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2年前三季度湖北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开斌 李波伟

  前三季度,面对国内外需求疲软、市场环境趋紧等挑战,全省工业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区间,总体呈现“底部盘整、缓中趋稳”的特征,多数市州较快增长,经济效益小幅回升。当前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外需乏力与内需不足并存,稳增长与调结构矛盾交织,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当前工业经济运行表现出新的趋势和特性,需要高度关注较快增长持续性,正视机遇挑战叠加性,把握动力转换性,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巩固向稳趋势,奋力推进工业经济新的跨越。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积极应对艰难曲折经济形势,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调结构,工业增速仍保持在较快增长区间,“底部盘整、缓中趋稳”态势更加明显,主要特点如下。
  1、从增速看,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延续底部盘整态势。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744.1亿元,比2010年全年规模多出607.6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4.6%,环比放缓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1位、中部六省第3位。9月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817.6亿元,比上月多出54亿元;增长11.8%,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2、从结构看,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调整改善趋势明显。一是轻工业增长20.6%,环比加快0.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1.8%,环比放缓0.6个百分点,轻工业所占比重提高到34.3%。食品工业总量规模超过汽车行业,成为全省第一大行业。二是消费品工业增长20.8%,快于原材料工业(13.9%)、装备制造业(10%),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到41.9%。三是六大高载能产业增长12.8%,低于全省工业1.8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下降到31.7%。
  3、从区域看,大部分市州增长较快,中心城市增速居前。17个市州中有16个保持两位数增长,14个增长16%以上。武汉增长14.5%,增速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副中心城市宜昌、襄阳增速分别为16.9%、1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23.4%。仙桃(17.9%)、天门(17.7%)、孝感(17.5%)、潜江(17.2%)、黄石(17%)增速居全省前列,黄冈、荆门、荆州、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增速在16%以上。
  4、从产品看,多数产品实现增产,消费类、农资类产品增长较快。全省重点监测的470种产品中,326种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大米、家俱、化肥等62种产品增幅在30%以上,包装设备、纸制品、发电机组等18种成倍增长。重点产品中,白酒产量50.6万千升,增长36.5%;化学药品11.5万吨,增长41.4%;化肥921万吨,增长30.7%;农药21.8万吨,增长37.8%;光纤光缆2060万芯千米,增长1倍;汽车115.1万辆,同比持平;水泥7202万吨,增长8.5%。
  5、从企业看,股份制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增速保持领先。分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011.8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提高到59.5%,增速达到18.2%,高出全省3.6个百分点。不同所有制企业增速差距扩大,民营企业增速达到23.3%,快于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17.5、14.8个百分点。
  6、从后劲看,工业投资增势较好,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投资5206亿元,增长36.3%,环比加快0.9个百分点,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7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45.9%。技改投资完成1621亿元,增长20.7%。制造业完成投资4631亿元,增长39.4%,其中专用设备、汽车、医药、食品行业分别增长71%、63%、58%、42%。
  7、从效益看,利润增幅稳步回升,去库存化进程加快。1—9月,全省工业主营收入22047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1036亿元,增长7.5%,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全国下降1.8%。湖北省连续5个月回升,实现税金958.1亿元,增长13.6%。9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1032.9亿元,增幅由年初20.6%回落至13.1%,企业去库存化速度加快。
  8、从要素看,煤电保障有力,电力正常有序供应。1—9月,全省发电1720亿千瓦时,增长8%。由于今年来水情况较好,水电累计发电1090亿千瓦时,增长24.6%;火电629亿千瓦时,下降12.3%。全社会累计用电1129亿千瓦时,增长3.1%,其中工业用电762亿千瓦时,下降2.1%。9月当月,工业用电量73.2亿千瓦时,下降10.1%。10月8日,全省14家统调电厂存煤421万吨,可供40天以上正常用量。
  二、主要行业运行情况
  1—9月,全省41个大类行业中37个实现增长,31个保持两位数增长,18个增速超过20%。主要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汽车行业持续低位运行。汽车产销低迷状况未见根本好转,近几个月当月产量保持11—13万辆之间,受日资企业东风本田、风神襄樊减产等方面影响,9月份产量12.7万辆,下降4.8%。1—9月,汽车累计产量115.1万辆,同比持平;分车型看,轿车、越野车产量增长15.1%、28.5%,客车、载货车产量下降15.3%、14.1%。1—9月,汽车行业完成增加值843.2亿元,增长4.8%,环比放缓1.9个百分点。
