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滨生

  在新闻战线工作已经十五年了,自己做过多少次新闻采访早已记不清了,但是仍然铭刻在心的几次重大采访经历却让我认识到,采访的成功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三分写、七分采”。
  采访就是与人打交道,而当你面对一个陌生的采访对象时,自己如何更快地进入采访状态,如何让对方更好地适应你的提问,适应摄像机,如何从对方滔滔不绝的讲话中发现闪光点,准确把握你所需要的信息,这一切过程需要注意下面两个技巧。
  一、事先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是采访成功的重要基础。
  经常会看到采访的记者拿起话筒,面对采访对象却不知从何说起,不知道该如何提问,这并不是记者的功力不够,而是事先的准备不足。练武功的最高境界是内功高,而事先的案头准备工作就是内功。准备不足,不仅难以应对采访,更难以成稿,采访结束后你会发现,得到的信息量很少,根本无法成文。
  2002年我接到一个报道任务,就是针对报纸上大量的抗癌药物的虚假广告宣传进行调查。为了完成好这个报道,我首先向一位多年来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肿瘤专家求教,了解各种肿瘤的特性、症状和治疗方法。同时,收集各类媒体上有关治疗药物的报道,并且准备了一些不同肿瘤的CT片子。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最终确定了几种可能存在夸大疗效,甚至是假药的抗癌药物。当我装扮成一个癌症患者家属,拿着片子,走进各个药品经销点时,几句内行的问话就轻易打消了卖药人的戒心,他们把我当成一个急切求药的患者家属,涛涛不绝地向我介绍起神奇的药效和营销的内幕。试想,如果我事先没有做好案头准备,想去暗访,却不知该如何开始,面对调查对象,却不知该如何发问,那么对方就会怀疑你的身份和动机,你的暗访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你的无知。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那么,怎样的案头工作才是充分的呢?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弄清楚你所要采访的行业领域的基本常识,采访时千万别说外行话是很关键的。例如,有个记者去采访一位地质专家,记者听不懂地质名词,他的问话总是问不到点儿上。这位专家一边回答,一边还得不断解释,时间长了,专家烦了,直接拿出一本地质方面的普及读物递给记者,请他读完后再来采访。这种尴尬是记者准备不足造成的。这种准备工作不是要求你深入全面了解相关知识,而是针对你所要采访的主题快速浏览,掌握基本知识点,能够与对方在一定平台上对话即可,打开话匣后剩下的就是竖起耳朵倾听了。另一方面,明确采访主题,时刻知道你想要什么,才能不使采访“跑偏”。要围绕主题,对可能会出现的几个分支的知识结构进行详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最关键的准备是问题的准备,有了前两方面的基础,问题的准备就会相应容易些。在准备问题时,要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二、有针对性的提问技巧是采访成功的必要手段。
  案头工作做得很充分以后,当面对采访对象时,自己心里就不会慌乱,心里就会有底。但我们也知道,事情是随时变化的,再充分的准备也代替不了真正的采访。下面我想说说,实际采访时的几个心得。
  1、面对采访对象时,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细节表现,减小与对方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当你面对采访对象时,没有开口提问,其实采访已经开始了。因为你外在的表情,你做出的动作,你表现出的态度,你的气场,已经开始影响到采访对象的感受,这种感受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了你采访的顺利与否,成功与否。所以,面对采访对象,记者应该表现得大方得体,不亢不卑,无论内心多么着急,表面上也不能显露出急躁的情绪,无论内心多么激动,脸上也要保持松驰,更不能流露出任何轻视和不屑,即使对方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也要表现出对其应有的尊重。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哈尔滨做报告,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获得独家采访他的机会。当面对心目中敬佩的英雄时,我内心确实很激动,心跳得很快。但我知道我是记者,不是追星族,而且采访的时间不多,所以马上稳定自己的情绪,按着事先准备的文案,保持自己的语速和语调开始采访。采访中我的激动心情逐渐平复,而杨利伟始终保持着平静心态,对每一个问题认真思考,认真回答,他的表现也给我上了一课。
  善于把握采访现场的氛围,根据对方的特点,引导式提问
  ,效果会事半功倍。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人有接受采访的经历,他就会很放松;有的人面对镜头,紧张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甚至无法开口;有的人表达能力很弱,不健谈。这时候我们怎么办?这需要记者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判断,面前的这个采访对象是哪一类型,然后根据对方的特点选择提问的技巧。比如,我在黑龙江省拜泉县采访一位善于种田的老农民时,他从未接受过采访,何况还是电视采访,当时表现得很紧张。我发现这一问题后,就让摄像员关掉机器显示灯,然后脱了鞋,和老农民一起上炕,盘起腿聊起家常。我的问题是这样开始的:您今年多大年纪了?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有第三代吗?身体怎么样?每天几点起床?家里有多少亩田地?是旱田还是水田?分别种了什么农作物?去年收成怎么样?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出去,老农民就放松了,因为他回答的就是他自己的实际家庭情况,不存在思考,不需要琢磨。然后,我才会逐渐深入与他探讨丰收的原因和种田的心得。最后,再回到起点,问他今年打算怎么种?为什么要这样种?我顺着他的思路去提问,边提问边启发,帮助他用自己的话总结经验,让他有感而发,主动表达。在聊了半个小时后,他已经彻底放松了,对我说可以开始采访了,我笑着说,采访已经结束了,摄像机已经完整记录下了刚才的全部过程。这里除了表现出一种“偷拍”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一种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平等地交流使双方的采访变成谈话,相互应和,恰当补充,就会突出核心,提示主题。
  3、监督性报道的采访技巧。李良荣老师所著的《新闻学导论》一书中,在阐述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时提出,“保护批判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这既是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原则,其中也透露出监督性报道的采访技巧,那就是平等对待被监督者,给予他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并从中发现问题的症结,发现更有利于我们的攻击目标或者是弱点。被监督者面对镜头,更多的是回避或狡辩。这时候,我们采访时就要注意提问题的方式,可以采用激将法,也可以采用迂回法,但是要时刻注意在关键问题上,不给对方绕圈子的机会,要提出封闭式的问题,让对方回答“是”或“不是”,把对方的回答限制在对事实的基本判断上。
  4、出奇制胜,打破采访对象的思维定式。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那些有强烈自信,喜欢主导谈话的采访对象。面对这样的人,提出的问题既不宜拐弯抹角,也不宜单刀直入,前者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后者对方早有准备,不会被你牵着走。这时,一种刁钻或者不好直接用是非来回答的问题可能会打破僵局,打开话题。比如,央视记者水均益在采访基辛格时,对方给的采访时间只有几分钟,何况对方是个老道的外交家,不会轻易表达真实想法,怎么办?水均益的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冷战已经结束,那么现在中国和美国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是很尖锐,但却很难回答,需要认真对待。基辛格马上重视起眼前这个中国记者,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个开头使原来的不平衡变成平衡,使不对等变成对等,后面的对话就容易开展了。
  采访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积累总结,采访的经验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升华。任何一种采访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是多种方式并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总之,新闻采访不是一加一等二的问题,应该是火星撞地球,碰撞的火花越多,你的收获就越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2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