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琳

  【摘要】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最前沿,应努力改变学生走出校门时的“半成品”状态,使学生尽可能的贴近企业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建议,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达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 市场营销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市场营销专业因其广泛适应性而迅速成为热门专业。企业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日趋扩大,在近年来的各大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上,市场营销专业一直高居需求榜的前五名;另一方面,市场营销岗位因其准入门坎低,也成为众多求职者的首选。但是,在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下,却隐藏着企业招不到满意、合适的市场营销人员的窘境。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前沿,如何有效利用校内时间,培养出企业适用的、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避免学生毕业后只掌握部分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技能,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主要从实践教学方式、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等方面做出具体建议。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素质不高,自我定位偏差。与传统的本科、大专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入校门坎比较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总体状况为: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素质差异大,但总体素质不高;个性突出,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不够刻苦;表现欲强,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性;兴趣爱好广泛,自我约束力差,情绪波动大,心里不稳定;价值追求多元化,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期待与现实反差大,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业务人员,也就是工人,技师性质,这正是许多高职学生所不希望的。
  (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是硕士研究生为主,但很多教师是非营销类专业出身,不少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市场营销实践经验,导致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对实践的教学,使得日常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3)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营销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针对“模式二”,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4)顶岗实习期间教师参与度不高。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安排了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时间,要求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探索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但是,顶岗实习时间长,学生分散,学校教师人数少且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走到校门后基本处于“放养”阶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无法随时掌握。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意见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依照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在此提出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改变实践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案例的针对性。案例教学法现已为大多数教师所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从日常工作中寻找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吸收。
  采用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一个的项目,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以任务来驱动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分析任务、合作完成的新型学习方式。
  体验式教学法。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体验实际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
  (2)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按照人才需求方(企业)的具体用工需求,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培养方式。订单式培养强调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参与,即在合同签订时认真确定需求,时时关注学生在校的各方表现,知识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增长与提高,企业方组织人员到校授课,明确学生日后工作的实际要求。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解决高职教育中深层次定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是学校、企业、求学者三者利益的统一。
  (3)“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将教学内容与证书考取相结合。许多学校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四川华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提出了“1+2N”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毕业时,在获得一个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和多个基本素质合格证书。“1+2N”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成为具有多个岗位就业择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品质,富有团队意识和创业创新精神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姚兴良.有关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考与对策[J].科学教育前沿,2012,(3).
  [2]冯海英.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商情,2008,(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4576.htm