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发展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 瑛

  摘要:我国的物流产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吉林省物流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现代物流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吉林物流产业。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吉林省;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36-0022-02
  
  Consideration on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Jin Ying
  (Party School of the Jilin City Committee of C.P.C)
  
  Abstrac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onent, which willexert an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model, commodity patterns and people’s way oflife. Jilin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still lagssignificantly behind.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match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 Jilin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Jilin province; measures
  
  现代物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把原来分离于各个产业部门管理或经营的各种物流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系统化、集成化、功能化整合提升,使之成为具有显著增值功能的网络体系。它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是“第三方物流”,即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由物流服务企业将商品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向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从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新型物流企业。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来依靠其建立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已使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并被西方称之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产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吉林省物流业虽起步较晚,但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物流产业的基础薄弱,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需求不足,加上运输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组织方式、手段和管理落后,与现代物流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吉林物流产业,是吉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有力举措,对提高吉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吉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要发展现代物流业,使吉林省的物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现代物流产业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于当前物流资源分属于各个产业部门,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抓紧研究制定适合吉林省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金融、保险、海关、交通、公安、信息、环保、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参与物流市场的运作,形成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管理和制度环境。要改变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在对现有管理机构进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设立由省发改委牵头、商务厅及相关部门参加的一个跨产业的、专职现代物流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充分履行政府对现代物流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
  
  二、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
  
  物流产业信息网络建设
  吉林省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应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得到扶持,也包括银行低息贷款、财政贴息等做法。同时,在物流项目建设中尽量减少地方的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减轻项目的负担,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投资。除此之外,在物流产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大型基础设备等其他物流基础设施上政府也应有强有力的扶持政策。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硬件软件必须同时进行、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标准化、物流过程的规范化、互联网的普及化。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在现有基础上以扩大信息容量、提高传输速度为重点,进一步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实施企业上网工程,迅速搭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化经营优势。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系统资源整合提供支持,沟通企业群体之间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促进协同工作及协同经营机制的建立。
  
  三、尽快建立全省物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1)建立物流行业代码。现在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还没有代码,行业代码是一个行业正式纳入国家市场管理的标志之一。行业代码的建立,可以为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加强物流市场管理以及为政府实施管理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创造条件。
  (2)建立正确的准入机制。当前,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出物流企业的准入标准,造成物流企业良莠不齐。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在准入市场标准方面作出规定,比如,注册资本不少于规定标准;有相应的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包括运输工具、仓储设施及信息系统;人员结构要具备若干个有学历、职业资历和经历的专业人才;在运输、仓储物流行业有一定的信用度等。
  (3)完善退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企业能进能退。企业提交的停止营业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将所有遗留工作完成后,物流企业才能正式停业,以保证所服务的企业

不受业务、资金和信息的损失,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四、加快促进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步伐,提高物流供应能力
  (1)在各行业中建立起示范性物流企业。由各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在本行业内确定若干个物流示范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使之逐步转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成为有能力的物流供应商。
  (2)政府或行业协会牵线搭桥,让部分有能力的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嫁接,改造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不仅解决资金短缺、设备与机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引进物流理念、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相关人才。这是十分有效的做法。
  (3)鼓励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代理企业与工商企业结盟,发展为物流供应商。要引导和扶持省内大型工商企业将物流从核心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对物流业务实施集中管理,进行物流一体化运作。同时,引导和扶持传统运输、仓储、代理企业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优势互补,真正创新工商企业第三利润源,真正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体系。
  (4)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能为现代物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提倡区内企业不要建设仓储设施,而将原材料、产成品的储存、包装、配送交给区内物流企业承担;同时在区内规划建设物流中心,鼓励物流企业进驻开发区,开展物流服务。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发区管委会要做好物流供需双方的协调工作,促进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物流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目前,吉林省物流人才稀缺,特别是专门从事物流信息系统的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匮乏。实践证明,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物流业的头等重要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积极引进国外、省外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立足省内,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一是加快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为了满足当前对物流人才的急需,应当在物流相关行业中(如运输、仓储、代理、信息等)选择一批既年富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相关行业管理经验及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短期、中期培训,跟班作业锻炼等方式尽快使他们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和运作技术,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二是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应确定全省若干个高校设立物流专业,加快大专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快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鉴于我国物流发展较晚,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特别是物流方面经验不足,可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系统,在我省尽快推进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解决我省物流人才不足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吉林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廖素娟.中国第三方物流需求分析[J].物流管理,2008,(3):44-46.
  [2]孔君,等.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8,(3):39-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2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