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阎秀芝 刘文平

  摘要: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社会文化诸部分中中起到引领、导向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高校文化成为我们促进社会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我们认为应把握“四个层面”、“三个原则”和“两个渠道”。“四个层面”意为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入手;“三个原则”要求文化建设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社会性原则;“两个渠道”主张牢固课堂和学生社团两大主渠道。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原则;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94-03
  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被认为是人类超越自然的印记,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表现,文化于人之重要性可想而知。高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反映师生共同理想和追求的、具有鲜明育人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甚至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势。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应自觉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用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文化精神教育人、启迪人、引导人,培养真正合格的人才,亦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我院作为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需求的影响下,经历了规模的快速扩张,有原有的几千人迅速扩展到近万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然而我院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建设中重学生日常管理,轻全局规划,重环境建设轻精神文化,重现实发展轻长远战略等状况不利于我院的长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构筑新型的、推动我院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具体说来,我们认为在文化建设中应集中把握“四个层面”、“三个原则”和“两个渠道”。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
  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意识、观念等等。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两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第二层是文物。思想意识必须实物化、表现在实际的实物上……第三层是制度、风俗,是思想观念凝结而成的条例、规矩等[1] 。根据张岱年先生的表述,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文化细分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由这四个层面入手进行我院的文化建设。
  1.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指向人的思想、意识、观念,其重心是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人们在文化上的所有表现,如思维方式的形成、行为的选择、制度的制定,归根结底都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在起作用。因此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价值观”而展开。校园中有三大主体:领导、教师、学生。领导和教师应着力于塑造、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应致力于人格的自我教育和完善。何谓合格人才?学生在校掌握了某方面的技能,有一定的就业能力,不能称之为“合格”。真正的“合格”人才应着重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担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仇春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思想文化秦质,主要是人的完美人格的塑造”。经过高等教育洗礼的人既要能适应社会,又要有自己内心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评判标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不困惑、不随波逐流,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我院作为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技能的培养是重点,也是其他同类院校的发展重心,这毋庸置疑。我院和兄弟院校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在学院发展中把绝大部分资源用于技能训练,忽视了人的发展。如此发展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的工具和奴隶,如马尔库塞所说“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2] 。我们要想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要想成为“示范”,就要使教育围绕“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完整独立的人”进行,并且要使学生意识到人格的教育和完善要贯彻其一生。我们所有的专业学习、人文素质教育、各种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
  2.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主要指学院的基本制度,包括校纪校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壳。制度的设定应明确学生、教师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制度里,学生和教师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被尊重,有幸福感,从而衍生出强烈的责任感,进而形成建设校园的强大合力。目前许多院校制度设置存在的最大弊端是高校行政化现象异常明显,行政机关高于一切,行政人员高高在上,普通的教师、学生要行使自身的权利困难重重,久之则学院内部离心离德,制度不能彻底贯彻执行,学院发展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我院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尤其要引以为戒,首先在制度的设置上要摆正行政部门和教师、学生的关系,行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行政行为、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其次良好的制度一旦形成,不要随意更改,且要保证制度本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服从,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破坏。
  3.行为文化层面。行为文化主要是师生员工围绕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体现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是精神文化的具体展现。行为文化的塑造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积极的思想文化作为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给广大师生,尤其是可塑性较强的青年学生一种优化选择,使他们能够在多元文化并存、碰撞的复杂环境中自我鉴别、善于取舍;二是要辅之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化,并进而形成行为的自觉。人的发展不是完全自然的过程,需要外在的环境约束。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主要处于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的接触较少,对问题的看法较单纯,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尽管了解某些行为是不当的,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仍会随波逐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行为文化层面要双管齐下。
  4.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主指是校园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绿地、花草,是文化的实物化,透过人文景观折射文化内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校园的建筑、设施、绿化,宿舍的管理、服务都是长期陶冶学生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独特的校园建筑、环境布置从根本上看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如我院的路标设置以企业和著名品牌命名,就体现了我院校企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目的。再如我院的校史陈列馆,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更能透过历史体悟我院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改变自身。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不言而教,不会使人产生抵触心理,因而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文化教育。我们在校园环境设置中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小到每一个角落的布置,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都尽力彰显出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文化精神。   二、文化建设的三个原则
