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环境效应关系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简玲玲 黄人杰

  摘要:新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背景下,探索在环境资源的约束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引致的技术进步,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生产率增长、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就产业结构变量的指标选择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约束
  一、引言
  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环境、资源人口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步显露,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单纯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以消耗要素和资源为代价,具有不可持续性,而技术进步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同时,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生产率的另一重要因素。以钱纳里、库兹涅兹等人为代表的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不同导致了收益率不同,会导致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进而引起其产出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最近几年,为了响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以及应对国际上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比率减排指标。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先就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经济增长进行文献回顾, 然后论述有关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与环境绩效的影响机理,最后就产业结构这一指标的选用进行总结。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研究回顾
  马建堂(1990)、原毅军(1991)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机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了导致各产业增长率和国民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刘伟(1992、1995)得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工业制造业的结构性扩张, 无论是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者是技术进步、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郭克莎(1993)通过分析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将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联系起来。进入到21世纪,产业结构研究更多地引入了数学化模型, 综合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刘伟和李绍荣(2002)研究表明, 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 但是单纯依靠第二产业的结构扩张最终会使经济陷入倒退。刘伟和张辉(2008)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十分显著,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张军、陈诗一(2009)通过估算工业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发现1992年后,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要素投入增长。在进一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后发现, 行业间要素重置对我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乃至工业增长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工业行业的结构调整主导了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的总体走势, 并造成了不同行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显著差异。郑若谷、干春晖和余典范(2010)根据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特征,将产业结构和制度引入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中,探讨了产业结构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制度不仅对经济规模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生作用,影响其产出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然而,上述这些研究并没有把产业结构升级与减少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偏高。由于自然资源供给和碳排放问题日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学者们开始在自然资源供给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下进行产业结构的研究。张岩贵(2004)讨论了因我国资源供给瓶颈制约而将出现经济增长极限,其根源在于只重视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金碚(2005)分析了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工业发展,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必须实现消耗资源为主的技术向节约资源的技术突变。涂正革(2008)分析了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刘伟和蔡志洲(2008)研究了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的变动来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两种约束下的产业结构问题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三、结构红利假说
  库兹涅兹(1997)认为,要获得人均产出的高增长率,必要前提是生产要素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充分流动,这一理念可以表述为结构红利假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结构红利假说”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Salter(1960)最早采用了英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英国制造业行业的要素流动显著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在国内方面,郭克莎(1993),胡永泰(1998),蔡昉和王德文(1999)对我国农业、非农业和三次产业之前的要素流动对生产率的增长进行了研究,肯定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郑玉歆(1993)的研究表明,1980—1997年间我国制造业行业的结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而吕铁(2002)却发现1980—1997年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劳动力流动对生产率增长影响不大。李小平和卢现详(2007)对发现我国制造业在1985—2003年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原因是资本和劳动力并没有向高生产率或高生产率增长率的行业流动。李小平和陈勇(2007)检验了1998—2004年期间我国省际工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发现劳动力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资本转移对生产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军、陈诗一和Jefferson(2009)发现了由工业结构改革引致的行业间要素重置对改革开放期间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乃至工业增长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即结构红利假说是显著存在的。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效应
  魏楚和沈满洪(2008)对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的研究中发现,以“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能源效率,对节能减排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万永坤等(2011)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发现第三产业增长对污染物的影响仅次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最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逯元堂等(2011)基于环境视角,从环境基尼系数与效应分解两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成效。结果表明,尽管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污染成效并不显著,工业排污的不公平性依然较大。
  五、产业结构的指标选择
  魏楚和沈满洪(2008)基于第三产业相对第二产业而言能耗低而产出较高,所以选择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各地GDP中所占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特征。虞义华(2011)在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时,产业结构变量同样使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胡初枝等(2008)根据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并结合我国统计年鉴划分产业结构,具体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通讯、商业批发与零售和其他服务业,并以各行业的GDP占全国GDP比重定义产业结构。刘新宇(2008)以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定义产业结构。
  上述文献的共同点是使用三次产业间产值的比重对产业结构进行描述比较。由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能效与污染排放强度不同,因此以这种变量设定可以简单有效地衡量产业间产值比重的变动对能源消费或者污染排放量的影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反应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最基本指标,同时三次产业比例大小也反应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指标的数据来源较为容易,测度方法成熟,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与方向选择不同的产业比重来表征产业结构变量。
  参考文献:
  ①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J].工业经济,2009(2)
  ②胡初枝等. 我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J].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③李小平,陈勇.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J].统计研究,2007(7)
  ④李小平,卢现详.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5)
  ⑤魏楚,沈满洪.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J].世界经济,2008(1)
  ⑥万永坤等.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C].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2011
  ⑦虞义华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
  ⑧张军,陈诗一.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7)
  (简玲玲,1988年出生,河南信阳人,暨南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规划。黄人杰,1987年出生,广东湛江人,暨南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经济增长与规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59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