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理情理,情在理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建梅

  在亲子关系里,只有“情”走在“理”前,“理”才能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听不进道理的孩子
  初三的李鸣一进门就气冲冲地把书包扔向沙发,口中愤愤地说:“讨厌的地理课,讨厌的范老师,讨厌的板块漂移……我再也不想学地理啦!”
  妈妈猜测儿子受刺激了,便问:“怎么了?地理课和范老师惹着你了?”
  “就惹着了!”李鸣犟犟地说。
  发了一通情绪后,李鸣告诉妈妈,今天地理课上被范老师罚站了。
  “你做了什么?老师不会无缘无故罚你站的吧?”妈妈追问。
  “我对地理本来就不感兴趣,他又教得那么枯燥,我用MP3偷听了会英语,他发现了要我上交MP3,我不肯,他就罚我站了。”
  “那难怪呀,是你自己犯错误了,我若是范老师我也要罚你呀,不然这地理课老师还怎么教呀,学生都戴MP3听英语。当然啦,老师罚站的方式也欠妥……”
  还没等妈妈说完,原已坐下来的李鸣一下子站了起来,恨恨地盯了妈妈一眼,拎起书包就往自己的房间走,边走边放话:“晚饭别叫我,我不想吃了。”随后“砰”的一声合上了门。
  过一会儿,李鸣又拉开门:“你别又嘴快告诉爸爸,算我背,自认倒霉啦!”
  妈妈不知是气是恼:怎么孩子越大越听不进道理了?
  解读:
  现实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都会认同李鸣母亲的做法,当然,他们也会得到孩子类似的反应,然后为孩子的“不讲道理”而苦恼。
  我曾这样问过家长:
  假设一个杀人犯被判死刑,他伏法了,也认为自己罪有应得,那是不是意味着枪决时面对枪口他就不害怕了?
  对方说:不会吧,我想他还是会害怕的。
  同理:李鸣因为地理课上听MP3致使自己被老师罚站,李鸣明白这件事上自己有错在先,也没想去和老师或者父母争辩罚站对不对,但,就算李鸣私下里自认罚站是自己造成的,不怨谁,是不是罚站时他就不觉得难堪了?
  若是这样的话,以此推论:
  当爱人移情别恋,只要你告诉自己: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无法勉强,于是——你就不伤心了;
  赶到机场才发现身份证忘带了,由于是自己粗心大意导致的疏忽,怨不得他人,所以——你就不焦急不懊恼了;
  去看侦探片,正当悬念重重、层层推进时,旁侧知道剧情的人忍不住揭出凶手。因为说话是他人的权利,你无法捂上他嘴巴,所以——你就不觉得扫兴了。
  总之,只要把道理想清楚了,就不会有情绪了。
  是这样子吗? 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当孩子反感听道理时,并不是父母讲的道理不对,而是因为那一刻,孩子本就不需要家长的道理,他们需要的是家长了解他们的情绪与感受,至于道理——他本来就明白。
  情,走在理前
  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对罚站一事中的是非曲直,李鸣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去评价和理解它,所以,当他让妈妈替他评理时,他想表达的是一种情绪,是一个孩子因为当众罚站而感受到的难堪、羞愤和恼怒。
  此时,父母要放下的恰恰是“道理”,放下“道理”后你会发现,其实汉语中有个更常见、更具亲和力的词:“情理”。而父母要懂得的是:情理情理,情走在理前。
  步骤一: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回应,而不是他的行为。
  “老师罚你站了?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当时你一定难堪极了,难怪你这么生气。”“你一定恨不能下课铃声马上就响起来。”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绪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劝导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建议,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某一时刻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对父母的爱和信赖也会更深。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理解和体谅既有安慰的功能又有镇静的作用。
  在孩子心情平复后,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去理解和体谅他人的情绪——
  “其实今天另一个人和你一样难堪和生气,那就是范老师。”
  “你想,老师罚你站你会觉得难堪,同理,你在范老师的课堂听MP3时他也觉得难堪呀,他会想:难道我的课有这么差么?难道这个学生就这么不喜欢我么?太伤自尊了。”
  “好了,现在你和范老师总算扯平啦。”(用玩笑的口吻)
  “情在理前”不仅要求家长首先关注和理解孩子的情绪,还说明了“理”是建立在“情”的基础上的,是“情”的延伸教育,所以,合适的分寸是“画龙点睛,点到即止”。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往往都会用力过猛,抓住个时机就举一反三,苦口婆心地想把道理讲深讲透,唯恐孩子不吸收。这就像当孩子早就能吃粗粮而你仍要把饭嚼成米糊喂他,不仅没必要,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因为“被教育”的角色总使他感觉自己是个不被认可、需要改造的过错方,可是,不仅孩子,即便成年人也不愿在被人非难的前提下做出良好反应。
  步骤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和自我评价。
  在海姆.G.吉诺特的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很经典:
  孩子:我很笨。
  父亲:你不笨。
  孩子:我就是很笨。
  父亲:你不笨。记得你在夏令营时多聪明吗?辅导员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之一。
  孩子: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
  父亲:他告诉我的。
  孩子:是么,那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笨?
  父亲:他只是在开玩笑。
  孩子:我是很笨,我知道,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
  父亲:你只是需要更用功一点。
  孩子:我已经用功多了,但是还是一点用都没有。我没长脑子。
  父亲:你很聪明,我知道。
  儿子:我很笨,我知道。
  父亲(大声地):你不笨!
  儿子:我就是笨!
  父亲:你不笨!笨蛋!!!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很笨,或者很丑,或者很糟、很不受人喜欢时,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已形成的自我印象是相当稳固的,通常都无法迅速改变,父母每举一个例子去否定,孩子都会举更多相反的例子来反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86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