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与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秋 卢瑶

  摘要:研究马铃薯与玉米7种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病情指数以及作物抗性、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玉米)套双(马铃薯)与四(玉米)套二(马铃薯)这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控制作用,马铃薯抗性表现为抗病(R),且马铃薯和玉米的产量及产值也较高;其余4种多样性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种植模式
  
  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能充分利用季节、土地、气候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农作物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根据农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优劣搭配、合理种植,可以有效减轻一方或双方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促进农产品增产、提质、增收,还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笔者于2010年在六盘水市进行了相关试验,探讨玉米与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盘县坪地乡包包寨村马铃薯晚疫病时常发生的地块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栽培方式统一,耕作、管理水平一致,前茬作物为玉米。因2010年年初干旱,故播种日期安排在3月18日,较正常年份推迟近20 d。
  1.2 供试材料
  马铃薯供试品种为威芋3号,生育期110~125 d。玉米供试品种为盘玉4号和盘玉5号。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净作(仅种植马铃薯)模式,单(玉米)套单(马铃薯)模式,双(玉米)套双(马铃薯)模式,双(马铃薯)套单(玉米)模式,双(玉米)套单(马铃薯)模式,四(马铃薯)套二(玉米)模式,四(玉米)套二(马铃薯)模式,其中,“单、双、四、二”均指种植的行数。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50 m2。田间管理按当地习惯进行,整个生长季节不施用防病药剂,比较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程度。
  1.4 调查记录
  马铃薯齐苗后开始进行病情调查,未发病前每10 d调查1次,发病后改为3 d调查1次,直至马铃薯植株叶片全部枯死。记载发病株数和发病程度,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并鉴定抗性水平(以调查到的最重的发病程度作为评价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7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四(玉米)套二(马铃薯)、双(玉米)套双(马铃薯)、双(马铃薯)套单(玉米)、双(玉米)套单(马铃薯)、四(马铃薯)套二(玉米)、单(玉米)套单(马铃薯)和净作(马铃薯)。在前2种种植模式下,马铃薯对晚疫病表现为抗病(R);在中间4种种植模式下,马铃薯对晚疫病表现为中抗(MR);在净作(马铃薯)模式下,马铃薯对晚疫病表现为感病(S)。7种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晚疫病的始病期大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而病害流行期则为6月上旬至6月下旬。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7种种植模式产值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四(马铃薯)套二(玉米)、双(玉米)套双(马铃薯)、四(玉米)套二(马铃薯)、双(马铃薯)套单(玉米)、净作(马铃薯)、双(玉米)套单(马铃薯)和单(玉米)套单(马铃薯)。7种种植模式产值的排列顺序与对马铃薯晚疫病控制效果的排列顺序并不能一一对应,主要是由于产值的高低与玉米和马铃薯的市场价格有很大关系。
  
  3 结论
  3.1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双(玉米)套双(马铃薯)与四(玉米)套二(马铃薯)这2种种植模式除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控制效果外,马铃薯和玉米的产量及产值也较高。其余4种多样性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不明显,这可能与马铃薯连续种植、轮作不足、晚疫病病菌富集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推广上述适用技术时,除了套种还必须辅以轮作。
  3.2 在马铃薯的主要生育期4-7月,六盘水市一般年份的日平均温度为11~25 ℃,满足晚疫病病菌发生和病害流行所要求的条件,只要湿度条件适宜,病害会迅速发生并蔓延。六盘水市每年在5月20日前后会出现l~2周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高湿天气,与马铃薯现蕾期相遇,导致该地区晚疫病发病早,流行、发展快。同时,每年6-7月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也直接影响当年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晚疫病的流行和为害程度。在年平均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马铃薯生长期内相对湿度波动幅度较大,会对晚疫病的流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波动幅度较小,则晚疫病的为害程度会加剧。
  马铃薯与玉米的多样性栽培、高矮间植对田间湿度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抑制了晚疫病病原菌的侵染和蔓延。同时,多样性种植使田间没有一种病原菌能够占主导地位,对病原菌的传播有阻碍效应和稀释效应,也有效控制了玉米与马铃薯其他一些病害的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22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