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蜂鸟与挂钟在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交错象征运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阮霄羽

  摘要:“交错象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颖艺术手法,是一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立体化非常规且平凡简易的事物中,“似此实彼,交叉融合,遥相呼应,各奔东西”,让人感受到另一番风雨情枝叶茂的人生旅途之叙事方法。
  关键词:蜂鸟;挂钟;《本杰明・巴顿奇事》;交错象征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271-02
  
  一、交错象征艺术手法浅析
  这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颖艺术叙事手法。交错象征即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将常规与反常规正思维与反思维等,以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来表现其中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的特性是在个性中半透明式地反映着特殊种类的特性,或者在特殊种类的特性中反映着一般种类的特性……最后,通过短暂,并在短暂中半透明式地反映着永恒。”[1]交错象征,似时正时反时交时错地写字绘画,更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反思深思联思,奇效无穷。
  交错象征也具有重复与持续的意义,糅合着意识流的零碎颠倒艺术手法。一个意象不断地呈现和再现,那么该意象就成为一个复合象征,或一个交叉象征(常规式与反常规式象征相融合)或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影视作品中,任何象征手法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品的主题思想紧密相连。象征艺术手法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要求把有限有形的描写对象融于无限的意义之中。“象征隐喻能够含蓄而生动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并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内心感受,往往具有戏剧性显现的艺术作用。”[2]而交错象征则又向前移动一步深入一层,若浓茶似老酒,绕梁三日,后劲十足。
  二、本杰明・巴顿奇事中“蜂鸟”的交错象征运用
  从目前人类掌握的信息看,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影片诸故事情节中多次出现蜂鸟,意味深长。这里蜂鸟的象征意义与挂钟(时间)的象征意义遥相呼应,彼此关联。 蜂鸟向后飞行,与本杰明・巴顿逆向的成长不谋而合,但与其他的一些自然现象或人物事物运行似有交错之感。时间发生的顺序在本杰明身上看似不正常的特性,也表现出了另一方面的自然性与可信性。
  影片亦用陪衬法描写了主人公一些相关人物,比如母亲、父亲、朋友、爱人……母亲奎尼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是她收留了这个“不可能是人类”的婴儿。她把它称作上帝的孩子,说它在此已经是一个奇迹;她把它放进抽屉里还不忘留一条可供呼吸的缝;她在钟声响起时给了它这个“本杰明”的名字(钟的英文是“BEN”);她会在他的轮椅接近台阶的地方把他拉回;她会在他因贪玩一整天不回家而吓到哭;她愉快地迎接他每次回家,并给他一个又一个拥抱,她表现了的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父亲的角色在片中也有几个不同的类型。本杰明的父亲刚答应妻子要给孩子一个家,转身却将他抛弃,原因是这个丑陋的不像人类的家伙夺走了他深爱的妻子的生命。他害怕他可怖的样子,他逃避责任。而本杰明离开妻儿的原因是害怕自己成为她们的拖累。他要给孩子一个父亲而不是一个玩伴,他希望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可他的责任就是离开,给孩子正常的生活。很幸运的是,本杰明的第一次喝酒是和父亲一起,并且用自己赚的钱请他。他的女儿可没那么幸运了,只能在父亲去世以后才发现父亲给自己寄的明信片。
  《本杰明・巴顿奇事》里面,当那只蜂鸟飞过大洋,飞过飓风的时候,也带动着人们的心一同飞回了过去那一幕一幕幸福的时段,欢快的童年,尽管也夹杂着一些痛苦和不幸。即使反向而生的异人,跨洋的蜂鸟,在多如恒河沙数的生命中,能看到想到传述自己等闲波澜的,也只是屈指可数的吧。这正是影片的选题、叙事、交流和播放的可贵之处。
  那些猝不及防的照面,惊心动魄的岁月,以毕生勇气说出的“话语和句子”,拼命记住的悲伤和幸福,金石可镂,惊天动地,也只不过是寥寥数人的风天海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过去的事件似清非清似记非记,庸庸碌碌草木一生,而那些头脑较为清醒始终深刻记得这一切的人们,也终会慢慢地老去……。
  尽管蜂鸟的大脑最多只有一粒米大,但他们的记忆能力却相当惊人。其实蕴意着,虽然时间飞快逝去,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的事件是不会被遗忘的。蜂鸟虽然渺小,但顽强追求着他有限生命里的意义。无论是穿越海峡的女子,还是遭雷轰劈数次的老头;无论是怀抱艺术家梦想的船长,还是曾经横渡英吉利海峡未果的本杰明・巴顿初恋的中年女子;无论是因为车祸粉碎了舞蹈家梦想的黛西,还是心怀慈悲的黑人妈妈奎妮,他们的生命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小片段。蜂鸟在这里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在漫漫航行的海面上,船员几乎全部死亡后,本杰明看到了蜂鸟在辽阔得不可能生存的海面上依然飞行,作者在叙述完某段故事后,黛西看见了蜂鸟在模糊不清的风雨中依然奋力搏击之身影。每当做完了该做的事,准备踏上一条新的道路时,每当有人死去时,蜂鸟就会出现。一段故事结束,新的一段故事又将开始……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类发展史的其中内容和片断[3]。
