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锦昌

  [摘 要]制造业产业升级已成为所有县域政企的行动目标,通过创新推动升级更是成为普遍共识,但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县域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且规模小、布局散,成本高、效益低、积累少,使得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标签式、口号式创新有鼓动作用,但对产业升级毫无意义。反思现实,本文提出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在于做强企业,即转变商业模式,向系列化规模化转变,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精细化管理,强内力增实力。提高服务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做强,为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187-03
   现阶段对产业升级已形成了共识,对如何升级的看法无论东部或中部还是西部地区都近乎一致,即创新。但事实告诉我们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在县域内主要表现为标签式创新或口号式创新,尽管有鼓动作用,但对推动产业升级却无实质性意义,原因在于条件的限制。有鉴于此,升级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方面的阶段性突变的表现,其路径的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认为,做强企业是县域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
  1 依 据
  “强”可释义为力量大或优越,前者包括能力、作用、效力;后者含有优胜、优良。所以,做强企业就是企业生产能力提高、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进,以确保竞争的有利地位,获取更多效益,积累更多资金。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不断丰富产业链,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产业素质和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的提升和竞争力提高、效率增强。可见,产业升级的内涵与做强企业呈正相关性,表现为做强企业是产业升级的基础,产业升级是做强企业的体现。
  1.1 做强企业是产业现状的内在要求
  就整个县域制造业而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培育了一批领军企业,生产了许多优势产品,拥有较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解决了相当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多数县域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县域制造业整体上还存在“低、小、散”的缺陷。以某区为例,“低”即加工生产低端产品。该区有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90家,其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有终端消费类设备,其他大部分企业从事通用零部件加工,处于产业链低端,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且作为传统和大路产品,为大多数企业熟悉和擅长,竞争非常激烈,靠微薄的加工费谋求发展,起伏比较大,依据该区2011年7月统计数据分析,90家企业1―6月销售总额和纳税总额与2010年同期相比为负增长的企业分别有30家和44家,说明低端加工受制于人,不仅发展不稳,而且赢利能力不强。“小”即企业规模小。90家企业中亿元以内的近2/3,企业规模较小,而且长期从事零部件加工,微利收入致使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竞争力不强,整体实力弱。还因为行业内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导致产业内大企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精、不够专,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与其地位不对称。1―6月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占该区规模以上企业数排名第二的产业,其纳税销售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均排在八大产业的第五位,小而不强凸显。“散”即企业布局分散。资料表明,90家机械装备企业分布于该区16个镇和开发区,基本是全面开花、镇镇布点。尽管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联系不是非常紧密,产品之间的配套关系不是非常明显,但由于太分散,使本属同一类离散型制造企业,同样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单件加工型企业的横向联系受限,给做强企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另外,在产品销售上多数企业仍然采用推销的方式,凭老客户的关系或供货会的形式。尽管有些企业有了电子商务平台,但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网络销售作用。在企业管理上有些企业采用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模式,但多数企业依然沿袭家族式管理,且处于粗放管理阶段。面对“低、小、散”等现状,迫切要求企业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致力于企业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企业内力的增强,唯有如此,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才能为创新推动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1.2 做强企业是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从纵向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随的是产业不断升级,而不同的历史阶段产业升级的条件不尽相同。现阶段县域制造业升级处于中、后工业化时期,这与工业化初、中期不同,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结构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社会经济剩余大为增加,资本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资本投入取代劳动力投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逐渐充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殆尽,工业从基础类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为中心的转变,工业结构呈现高加工度化,技术进步逐步取代资本投入,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要素。为顺应因阶段性变化造成产业升级条件的变化,县域制造业必须针对现状,立足提效率、聚能量,在加大资本积累的同时,舍得投入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以充分释放人才对做强企业的作用;从横向看,一方面,县域制造业的发展与市域及以上地区相比,在产业升级方面还受发展时序的影响,制造业整体上属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相比,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因此,在资本和技术上处于依附地位,市场开拓面临更多的障碍,资源和环境等面临更严重的约束,还得接受先发地区主导的对自己不利的游戏规则。当然,实践也告诉我们,有少数后发地区或企业实现了后来者居上,说明后发的也具有劳动、技术、制度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它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需要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即由量的不断累积,再到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就县域内的产业相互比较来看,制造业整体上缺乏自主产品,以配套加工型企业为主,“代工”性质比较明显,有利的方面是参与一定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不利的方面在于无法实现自主发展,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被他人所控制,任何升级的行为都可能遭到强有力的阻碍:一是来自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者不允许“代工”企业进行节点突破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在利益发生冲突时;二是源于“代工”企业自身能力的缺失,不具备产业升级所需条件,包括研发能力、装备水平、管理能力、赢利能力等,这充分证明产业要升级,首先企业要做强。
  1.3 做强企业是产业升级的原动力