  文化的多层次性增加了文化建设的难度,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不能顾此失彼,又要突出重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系统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发挥整体功效。在文化建设工程中切忌随想随作,杂乱无章的做法。具体说来,应该从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到制度文化的形成、行为文化的规范、精神文化的提升,从彰显主体特色的学生文化到教职工文化,从普通教职工到学院领导价值观的确立都要进行全面考虑,整体规划,以期发挥整体功效。
  2.目的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学院的发展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并进而发展为学院的立身之本,不要随大流,并迷失自我。我院的宗旨是培养“高技能的合格人才”,这涉及两个方面:技能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技能的培养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在环境设置上,我们设计了以企业命名的路牌;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我们有自己先进的实训车间和双师型教师,并根据教学需要延聘企业骨干授课;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我们推陈出新,从学生的学期实训到部分班级工学结合,再至创新班、蒂森班的出现都突出了我们对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视。然而我们还应当看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只是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让他们步入社会能找到工作,能生存下去。人不是纯粹的工具,除了要生存下去还要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学院的长远发展。一些名校之所以名声在外,很大程度上和这些名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相关。因此我院在发展规划上紧扣“高技能的合格人才”这一主题。
  3.社会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要注意树立核心价值体系,注意对不良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批判,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旧的文化体系分崩离析,新的价值系统尚未成型。处于蜕变期的社会,信息高度发达而良莠不齐,社会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优秀的、异质的、甚至低劣的思想观念、文化因素相互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复杂的情况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是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教育不可能搞封闭式的训练,因此我们能做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以优秀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作为引导,使其成为校园主流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指导下,培养学生鉴别、选择、取舍的能力,并进一步确立学生积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经得起冲击,保持长久。
  三、两大主渠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进课堂”是针对课堂教育而言,“进头脑”可以说是思想教育要达到的目的。要使思想教育“进头脑”,我们认为要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除了要抓好课堂,还有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以优秀的社团文化影响学生。
  1.打造大课堂,有效利用多学科资源。谈到思想文化的教育,人们通常会想到高校中开展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文化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期望集中于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一是因为一门课程开设时间有限,要发挥长效作用须各方面配合,二是因为这不符合我们提出的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原则。在此我们提出了“大课堂”的概念,即文化的培育不仅鲜明地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还贯穿于各门专业课、实训课、文化素质选修课等课程中。如我院开始的文化素质选修课涉及了社交礼仪、体育精神、英美文化、传统文化等广泛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和文化素养直接相关。再如我们的专业课、实训课在加强专业教育、训练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以诚信、敬业、精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企业精神的教育,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育恰是合格人才的基础条件。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独特的优势,作为高等学院应站在统观全局的高度,合理安排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形成育人的最大合力,切忌厚此薄彼,造成文人相轻的不良氛围,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2.建设高水平社团,培育优秀的社团文化。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社团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社团的影响,我们随机调查了87名同学,运用访谈法针对“你是否参加过社团”和“你参加社团的目的”两个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4.2%的学生参加过社团,关于参加社团的目的,87.3%的学生倾向于锻炼自己,提高能力;10.6%的学生倾向于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2.1%的学生无明确目的。调查的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加入社团的学生较多,社团的影响面广,这要求我们加强对社团的引导,塑造积极的社团文化;二是学生加入社团的目的指向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我们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们提出建设社团的三个举措。
  第一,以学习型社团为目标,发挥导向功能。高校社团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特点。学院可以制定或完善相关的制度,促使学生为了社团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学习,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而暂时放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自我提升,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正如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所述:“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3]。通过学习型社团的辐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进一步优化学风、校风建设。
  第二,确立专任指导老师,完善社团制度。目前我院团委直属的社团大概有30多个,其中专任指导老师5~6人,远远不能满足社团的需求和发展。虽然我们曾有10余名兼任指导老师,但是兼任指导老师只是在社团涉及某一和自身专业相关的项目时给予临时帮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由于缺乏专任指导教师,社团的自发性特点更为明显,没有形成较完善的活动体系和工作制度,进而又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建议依据自愿的原则,为每个社团配备1~2名责任心强、有兴趣、有激情的专任指导教师,兼任指导教师可根据社团需要随机增减,并把教师的社团工作计入工作量和绩效考核。在社团中教师作为引导,社员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制定较完善的工作章程和活动体系,推动社团的良性发展。
  第三,提高社团自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供给大学生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如各种演讲赛、辩论赛、歌咏赛,高校艺术文化节、五四青年节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展现自我,发挥个人特长,创造性、潜能等得到充分挖掘。另外社团成员在筹划活动的过程中,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院应充分认识并利用社团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宏观指导的同时,尽量把具体工作放手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团文化因其广泛的群众性,明显的自主性,独特的开放性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社团的影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多渠道促进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心灵与境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2]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8.
  [3]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责任编辑 陈 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4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