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1.2006年8月10日,九龙镇某企业清洁工在实验室用丙酮清除地面胶滴污渍,突然发生闪燃将该员工的衣服烧着并造成2度烧伤。是因物理实验室的熔锡炉正在使用,处于高温状态。丙酮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闪点时,发生闪燃着火。
  2.2007年9月23日,广深公路北侧的玮通物流公司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因仓库的电线出现短路而引发仓库中存储的过氧化二苯甲酰起火,在存放纸张及炭黑等物品时,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
  3.2012年4月20,沪昆高速一辆载36吨五硫化二磷的挂车行车途起火,造成大量剧毒气体外泄。因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专业性强,现场污染严重,清理难度大,车辆只能间歇放行、关窗通行。
  二、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危害
  1.过敏
  开始接触某些危险化学品时可能不会出现,长时间地暴露时会引起身体反应。即便是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应,皮肤和呼吸系统都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
  2.缺氧(窒息)
  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涉。分为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
  单纯窒息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造成周围的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等,通常空气中的含氧量为21%,如空气中氧气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化学窒息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典型的化学窒息性物质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0.05%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造成血液内窒息;另外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称为细胞被窒息。
  3.昏迷和麻醉
  高浓度的危险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等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一次性地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中毒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
  5.致癌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后许多年才会显现,潜伏期一般为4-40年。
  6.致畸
  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生的胎儿造成危害,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怀孕的前三个月,胎儿的脑、心脏、四肢等重要器官正在发育中,易导致胎儿畸形。
  7.致突变
  某些危险化学品可引起接触者基因改变,导致后代发生不希望出现的变化,实验证明,80%-85%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有着严重影响。
  8.尘肺
  尘肺是由于在肺的换气区域发生了小尘粒的沉积以及肺组织对这些沉积物的反应。尘肺病患者肺的换气功能下降,在紧张活动室将发生呼吸短促症状。引起尘肺的病物化学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铍等。
  三、危险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1.危险化学品的废气量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引起酸雨,最终形成光化学烟雾。
  2.危险化学品的废物会给土地造成土壤酸化、碱化、板结等现象。
  3.含氮、磷及其他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和“水花”。
  4.重金属、农药、挥发酚类、氰化物、砷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造成损害、死亡,破坏生态环境。
  5.石油类污染物可导致鱼类、水生生物死亡甚至引起水上火灾。
  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工作场所的危害消除或降到最低,防止工作人员在正常的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无毒、低毒替代高毒、剧毒物质,选用可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的工艺技术,加大作业人员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等的浓度,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及个人卫生等等。
  2.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就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程序及措施,这是预防在作业场所中危险化学品所带来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贮存方式、安全运输、安全处理与使用、废物处理等。
  3.危险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
  对重点有害的化学品要加强环境管理及执法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危险化学品中的废气及废物的排放要严格进行控制,强化危险化学品废物的管理、处置工作。同时,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来提高公众的安全认识。
  五、结束语
  总之,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处置不善会严重损坏人的身体机能与自然环境的安全。只有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才能将危险化学品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第6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074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