  2、食品行业保持高位增长。在旺盛需求拉动下,食品行业完成增加值951.1亿元,超出汽车行业跃居规模最大产业,占全省工业的14.1%,增速达到21.3%,但在过去几年高基数上增速有所放缓,同比下滑8.7个百分点。分子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保持23.4%的快速增长;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分别增长18.8%、17.8%,增速同比放缓11.8个、20.3个百分点。
  3、石化业内有升有降。石化行业完成增加值652.6亿元,增长13.7%。分子行业看,化工行业增长17.6%,占石化行业的64.7%,主要靠农化工发展拉动,化肥和农药产量增长30.7%、37.8%;橡胶塑料行业增长22.2%,占石化行业的19.2%;石油加工、石油开采业增加值分别下降9.1%、1.2%,主要是由于成品油价格波动所致。   4、机械行业转为平稳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增长,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下游市场需求不足,行业逐步转为平稳增长。全行业完成增加值637.9亿元,增幅由同期的24.7%放缓至13.9%。分子行业看,专用设备制造业保持20.6%的较快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放缓至16.6%,数控机床、锅炉减产48%、24%;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2.6%,其中家电产品热水器、洗衣机产量增长13.6%、12.6%,冰箱、空调减产22%、5%。
  5、钢铁行业产品量价齐跌。今年全国黑色金属类原材料购进价格下滑6.2%,对行业成本压力有所减轻,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和整体产能过剩,钢厂和贸易商库存增加,钢材价格延续下滑走势,9月末鄂钢钢材出厂均价3600元/吨,同比下降1100元/吨。全行业完成增加值387.6亿元,增速仅3.4%。多数企业实行停产限产,全省铁、钢、材产量均出现下滑,粗钢产量2110万吨,下降4.5%;钢材产量2679万吨,下降1.7%。
  6、纺织行业增速势头较好。沿海产业转移带来一批新增长点,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较快发展。全行业完成增加值469亿元,增长23.8%,同比增加3.7个百分点。子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纺织、服装、化纤分别增长25.2%、20.5%、23.6%。
  7、建材行业高位缓行。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回落压力下,行业完成增加值399.2亿元,增长20.9%,增速较一季度放缓6.1个百分点。分子行业看,陶质砖、混凝土、石材表现良好,产量增长81%、45%、24%;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放缓至8.5%、9.1%。鄂东水泥价格(32.5级)235元/吨,较上半年有所回升。
  8、电子制造业增速回落。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提速,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行业缺乏大增长点拉动,增速自5月以来持续放缓,完成增加值223.9亿元,增速由上年同期的25%放缓至10.7%。光缆、手机产量增长110%、36%,计算机、显示器产量下降86%、8.6%。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极为复杂严峻,表现在外需乏力与内需不足交织,稳增长与调结构压力矛盾交织,工业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是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底部振荡反复,由年初的17.6%回落到上半年的15.6%,前三季度增长14.6%,近三年来首次低于15%,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二是重点产业分化明显。纺织、食品、医药、建材行业保持20%以上较快增长,其中纺织、医药增速快于上年,机械、化工、电子增速在15%~20%之间;钢铁、汽车等行业出现较大波动,增速同比回落近30个百分点。三是先行指标表现不佳。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仍处于50%的荣枯线之下。9月份全省工业用电增速回落,当月制造业用电下降10.1%,电力统计的20个制造业行业中11个下降。
  2、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一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在前期刺激消费政策退出后,汽车、家电行业需求降温、库存增加,部分重点产品减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作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原材料和周期性产业需求减弱,钢铁、建材行业增速同比放缓28、10.8个百分点。三是重点企业出口下滑。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部需求极度乏力,武钢、冠捷显示、青山船厂出口均下降30%以上。
  3、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加大,突出表现在:一是产品价格下滑。9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同比下降0.9%,已经连续4个月下跌,近三成工业行业产品价格下跌,其中有色、钢铁、纺织行业分别下跌10.1%、6.5%、3.8%。二是成本快速上升。1—9月,全省工业主营业务成本上升15.4%,其中企业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增长22.6%、20.1%、37.1%。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各项成本难以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有增无减。三是企业资金紧缺。金融调控政策有所松动,但信贷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较高、审批手续繁杂,应收账款占用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四是企业亏损上升。由于资金、电力、人工、土地等成本增加,而产品价格出现下滑,企业销售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2%下滑至4.7%,亏损企业亏损由85亿元上升至117亿元。
  四、工业经济运行走势评析
