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雷小青

  交通运输信息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区或国家范围内,在具备一定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并将其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以达到交通运输安全性、快捷性、高效性、节能减排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交通运输部根据当时的具体发展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保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交通运输行业实施信息化的节能减排效果不是很明显。
  中国的机动车总量虽然没有一些发达国家多,但由于信息技术相对落后、路况差等因素,单位车辆行驶里程的耗能量却高于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以及机动化的快速增长,中国交通运输所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可见,我国仍需要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节能减排,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滞后。
  西部地区由于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等特点,致使其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信息化的投资大、成本高,从而导致了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信息化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有必要针对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有利于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实现信息化的策略。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第三,严重缺乏交通运输行业实施信息化的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的人才队伍。然而,从近年来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发展来看,人才的培养仍不能满足需要。交通运输信息化系统作为一个集多种现代技术为一体的复杂综合系统,无论是建设,还是运营管理和维护都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来参与。
  
  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规范发展的对策
  
  (一)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之路。
  1.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系统节能环保水平。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结构合理、满足不同需求特征的综合交通体系,达到系统减排的目的。例如, 通过发展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多种形式的城市公共交通来解决城市、市郊运输问题。
  2.制定与《节能法》相配套的交通行业法规、标准与政策体系,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
  3.大力促进机动交通工具燃料的清洁化和多样化。研制和开发新型燃料替代车辆,如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甲醇、乙醇等生物质能汽车等。根据各类替代燃料的技术开发程度和市场应用前景,慎重选择真正既具有资源优势又具有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效果的替代燃料技术,形成产业优势。
  (二)确立优先发展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交通运输发展状况,提出有利于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其次,应该大力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信息化建设是在具备一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才能实施,应该通过各种适应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投融资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交通差距。再次,可以通过提高在西部地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相关人才,这样对于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建管维人才”并重的策略,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1.建设层面的人才培养。建设层面的专家主要对国家交通运输信息化过程中的若干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让他们通过定期去国外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先进的国家考察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然后再提出适应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建设策略。
  2.要注重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层面的人才培养。开设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可以侧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尤其可以通过开展校企联合来培养学生。
  3.维护层面人才培养。可以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工进行定期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地维护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正常运行。
  (作者系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4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