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的转变及其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思睿

  摘 要:随着人们对理财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要求的不断上升,以及金融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着商业银行不得不适应市场供需变化,进行自身转变,提升自我品质。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概况,总结商业银行发展现状,预测商业银行的转变及其相关策略。
  关键词:资产;信用;货币;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56-02
  一、商业银行概况
  1.商业银行的产生。所谓银行是指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诞生于1407年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而中国第一家国内银行则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银行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体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二是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三是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起源于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大量价廉的产业资本,对抗封建主义银行发放的高利贷的工具和产物。特定的历史出生背景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主要有三点:首先,商业银行依旧是企业,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但它又是特殊的企业,它不以普通商品为经营对象,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最后,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3.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5)经济调节职能。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二、商业银行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给中国银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不足。
  1.发展成就。(1)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继续优化。中国商业银行业总资产从2005—2011年由37.5万亿元增长了1.82倍,达到105.7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0.7%。其中,贷款余额从20.7万亿元增长到54.7万亿元,增长了1.64倍,年均增速19.32%。同时,中国商业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包括资产配置和负债来源的多元化以及总体风险权重的不断降低等。例如,近年来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55.2%下降到2011年6月末的51.7%,平均每年下降0.6个百分点;客户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83.8%下降到2011年6月末的80.9%,平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2)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收益结构继续完善。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大的同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是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8 991亿元,资本利润率为17.5%,资产利润率1.03%,取得了国际较高水平。伴随着利润的增长,中国银行业收益结构也不断改善。信贷利差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断降低,投资收入和手续费佣金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息收入占比降至6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提高至12%,投资收益提高至21%。(3)资产质量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良好水平。中国商业银行引进科技手段,积极有效控制资产风险,使商业银行从高风险向风险可控良性转变。截至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共计1.2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余额达到1.3万亿元,基本可以覆盖潜在风险损失。同时,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底的-2.98%,到2004年转为正值,2005年为4.91%,2010年底提升为12.16%。即便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信贷投放大幅增加、资本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依旧保持了在12%以上的较高水平。(4)主要商业银行上市并成为公众持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目前为止,中国五大商业银行都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实现上市,它们资产总和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50%,此外,其他商业银行所占资产份额约为15%。国内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巴塞尔协议,全力推进信息披露和透明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接受大众监督,为股东创造价值。(5)国内商业银行迈步国际,在世界银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通过设立分行,支行,办事处以及兼并收购等方式坚定不移的执行走出去战略,目前中国5家大型商业银行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设有89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或)参股10家境外机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5家分行、5家代表处,两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两家代表处。从上市银行的总市值来看,世界前十名中中国有四家银行名列此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15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