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加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颖

  摘 要:中国的建筑加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需求旺盛,建筑加固企业数量增速很快。但是,在建筑加固市场中也存在着材料选择风险、工程质量标准制度不健全、企业竞争行为不规范以及企业资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建筑加固企业要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建立自身的企业施工质量标准、加强成本控制和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团队,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关键词:建筑加固企业;市场竞争;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18-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们追求更高层次建筑安全的现实需求,催生了中国建筑加固市场,建筑加固企业也应运而生,数量激增。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加固企业如何脱颖而出,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筑加固企业当前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加固市场的供求关系状况
  1.建筑加固市场的需求强劲。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建筑加固市场的强劲需求,也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建筑加固企业。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是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而城市化导致的建筑过度集中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提高现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功能改造催生了建筑加固市场的繁荣。从自然环境来看,原材料的短缺、能源成本的增加,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许多无法预知的自然灾害,尤其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国人的灾难意识提高很多。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政府要求对全国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1] 通过抗震加固提高现有建筑的安全系数,成为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理性选择。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建国后至20世纪90年代,大量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多为七级及以下级别设计,而目前的抗震标准为八级甚至九级,抗震级别的提高促进了加固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交通工具的数量攀升导致道路和桥梁的磨损急剧增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筑物的自然老化,建筑行业的不规范操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动等因素导致了许多建筑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上述各种因素导致建筑加固市场需求非常强劲。
  2.建筑加固企业数量增涨快速,层次分化明显。建筑加固企业是建筑加固市场中的服务供给方,它是建筑业的衍生物,又不同于一般的建筑行业。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加固企业在外方加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和行业丰厚利润回报的刺激下,迅速产生、发展与分化。20世纪90年代,由于部分建筑需要局部改造,日本东洋公司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加固行业的诞生。由于当时国内加固行业还是一片空白,没有竞争对手,日本东洋公司的施工价格较高,利润基本可以达到70%,签订施工合同后40%的预付款额基本上已经有了盈利。由于丰厚的利润回报,很多建筑行业的优秀人才进入加固领域,很快便掌握了加固行业的技术。由于是新兴行业,几乎没有行业规范标准,建筑加固公司也没有专业资质要求,面对市场的强劲需求,建筑加固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截至目前,国内的建筑加固企业已将近千家,仅在北京市场就聚集了500~600家建筑加固企业。随着建筑加固企业的数量增多,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行业内的建筑加固企业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层次。近年来中国就加固行业进行了初步规范,从2002年开始审批加固资质,首先由建设部批准了八家加固公司的资质,而后审批权力下放到全国各个市级建设委员会,审批门槛降低,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做以参考,导致大量不同水平层次的加固公司在市场中涌现。以北京市场为例,在500多家建筑加固企业中,一部分公司已经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一部分公司规模小,实力不雄厚,公司机构不健全,只能够维持现状;一部分由于经营不善或者不规范等原因正在逐步的消失。因此,在建筑加固市场的繁荣的表象背后,该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深入探讨。
  二、建筑加固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加固材料选择中的风险。加固项目中施工效果的好坏,关键因素之一是对加固材料的选择,目前加固所使用的材料种类非常的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给加固企业在材料选择上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以植筋胶为例,其材料可以分为进口和国产,国产植筋胶又可分为A级和B级,因此施工中对材料的选择和定位,与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了建筑加固企业的声誉。
  2.工程质量标准制度不健全。中国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都指明既有建筑在改造之前要进行专门结构鉴定,但对于加固后的建筑物,却没有对应的抗震鉴定标准规定和要求。目前使用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注明:“现有建筑增层的抗震鉴定,情况复杂,本标准未做规定。”[2]还有对于钢结构的抗震标准也没有提及,只有单层空旷房屋的鉴定内容,未涉及多层空旷房屋的鉴定要求。就结构类型而言,除了《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CECS 78:96)规定了有关的可靠性鉴定和抗震的鉴定标准外,其他关于房屋的加层改造技术规范,例如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都没有颁布正式的有关国家规范、标准和规程[3] 。
  3.企业竞争行为不规范。目前,加固企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市场无序、恶性、不良的竞争现象严重。加固公司对于常规的加固技术的掌握大同小异,并没有质的区别,但在市场上进行投标竞争时,出现一些恶性竞争,投标价格低到企业基本没有利润。相对规范的公司管理费用比较高,反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4.企业资质管理不到位。目前,关于建筑加固企业的资质管理很不到位,一些无公司、无管理人员、无熟练技术的工人的施工队伍,通过挂靠有资质的公司来承接项目工程的现象非常普遍。建设部规定劳务分包企业获得施工资质的条件之一,是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但目前全国才仅有800多个技能培训机构和700多个鉴定机构,全国累计培训和鉴定的建筑劳务人员仅300万人左右,总持证率还不到一线操作工人总数的9% [4]。由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层层转包的现象严重,给施工项目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高楼施工失火,造成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施工挂靠和转包现象产生的严重后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325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