关行为限制制度,严控股权投资可能产生的违约行为,减少股权投资业务潜在的风险危机,有利于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4.4强化业务处置能力
  国有企业的股权投资业务属于财务系统范畴,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与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处理效率息息相关。在实际的业务过程中,股权投资活动各个环节的资金筹集工作、财会人员的资金核算工作、投资效益评估以及风险预测预防工作的效率普遍偏低,导致股权投资各环节严重脱节,投资数据收集不全面,致使财会信息失真,投资方案失效。另外,国有企业的相关股权投资管理人员风险处置效率低下,导致企业无法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投资方案及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的股权投资出现跟风投资、个人意愿选择投资等现象,影响企业的总体健康发展[6]。
  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投资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严格投资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加强各部门的财务投资管理工作,选择现代化的股权核算办法,高效、科学的核算投资计量以及监控后续的资金流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严格规范财务核算制度,强化股权投资的风险预测水平,结合企业实际的生产经济状况,全方位、系统化地管控企业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掌握被投资企业的市场效益状况的基础上,在业务后期设置专门的跟踪部门,观察后续的投资收益,完成对投资企业的调查与调研,分析对比投资收益水平、差距与风险因素,以便于调整投资力度。在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指导下,严格股权投资核算工作,重要的股权投资管理方法以成本法、权益法为主。另外,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与风险抵御能力,系统化、全员性地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明确培训考核制度。营造出自上而下、全方位主动参与风险管理的氛围,将风险管理加入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注重风险控制的宣传,培养内部人员的风险道德标准,拓宽风险管理的传播渠道。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风险管控的职业本能,提升相关人员的股权投资业务水平,促进其工作的全面性,避免出现由于欠缺风险危机的考量而导致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失败的情况。
  5结论
  在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国有企业的经济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调整难题,股权投资是国有企业维护自身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弥补着国有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需求。基于此,必须践行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积极构建国有企业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意识,建设科学化、合理化、可行化的风险抵御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助力国有企业结构深化改革的进程,强化企业间的经济融合,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的客观需求,对企业实现长期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丽云.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及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1(5).
  [2]丁一,费鹏.关于构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工程咨询,2021(11):4.
  [3]陈玲玲.“互联网+”时代下国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构建[J].经济管理文摘,2021(13):2.
  [4]余春雨.浅谈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管理[J].中国商论,2020(4):2.
  [5]邹剑峰.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知识经济,2021(18):2.
  [6]温馨.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城(上半月),2021(11):3.
  [作者简介]周美(1981―),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nlc2023021312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519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