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流通方案――艰难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2004)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作为当前国内证券市场的一 个热门话题――全流通,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说,全流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是必 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 能一家说了算,要考虑到流通股、非流通股;二是保持市场稳定的原则,不能为了所谓的减 持,把市场打下去了;三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四是考虑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原则。在具体方案实施中还要遵循可接受、可操作两个原则。
  目前关于国有股全流通的方案主要有5个,即净资产国有股减持、国有股竞价流通加补 偿、非流通股缩股或者以流通股拆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通过公开竞价消除股权分裂以及“ 老股老办法、新股新制度"方案。尽管这些方案都有很多长处,对于国有股减持、流通提供 了可以参考的实施办法,但如果希望一夜之间解决国有股减持、全流通问题未免过于天真。 从实际情况看,国有股流通今年必须启动,现在要的是原则。至于具体的操作办法,各地、 各企业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决定。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季晓南说:全流通是深化资产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具体解决的办法,第一,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稳定发 展。第二,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国资委作为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管理 国有资产的特设机构,是国有产权的代表,同股同利、同股同权是负责任的态度。如果造成 国有资产流失对国资委讲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全国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第三,解决全流 通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前不久国资委出台文件,其 中讲到参照净资产,参照现在的一些表现来定价,对此有不同的异议。其实,股票作为特殊 商品也应该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由供需双方,买卖双方决定价格。当然,在目前没有形成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之前,如果仓促进行全流通,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不可避免。 第四,全流通的方案应该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问题的核心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关系。这个问题来源于 我国股市搞了10多年,其市场均价一直在下移。分析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首先要区分两个问 题,是走市场化的方案,还是走某一个不用市场解决,即行政性或者人为的办法解决?有观 点说,我国的股市当初不是市场造成的,因此现在不能用市场化的方案来解决。这显然不对 ,行政办法是不能校正市场经济的。其次,市场化办法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是用手投票 还是用脚投票?事实上,你不可能让每一个股东用手投票。
  另外,资产溢价也是一个核心问题。的确,我国市场溢价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部 分,问题是如果一旦承认有合理溢价,相关方案就不好做了,因为没有办法区分哪儿属于合 理溢价,哪儿属于不合理溢价。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则认为,2004年不是解决全流通问题的好时机,因为相 对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结合的方式并没有改变。1995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配股加缩股、市 场竞价加补偿等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其共同的要点均采取相对市场化的手段,再加补偿。到 底是市场化还是行政化手段,目前的情况是正在往市场化方向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把 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结合起来。设定一定的竞价区间,在这个区间内进行竞价,这个设定的 区间最后出来的价格可能是在底限也可能在高限,这就保证了流通股补偿的最低点。如果竞 价的底限是流通股市场价值的50%,就意味着流通股一送一或者十送十。如此竞价可以把市 场化因素和行政阶段结合起来,但有关限度要根据市场来决定。此外要强调的一点是,要考 虑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上海金信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说:国有股减持最重要的是要明确5个问题:首先是明确 国有股减持、全流通的衡量目标是什么。他的观点是国家不要与民争利。国有资产管理是一 方,投资者也是一方;其次是明确全流通的价格基础,他主张以净资产为基础减持;再次是 明确全流通的市场环境,全流通最好的市场环境应该是股市相对高位的时候,2004年可能是 不太好的时候,因为它是股市不高不低的时候;再次是明确方法和时机;最后是明确投资者 的预期。他认为,原来几种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太复杂,自己搞不懂,专家搞不懂,领导搞 不懂,群众更搞不懂,所以简单一点往往比较好。
  万国股市测评中心董事长张长虹表示:全流通问题应该立足于未来,而不是立足于过去 。从投资者角度考虑,他们关心现在不能损失,即使发生全流通也不要损失;关心未来如果 全流通了,有机会通过证券市场的上扬把投资拿回来。
  有种方案是送股,其原则是非流通股如果要变成流通股,就得向流通股送股。基本比例 是40%,最高比例是1送1.2,送出来的结果相当于非流通股在流通的过程将送的股权以后变 成流通权,整个净值和最后的市值在1500点之上是平衡的。当然,非流通股可以送也可以不 送,如果这个股价通过送股以后还能达到净值之上就可以转让。这样送股后的平均市盈率是 18倍,净资产倍率是1.4倍,两者都低于国际标准。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在国际上,股票发行肯定有溢价,有平价、 折价发行,这很正常。问题是我国的股票发行是高溢价甚至超高溢价,而且水涨船高。这种 高溢价发行的股票在过度投机的国内股市上,一上市就至少翻一番,最高的历史纪录从发行 价到上市价一共翻了八番。因此,国内现在股价的极大不合理性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市场投资人士张卫星认为,全流通问题的一道难题是1.5元国有股的资产和12元至13元 的投资者资产中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在哪儿,有国有银行大量的违规资金进场,把蛋糕切走 了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有人要为从市场拿走了3000到8000亿元的蛋糕付出代价。
  在全流通方案中,事实上有一个误区,即总想着定价。在西方,证券市场是通过自由竞 争,通过供求关系决定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定价是市场的功能。因此,在全流通方案 选择上,对于流通以后的全流通价格问题要让市场决定。好的企业会涨,不好的企业会跌, 不要为市场的功能做计算。由此,不妨采取国有股缩股的办法。比如流通股的发行价是6元 ,是1:4的关系,现在把它1:4除下来,你有4万股,你的价格只有3块了,我降下来以后你 愿意买还是愿意卖,都是你的事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王明夫表示,从并购业务的角度说,所谓全 流通的问题最大的障碍不是法律的和利益冲突的问题,而是流通股比非流通股价格高。这里 是不是可以作个假设:如果非流通股比流通股价格高,还会有今天的讨论吗?目前有两个例 子,一是青岛啤酒长期H股高于A股,二是重庆啤酒把它的法人股卖给一个跨国啤酒公司,其 每股净资产是2块多,卖到10块以上的价格。从正常的股值青岛啤酒就值这个市场价格,值 目前H股的价格,但目前A股比H股价格更低。
  这种趋势为什么以前没有到来,因为我国以前买方形成的资本量级不够,但现在随着民 营资本的财富积累,再加上国际资本潮流一样进入我国,就使得国内资本需求方式非常强劲 ,而且量被积极放大。在这种资本洪流下,不存在国有股以低于市价流通的问题。此外,全 流通问题并不跟股民息息相关,不要把它跟二级市场上的涨跌直接联系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9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