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能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 颖

  提要本文以陕西某高校为例,从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现状出发,分析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就提高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能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能;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尤其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教学仪器设备的指标性要求,全国各高校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添置各种类型的教学仪器设备。以陕西某高校(以下简称A校)为例,仅2007~2009年三年间,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值就增加了7,737台件,价值5,758万元,平均年递增26.5%。然而,由于在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使用管理、运行经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使用效能低下,甚至闲置。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
  
  一、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现状
  
  截至2009年底,A校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772台件,总值为12,112.27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49台件,总值1,057.06万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38台件,总值3,512.73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占设备总值的37.73%。可见,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所占的资产总值比重却很大。因为数量不多,所以有条件管好;因为价值很高,所以有必要管好。
  通过调查发现,除外语、大学物理、计算机、体育等基础实验室的设备利用率较高之外,其他院系的实验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比较低,甚至闲置。另外,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如A校现有高效液相色谱仪3台、非线性编辑系统2台,各院系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物资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相当一部分大型仪器设备闲置的时间过多,利用率很低,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二、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的原因
  
  1、论证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学校个别单位在购置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前,只考虑本单位使用上的便利或某个研究课题的临时需要,没有认真了解全校及学校周边地区同类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使用状况,没有对该设备购置后的使用效益、人才梯队建设等进行严格的预测分析,导致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后因科研课题的完成、专业方向的改变、人才梯队的匮乏、运行维护费用不足等原因,致使贵重仪器设备闲置不用,造成资源浪费。
  2、管理不科学导致使用效益低下。过去,A校国资处设有试验管理科,专门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以及人员待遇、考核等,自从实行财务分级管理以后,设备固定资产归国资处管理,设备实物归实验室管理,人员归院系部管理,实验教学归教务处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比较分散的局面,造成设备管理、运行、维护、人员待遇相脱节;其结果是导致仪器设备失去了资源公共平台,院系之间由于条块分割,缺少协同,资金来源多样,一些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极低。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表明,我国部分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率只有60%;原国家教委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全国高校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我国高校实验室的设置绝大部分是根据课程和教研室来设置的,所以数量过多、规模过小、水平较低,这种小而全的体制使每个院系各自为政,仪器设备“自有化”,只能方便自己,别的院系想用它则也难,甚至宁愿闲置也不愿给他人使用。然而,大型仪器设备的许多高级功能是在多机联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功能的开发必须要有其他大型仪器设备的配合,虽然整个学校大型仪器设备为数众多,品种齐全,但被分割在不同的院系实验室,无法产生互补效应,其综合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大型设备的各种高级功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3、试验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一方面由于高校对实验室工作存在偏见,试验技术人员长期不受重视、待遇偏低,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致使部分人员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或者研究生毕业以后即转入教师行列;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高校实行财务分级管理,二级学院经费包干,人员待遇和人事变动归二级学院自行管理。二级学院为了减少开支,压缩试验人员编制,有些甚至聘请临时人员,换人频繁,从而造成试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严重缺乏,导致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开发和挖掘力度不够。
  
  三、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建议
  
  1、制定严格的论证审批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是整个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大型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工作的开端。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因此论证工作要做到方法科学、程序规范、过程透明、民主决策。各单位应根据学校及学科的长远发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拟购仪器的型号规格、技术指标,同类仪器的性能价格比较,仪器设备的用途及购置的必要性、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同类仪器在校内外的分布及使用情况,运行维护费来源,管理方式、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避免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后的闲置与浪费。
  2、构建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从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现状来看,A校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38台件,总值3,512.73万元,占仪器设备总值的37.73%。可见,高校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中,没有大型贵重仪器的支撑和保障,几乎是寸步难行。因此,对于占有高校大量投资的大型仪器设备,如何利用从而为教学科研服务,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刻不容缓。建设“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是高校创新体系5个方面的要求之一。对现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按照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优化组合,彻底改变以往“封闭自守,各自为阵”的思想,建设“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硬件支撑作用。大型仪器设备在满足本校使用的基础上,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减轻学校设备运行负担,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3、建立优质资源有偿使用与无偿调拨机制。打破贵重仪器设备占用的无偿制和终身制,实行仪器设备有偿占用制度,谁占用谁就要支付占用费,把管理贵重仪器设备的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管理机制上促使各单位改变过去重买轻用的现象。以有偿占用和无偿调拨促进设备的使用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经济手段调控贵重仪器设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大型设备在校内的科学布局和合理流动。
  4、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一台再精密、再先进的仪器,如果没有专心致志、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关键。首先,要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鼓励那些具有深厚业务基础,且长期从事科研和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仪器管理人员队伍中,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实验师资格的“双师”型后勤保障队伍;其次,应优化岗位结构,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待遇,合理利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管理人员搞好仪器的开发、改进与维修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的潜能;与此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大型仪器为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服务,为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服务;第三,加强对仪器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他们去听相关的基础课、专业课,安排他们参加大型仪器展销会、专业技术讲座或相关仪器操作与维护培训班,争取多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技能,进而造就一批懂教学、有技术、善管理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四、结束语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是一项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通过各高校对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措施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的大型设备利用率将大幅提升。作为仪器设备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仪器管理的重要性,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效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益创造条件,从而达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其涛,李田勋,李佩贤,赵仁宏.提高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措施分析.生命科学仪器,2007.5.5.
  [2]刘云珍.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几点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
  [3]周松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初探.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7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