  三、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挂钟”的交错象征运用
  常态下,第一时空是我们生活的时空,物理学上的第一时空概念是绝对时间及绝对空间。第一时空观念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点。而《本杰明・巴顿奇事》故事设定的是一个生来患衰老症的男子本杰明・巴顿,当所有人的生命都以自然衰老的状态经历着生老病死时,只有本杰明・巴顿的外表是从老年往婴儿倒退方向成长。上帝似乎给本杰明・巴顿上了一根逆弦――正如影片开始时那个倒流挂钟的意象。
  美国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这似乎暗示了时间的力量,更令人想入非非地以为,谁掌握了时间谁就可以掌握未来。然而对于当时最伟大的钟表匠之一的美国盲人来说却并非如此,他擒住了时间,将它装进他的挂钟,但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也把自己似乎不大可能实现的强烈意愿揉了进去,他已然为自己开启了一个无法预知但有时在潜意识中又是十分清晰且曾经拥有过的“未来”。这不能不说他是和时间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尽管这个玩笑也许并不轻松和反其自然。
  在车站上开启和测试他专门为人们设计制作的大型悬挂时钟时,众人聚集仰慕凝心等待。当看到时针倒移时,全场一片哗然,均以为弄错了……当人们返过味来时(知晓了老人的真实用意后),内心即刻受到极大的震撼与伤痛,脱帽低头深陷哀思,同时亦充满了战死的亲人们即将回家之预期喜悦。
  无情流逝的时间从不肯为谁停留,即使这个人曾经完美地将时间收进他的“宝盒”。不过,人们曾经历的征途和故事并不止印证了时间的无情。真理、科学、天才、和平、忠心、关爱、战争、谬论、迷信、野心、阴谋、混乱、残忍、血腥……所有这一切皆随时间钟表的延伸而纠缠在一起,尽管那只是一些假想的流线,但那些故事却曾经真实地发生过,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远未到结束的时候[4]。
  1919年,一战结束,在战争中痛失爱子的盲人钟表匠借为中央车站制作大型挂钟之机,他希望能让时光倒流,让所有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亲人能回到家人身边。“挂钟”在此隐喻人们对抗自然规律的愿望与无法违反自然规律的无奈。人生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许多痛苦悲哀之事,使人难以忘怀,历历在目,人们期望那些因战乱或非正常失去的家人亲人能再次回到自己身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时间对本杰明和黛西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时间的河流在本杰明的身上表现为逆流,他的人生就是那倒着走的钟一样。黛西与本杰明的爱情就像一对相交线,太年轻的时候他们不能在一起,太老的时候他们也不能在一起。这是他们的宿命。85岁的本杰明躺在80岁的黛西的温暖的怀中,他用婴儿的目光注视着黛西那苍老的容颜,此刻他就是婴儿。这种反常倒运式、交叉错断式意象叙事法新奇独特,给人耳目一新、心灵激震之感。
  大水冲倒挂钟隐喻的时间是2005年新奥尔良被台风袭击洪水泛滥之时,和医院里病床上的老太太处在同一时空。挂钟也象征着本杰明的时空,在那一刻,老太太死了,象征本杰明的挂钟也被淹没,一同逝去。
  “我们最后都会去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这是一个关于若干鲜活生命的故事,也是一个城市一片热土的兴衰和一个时代的荣辱简史……一口人们仰视的大型挂钟,凯克先生想让历史倒走,但战争已经发生,倒走只会多制造出一个战争,后来二战的出现果然就有了这种历史倒退的痕迹。听说凯克先生后来独自乘小舟于无际的海面上长久地游去……这是一种漂泊幻觉的朦胧意象。被他“制造”出来的本杰明也追随这凯克先生的朦胧意象,在后来的人生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船上当起了打杂卖力微薪水手(虽然只有一段时间)。
  本杰明的童年是在养老院度过的,也就是说他是在养老院“长大”的,当时他还是个老人的模样。养老院,这也是个特殊的意象,这里最接近生命的终点,可它却是本杰明的起点。这里最常到来的“熟悉的客人”就是死亡。一拨又一拨的人走了,然后新的人再进来,说是生命无常倒不如说是有常,没有人可以避免。但它也常常以令我们惊讶的方式出现。比如教堂里牧师为本杰明和母亲做完祷告,他自己也倒地不起了,但神奇的是,原本不孕的母亲真的在之后怀孕了。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我们不能左右难以评价,不过我们可以尽可能地选择每个人自己度过生命的方式,或平静或波涛或安稳或惊险或常态或奇异或守旧或逆道……。
  本片结尾处,火车站的挂钟被电子时钟取代了,倒着走的时钟毕竟只能拥有人的一生的时间,而电子时钟是不会倒着走的,这象征着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性。无论人们怎样努力,终将无法改变自然规律。规律使然人空悲,心灵多变天自行。
  四、结语
  解读和分析了《本杰明・巴顿奇事》中“蜂鸟”和“挂钟”的交错象征手法之巧妙运用(重点剖析),探讨它们对展示影片的内涵,增加影片的审美情趣的艺术功能,从而揭示影片的深层主题和人物的心灵本质。通过对以上几种交错象征或意象在影片中运用的实例分析,亦说明了该种独特艺术手法对影视情节有着催化作品主题强化观众心灵感应的巨大共鸣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汪耀进.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丛书:意象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3]阮霄羽.乔伊斯及其作品中主人公的道德叛逆与心理成长剖析[J].电影文学,2009,(10):89-90.
  [4]许自强.文艺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