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建议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新宇

  【摘 要】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投入不足、外源融资渠道不畅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商业银行观念、改进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截止到2006年10月,我国中小企业有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59%,上缴税收占50.2%。作为六成GDP的创造者、七成就业的吸纳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活力源头之一。与此相矛盾的是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其他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中小企业在稳定经济、容纳就业、出口创汇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枢纽,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严重不足,融资难题成为困扰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筹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投入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还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因而,中小企业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等内源融资方式作为其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份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2)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不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此外,民间借贷因为资金成本高、融资渠道狭窄且资金量有限而具有较高的风险,客观上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缓解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对策
  (1)转变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及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一是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要打破以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作为贷款标准的认识误区,除总行外,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的二级分行也应尽快分离和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二是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三是从政策上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可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对于向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实行诸如冲消坏账和补贴资金等措施,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加强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意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3)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筹资渠道。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单一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主要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阻碍了创业投资尤其是本土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快速发展,大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来源匮乏而使发展势头受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极其不利。另一方面则导致国内相当比例的创业投资企业转向海外创业板或其他市场上市,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严重流失。
  参 考 文 献
  [1]李辰颖,杨海燕.CEO声誉受哪些因素影响:理论与实证[J].当代经济管理.2012(3)
  [2]王浩,韩志兴.高管团队长期薪酬差距影响因素[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8)
  [3]常菲,单晓光.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1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