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红艳

  摘要:根据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发现贵州省的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并且滞后趋势加强;从非农就业结构来看,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与就业结构间却逐渐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96-02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结构转变与城市化互动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而且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找出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现实关系,并加以协调改善,使之往更利于城市演变的方向前进。
  一、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向城市集中、城市区域向外围扩展,乡村区域变成城市区域,最终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低层次部门向高层次部门流动,即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众所周知,在工业化的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在工业化的中期,是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阶段和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阶段,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工业就业人数随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时城市化的演进不再主要表现为工业比重上升的带动,而更多地表现为由工业化带动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从就业结构还是GDP结构来看,在上升到40%左右后,将缓步下降,与此相应,城市化的速度亦有所下降,并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也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二、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阶段分析
  在不同的时期,产业结构和城市化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我们利用1952―2008年的数据对二者的变动进行研究(图1),可以将其变动划分为三个时期。本文的数据除了1979―1999年的城市化率外,均来自历年的《贵州统计年鉴》。城市化率通常采用的是城市人口比重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但是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变化较大,因此,1979―1999年城市化率的数据本文采用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贵州省城调队提供的调整数据(当代贵州,2003.3),这种数据经纵向和横向比较,基本符合实际,并能前后衔接。
  (一)贵州省城市化积极响应产业结构变化阶段(1952―1962年)
  这一时期分两个阶段:(1)1952―1960年,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出现第一产业快速下降,由68.4%下降到37.5%,第二三产业迅速上升,分别由18.6%、13%上升到41.4%、21.1%。 贵州省的城市化水平对应产业结构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由7.2%增长21.9%,增长了近14.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城市化水平由14.42%增加到20.74%,增长幅度低于贵州省。(2)1960年后,第一产业快速上升,1962年上升到66.6%,第二三产迅速下降,分别下降到1962年的17.7%和15.6%。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也随着出现下降,到1962年仅为12.4%。
  这一阶段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强正相关,而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这一阶段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开始和结束。1958年在全国开始了大炼钢铁运动,使得一产迅速下降,二产迅速上升,城市化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1960年这种思想得到纠正,使得二产逐步下降,城市化水平也随之下降。分析表明,此阶段贵州省的城市化水平积极顺应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表1)。
  (二)贵州省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阶段(1963―1978)
  1963―1978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波动较大,总体上来说,第一产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第二产业呈现上升趋势,1972年第二产业达到40.2%的高比重,这主要归功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贵州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64―1976年,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8.9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4.24亿元,相当于1950―1963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的3.49倍。初步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而此阶段,贵州省城市化并没有迎合产业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城市化水平在12%左右,上下幅度不超过1%,波动趋势不明显。
  从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比较,可以看出,在此阶段城市化水平变动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与其他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时期,贵州省由于三线建设,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工业发展主要集中于重化工业,承载非农劳动力较强的轻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因此,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转变对贵州省的城市化支撑并不强。城市化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响应作用明显弱化。
  (三)贵州省城市化快速响应产业结构变化阶段(1979―2008)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第三产业迅速上升,由1979年的17.3%上升到2008年的41.3%,几乎与第二产业持平。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相适应稳步上升,至200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29.1%。
  从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分析来看,城市化水平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与前一时期比较,该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相对突出,并且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的回应程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38),说明贵州省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关联程度,对非农产业化率的拉动体现在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上。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以及城市新区开发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空间载体支撑。
  三、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阶段评价
  我们分析了贵州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形成原因,下面我们利用学术界最为广泛应用纳里修正模式来进一步分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否协调。
  从产业结构看:1952年贵州省非农产业比重分别相当于钱纳里修正模式的第1级水平,钱纳里修正模式中与这个阶段相对应的城市化率为12.8%,而贵州省在1952年的城市化率为7.2%,相比之下,贵州省的城市化水平是明显滞后的;在1978年、2008年,贵州省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0.68%和83.6%,分别与钱纳里修正模式的第3级、第7级水平相当,但钱纳里修正模式与此相对应的城市化率为36.2%和60.1%,与此相比,贵州省城市化率分别低约24.1个和31个百分点。可见,在以产业结构作为比较基准的前提下,贵州省的城市化水平是严重滞后的,并且滞后趋势加强。

  从非农就业结构看:1952年和1958年贵州省非农就业比重分别为11.7%和41.6%,大体相当于钱纳里修正模式的第1级和第3级水平,而同期贵州省城市化率相应滞后于钱纳里修正模式分别约5.6和16.1个百分点。1978年以来,贵州省非农就业比重最高不超过30.7%,相当于钱纳里修正模式的第1级水平,同期贵州省城市化率大体上高于钱纳里修正模式水平。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与就业结构间逐渐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
  四、结论及建议
  贵州省的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积极响应阶段、滞后阶段和快速响应阶段。从产业结构看,贵州省的城市化水平是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变化的。从产业就业结构看,改革前城市化水平是滞后的,改革后城市化水平能够跟上产业结构的变化,二者间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总体来看,贵州省城市化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着偏差,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演变,并且这种滞后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在产业就业结构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协调性。但是应该注意到,这种协调是建立在第三产业较低的就业吸纳能力上的。因此,贵州省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并且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宗旨。
  建议:(1)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产业调整力度。贵州省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在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加强产业结构及其各自内部结构的调整,对传统产业应提高产业技术构成、提高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结构优化升级。但是由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所以在制定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政策时,既要考虑到城市化推进的必要性又要使其与产业结构演进现状相适应。只有充分发挥二者的联动机制,产业结构才能不断合理化、高度化,城市化才能充满动力,经济才能持续发展。(2)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为此应有步骤地消除城乡制度差异,为农业劳动力和各类人才的转移就业建立一个平等的制度平台。城市化可以吸引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有步骤的消除城乡割据以改变长期以来困扰我省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状况。
  
  参考文献:
  [1] 李培祥,李诚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时序阶段分析[J].经济问题,2003,(1).
  [2] 刘西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3] 曾芬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9):31-36.
  [4] 赵显洲.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9).
  [5] 沈丽娟,任建兰.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6] 刘向阳,金东来. 江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2).
  [7] 刘艳军,李诚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J].地理学报,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