  今年以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工业经济增长内涵表现出新的特征,主要经济指标总体较快,但多数同比放缓。未来走势如何,需要从经济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上把握,高度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特性,采取措施巩固向稳向好势头,实现做大总量和做强实力双重目标。
  1、关注较快增速持续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宏观经济加快步入转方式、调结构的阵痛时期,全国经济连续9个季度放缓,湖北省工业经济也反映了这种变化,逐步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时代。今年湖北省增速缓慢回落至15%上下,与“十一五”增速均值21%相比明显放缓,但仍高于“十五”前三年增速的1.8—2.3个百分点,也大幅高于“九五”平均增速。由于过去数年基数迅速扩大,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2006年增长4个百分点。由此观之,湖北省工业仍然在较快增长区间,工业化中期加速趋势仍没有改变。这一轮工业增速适度放缓,由高速增长向较快增长转变,有助于为调整经济结构腾出空间,为保持长时间较快增长打下基础和积蓄后劲。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加快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实施,抢抓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工业投资高位增长,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竞相发展,“四化”并进,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发展大气场逐步形成,“十二五”时期增速仍有望保持在较快区间运行,增加值增长13%以上仍然可以期待。
  2、关注机遇挑战叠加性。当前工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多重矛盾交织。从挑战看,既有国际经济危机深层次影响,又有国内进入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既有工业结构层次不高不优、调结构和转型升级内在要求,又面临人口红利削弱、运行质量效益下滑、多种成本上升等方面压力;既有短期保增长、做大总量重任,又面临周边省市你追我赶的区域竞争。从机遇看,既有本土企业不断壮大动力,又有承接产业转移机遇,有利于做大总量规模;既有消费需求扩张和城镇化加速增量市场,又有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机遇,为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契机,为新兴产业培育打开了空间。湖北工业步入发展新阶段,正处于多重机遇和矛盾叠加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正处于“黄金十年”战略机遇期,既有发挥资源禀赋和成本的比较优势,快速做大总量;又可以抓住创新驱动机遇,推进结构调整,抢占新兴产业前沿阵地,后来居上,赢得后发优势,将做大与做强并举,两步并做一步走,推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3、关注增长动力转换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是对全球经济运行的一次重大修正,也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长动力转换加快,成为湖北省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眼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政策性刺激拉动向自主增长转变。刺激政策为使我国免受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相对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系列政策退出后,市场力量逐渐成为增长的主导力量,汽车、电子、建材等受惠于刺激政策的行业,在经历政策退出后回落调整的转换时期,多数行业已经见底部特征,重拾相对平稳走势的迹象更加明显。食品、纺织、医药等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行业,特别是内需型、消费型行业保持相对平稳增长态势。二是由较为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于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依靠资本和劳动力两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路径无法继续保持我国工业的竞争力,增长动力必须尽快转换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全要素生产率上来,集约型增长才是制胜市场的根本出路。三是由传统产业拉动向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拉动转换。传统产业多数处于产业低端,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的问题,面临去产能化、去库存化的双重任务;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等多重力量引领下,发展方兴未艾,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四是由外向先导向内需主导转换。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内需已经成为保持下一轮经济较快增长的主导力量。内需将会进一步释放,城镇化加速,增长主要力量将会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投资和消费拉动转换,湖北省作为内需市场前沿阵地,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机遇。市场主体需要在市场、管理、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将着眼点由过去优先满足出口及与出口配套,转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并将更多要素和精力投入到内需上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将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依托创新驱动力量,促进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进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责任编辑:张琼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63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