  我国制造业面对市场需求,其产品日益朝着实用、创新、节能、高效、环保等方向发展。这不仅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而且提出了产业升级的方法要求。目前社会、企业公认的通过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品质)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法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大部分企业家都认为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工艺、设备、组织、商业模式、管理、价值链等方面的创新。创新的方法有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在整合资源基础上的集成创新,还有实现真正自主创新的原始创新。鉴于县域制造业总量不大、内力不强、人才缺乏的现状,绝大部分企业短期内进行原始创新的条件尚不具备,且限于来图加工,创新局限于某个零部件加工工艺或流程的创新,即便如此所需费用仍十分可观,如某区一家公司就一个零部件生产工艺的创新周期为一年,有10名以上技术人员参与攻关,研发费用要100万元以上。再说技术改造,包括建厂房、更新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的完善等,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融入是技术改造的关键,因为制造业离开信息技术则难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据调查,某区90家企业中,多数使用数控设备,就数控车床而言,进口一台需40万元,国产的15万元左右,有少数企业装备了加工中心,一个中心近400多万元。建立一个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平台,按1个模块2.9万元,1个站点9000元计,一般企业大约需支出50万元。类似产业升级的方法还有很多,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这对一些长期从事多品种、小批量零配件加工的制造企业而言,受高成本、低效益的困窘,积贫积弱的企业拿什么去创新和进行技术改造等。所以,做强企业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出路。

  2 措 施
  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企业诚信非常重要,要勇于担责;产品质量是企业之本,最好有自己的品牌;花每分钱都要有计划,降低成本;设备要现代化,管理更要精细化;企业负责人的素质很重要,等等。做强企业企业家们如是说。我们从企业的现状和整个行业的层面提出如下建议:
  2.1 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变固化式销售为开放式营销
  制造企业有两种类型,即装配型企业、加工型企业,县域内制造企业大多数属于加工型企业,由于加工的品种多、批量小,导致设备、工装、量具等使用效率低,时间损耗大,加工过程不连续,产品更换频繁,导致品质不稳定,结果是高成本、低效益。同时,加工型企业为装配型企业配套生产零部件,产品为点对点供应,虽然有了分工,但两者的业务协作关系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形成相对固化的业务圈,使配套加工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独营被动性的代工者,生产的产品始终囿于多品种、小批量。针对这一制约企业做强的因素,必须向系列化、规模化生产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打破现有固化的商业模式,尽快构建开放式商业模式。开放式商业模式指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个虚拟化开放式零配件市场,具体一是严格按照产品用途或工艺特征分类,建立分类齐全清晰化的信息平台;二是产品内容图形参数化,信息必须详细;三是将企业较为成熟的产品按要求上传相关参数,并发布供货信息。这样一个开放式零配件市场具有如下作用:一是解决配套加工型企业不能直接将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推广的问题,使之生产的产品给用户一个清晰具体化的信息,通过平台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使零部件市场化;二是解决装备型企业寻求配套加工型企业的盲目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到最佳配套协作单位,确保供应的产品质优、价廉、快捷。总之,开放式营销模式,给加工型企业与多家装配型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化的桥梁,促进制造企业加速产品系列化、规模化,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向更好、更快、更强发展。
  2.2 转换企业管理方式,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
  有学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的做强之路――精细化管理。现阶段,县域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某区的一家公司,引进日本精益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推广,想方设法节约产品加工流程时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虽然2006年以来在产品跌价30%左右的基础上,目前产品毛利率仍达到40%~50%,说明精细化管理给他们带来了丰厚效益,从而保证他们加工的产品不断向关键部件升级。但县域制造类企业,大多还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管理基础不牢、不实、不精、不细,这既源于90%的员工来自农村,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粗放做事的习惯,长期的个体单干,缺乏集体合作意识,使员工不善于合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性规则泛滥,使执行力大打折扣,不注重精确计量,小而全、大而全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模式,导致员工在执行中做不到精、细;还由于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对加工型企业所处地位的认识不足有关。从现实情况看,处于整个产业链低端的代工企业,想要保持发展的活力,必须比装配型企业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细致,才有可能获得优势,从竞争中胜出。所以,企业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岗位操作标准,使各项管理活动渗透到每个管理的“缝隙”,使得不同的员工按照各自的标准操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而减少损失、提高效益、做强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特征是精、细、严;任务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产品竞争力;突破口是提升执行力,包括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管理体系在于执行(工作)指令精细化、执行跟踪精细化、执行纠编精细化。因此,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时,必须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必须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必须有专门的实施机构,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岗位职责、程序管理、制度和督促检查等环节扎实推进、持之以恒。
  2.3 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变强调服务为更有效的服务
  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主体而自主经营,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与政府密切相关,因为政府具有调节和监管的职能。从县域看制造业企业要做强,政府应注重服务的有效性:营造做强的环境。有企业主认为,“要控制企业的数量,怕形成无序的恶性竞争”,还有不少企业致力于做精,但不愿意做大(尽管做大与做强有显著的区别,但有质量的做大也是做强的表现),他们认为,“外部环境尤其是市场不规范,如偷税漏税或不按《劳动法》的规定办理职工相关保障等”。以上观点,尽管角度不同,但反映的问题都指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政府在极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由规范的市场引导和激励企业家、员工的做强精神,使做强企业成为普遍的、持续的、大量的经济活动;构建做强的条件。这里的条件除人、财、物以外,重要的是产业集聚和培育龙头企业。政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组织者,也是加快区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针对制造业企业分散的状况,地方政府必须统筹规划制造业企业布局,加强产业集聚的规划引导,对存量进行一定的整合,对增量进行科学的配置,以增强企业配套制造能力,降低制造成本、促进要素流动、实现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此外,要重视产业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其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作用,助推相关产业链拉长,拓展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增加做强的动力。从做强的角度对现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性、支持性、扶持性政策和措施。例如,对依靠技术创新的企业,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激励的形式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信托债券。对依靠技术改造做强的企业,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规模较小且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社会资本入股,财政投入的渠道,扩大资本规模,形成宽覆盖的担保网络。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快组建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效缓解这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13).
  [2]张庆霖,等.代工制造、金融危机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J].经济管理,2010(1).
  [3]温德诚.精细化管理实践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锦昌(1956―),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